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考政治试题命制初探
2017-02-17安徽江寿春
安徽 江寿春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考政治试题命制初探
安徽 江寿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内涵着手,分析其在高考政治试题命制中的地位;结合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命制理念、结构、形式、内容与政治核心素养的无缝对接,探寻高考政治试题命制的新动向。
一、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内涵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林崇德教授认为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六大核心要素(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余文森教授也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基于此,笔者以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政治学科化,即指学生在经过政治学习后所生成的可以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符合社会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具体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
二、核心素养是高考政治试题命制的主要依据
2016年开始,大部分省市不再自主命题,统一使用由教育部命制的试题。高考试题的命制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试题的命制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及国家人才的选拔,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还牵动着高中教育工作者、高考命题专家的“神经”。每年高考后,命题专家都要反思:试题是否反映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会真正考查学生的学力。高中教师也要分析:命题的走向是什么?命题的形式和内容与往年有何变化?自己应怎样组织教学?大学教授更要评判:试题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肯定或有待商榷的地方?
新课程实施后,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理念和内容命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高考政治试题究竟是依据政治课程标准命制还是依据考试大纲命制,仍有部分人不清楚。政治考试大纲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政治考试大纲是命题的直接依据,政治课程标准是命题的间接依据,紧扣大纲命题是命题者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于时代的变化,国家对教育的顶层设计也在变化。《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这里所提到的核心素养为政治高考命题和高校选拔人才指明了方向,为保证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高考政治试题制题的主要依据。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分析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其命题方向在相当程度上引领着教育教学的方向,要充分认识政治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让高考政治试题命制立足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1.试题命制的理念
高考命题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把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落到实处。这既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价值”,也突出反映了高考的基本立场。高考是国家主导的选拔性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当今的高考乃是选拔具备“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人才,即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而不是像过去的那种“特殊人才”。
2.试题命制的形式和结构
近年来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强调题型结构的稳定,逐步形成了12道选择题,四选一式选择题的变化是:2017年与2016年都是3道,2015年12道题中有1道,2014年有2道,2013年有3道;组合式选择题题肢突出运用时政性语言进行设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非选择题一般为2道材料分析题,其中一题为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搭配的综合题,另一题为哲学知识和文化知识搭配的综合题的固定模式。但这种固定搭配也暴露出难以与真实情境相契合的问题:一些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或者文化生活的情景材料,也许十分适合各自学科知识能力的考查,却存在难以找到与其他学科恰当考核点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命题效率,还易造成试题内在统一性不足、考核点集中等问题。此外,固定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考生备考,却易造成束缚考生的思维。因此,2017年全国卷Ⅰ、卷Ⅱ思想政治的材料分析题由过去的两题调整为三题。由于采取措施控制各题背景素材的文字量和设问数量、试题的总体阅读量、难度,而答题书写量不但未增加,有的试题答题书写量还有所减少。同时,全国卷Ⅲ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题虽然保持了两道题的数量,但学科搭配却变为政治与哲学,以及经济与文化。由此可见,打破文科综合政治的材料分析题的固定模式也将成为新常态,突出了学科能力考查要求的具体化和精细化。
3.试题命制的内容
命题内容要选择思想政治核心知识与技能,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祖国建设发展成就,突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给予学生以正能量。彰显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考内容的改革精神,通过恰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与问题设置,加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领高中政治教学的积极作用。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40题,以2017年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全国卷Ⅱ第40题展示了创新意识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全国卷Ⅲ第19题呈现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让学生在阅读和回答试题过程中感悟体验文化,引导其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认识其时代价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4.试题评价
高考试题是按预期目标来选拔合格人才的,这个预期目标就是储备了一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即选拔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人才,高考政治试题的命制要紧扣这个重点。同时,在评价一套高考政治试题的质量时更要紧扣这个重点,即这套政治试题体现了政治学科哪些核心素养点。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法律解释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为何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做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对遏制“港独”维护香港法制的重要意义。这不仅凸显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即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国家意识,也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还突出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总之,高考政治试题命制是一项艰辛、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兼顾地区差异,还要兼顾试题的区分度、标准差等。一套政治试题不可能囊括所有核心政治素养,本文仅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寻了高考政治试题命制与评价的粗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