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2-16贺丽红
贺丽红
“活动式”教学模式在中学各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变革.所谓“活动式”教学,主要是指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通过自身思考和体悟,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重点突出“活动”,强调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同时使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也能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式”教学旨在建立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数学教学氛围.
一、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学习活動,实现共同进
步
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彼此自觉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为此,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互动学习活动,支持学生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肯定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一切有益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发性学习活动设立基本方向和目标,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建议和指导,确保学生的互动学习活动更有成效.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验证和巩固理论
知识
除了学生之间进行的互动交流活动外,学生还应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自身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将所教知识融入其中,通过观察和检测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自我提高.例如,在讲“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本单元中专门列出了一个学习课题“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教师可以根据该课题的启示,将课题内容进行细化.调查发现,班级男生中大多数人喜爱篮球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某项篮球赛事的比赛过程和结果;班级女生中大多数人喜爱花样游泳运动,教师便可以引导她们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某项花样游泳比赛.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题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应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课题,引导学生参与和完成课题项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灵活性.数学课题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课题内容中融入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讲“数据的分析”时,当今时代无疑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是时代要求,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核心要求.教师可以针对该课程设计一个专门的学习课题,以中央电视台幸福指数调查活动为索引,从网上查找和整理出关于幸福指数的相关数据,要求学生运用相应的统计方法探究数据背后的含义,使学生感受数据分析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拓宽实
践范围
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活动式”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和素材,创造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实践范围.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数学生活化的基本意识,其次要引进涉及数学应用的现实素材,指导学生分析如何进行更加深入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另外,鉴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行动力,教师应保持一定的耐心,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兴趣,向学生展示数学实践的丰富案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活动式”教学,使数学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活动式”教学未能尽显奇效,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此,教师要加强“活动式”教学的力度和深度,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细则,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显其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活动式”教学的优势,努力弥补和消除不足之处,结合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