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鱼放小鱼?
2017-02-17胡海云
文|胡海云
抓大鱼放小鱼?
文|胡海云
不论是钓鱼爱好者还是渔民,甚至是对钓鱼并不了解的普通人,都知道一个沿袭多年的习惯:要用网孔大的渔网捕鱼,以放走小鱼捉大鱼,并将之视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之一。
早在数千年前,《孟子》中就写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其意为不用细密的渔网捕鱼,鱼和鳖就吃不完。
真的吃不完吗?
近日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表明,这么多年人类都在好心办坏事。
该研究比较了人类同其他掠食者猎杀各大洋中400多种鱼类的区别—其他捕食者更倾向于猎杀鱼群中年轻的、体格小的、体质弱的,而人类却更多捕杀正处于壮年期的成熟鱼类。数据显示,人类捕杀的成年鱼类是其他捕猎动物的14倍,这点是人类与其他猎食者最大的不同。
人类作为海洋上的“超级掠食者”,用抓大鱼放小鱼的习惯,几乎改写了进化论的游戏规则。要知道,达尔文当年可是提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想法的呀!
什么样的鱼类才算是“适者”?当然是那些强壮的、体格大的、更有攻击性的鱼了。不管这些鱼处于食物链的哪个节点,被上级捕猎者和大自然首先吞噬的,肯定不是它们,而是是瘦弱的、体格小的、没多少攻击性的鱼类。
可这条法则却随着人类的介入完全改变了。为了在满足经济需要的同时,维持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往往会使用宽网眼渔网捕鱼,捕到之后,对还在甲板上扑腾的鱼进行拣选,把体格小的、看上去未发育完全的鱼放生,板上钉钉逃不掉的一定是有点儿块头的大鱼。
如果人类只是这样偶尔海钓几条倒也无妨,然而人类每年捕鱼的总量达上亿吨,这个数量足以左右某些鱼类的进化方向。大鱼越来越少,于是大鱼的基因也难以传承下去,鱼群的基因渐渐被小鱼的基因取代,致使整个种群的体格渐趋弱小,竞争力愈发不足。
大西洋鳕鱼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如果雌性鳕鱼长得够长,那它们就能被看作是一台台“鳕鱼制造机”。一条体量比普通鳕鱼大出10%的加强版鳕鱼通常能产出的卵的数量是普通鳕鱼的两倍。人类放了较小的大西洋鳕鱼,抓捕了大的,随着时间的缓慢推进,大西洋鳕鱼被迫将它们的生育时间提前,同时数量锐减,导致出海捕捞大西洋鳕鱼的渔船再难有满意的收获。
“感谢我们的工具和智力,这种‘非常不自然,且不同寻常的捕猎习惯’完全没把达尔文放在眼里。”该研究组的专家克里斯·达利蒙—一位来自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环境学家这样说。
确实,从短期来看,抓大鱼放小鱼是“值得标榜的看涨期权”,不过长期看来,这一行为却是潜在的“做空机制”,急需注意!
面对此种情况,就需要逐步放弃目前这种粗犷的捕鱼方式,采用经过更为精细的计算的方式来保障人类和鱼类双赢的局面。
美国国家海洋与气候管理中心鱼类评估部门的科学顾问理查德·马斯特说,如今他服务的部门每年会确定一个定额标准来管理过度捕捞,严格控制大鱼的捕捞比例,这有助于控制大鱼与小鱼数量的平衡。同时他们还会计算出合理的捕捞率,使鱼类和贝类有空间生长到既能够被捕捞,也能够保存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衷心企望—适者生存,适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