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的孩子
2017-02-16
在成人看来,孩子们总是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心口不一或者表里不一,这样有些贬义意味的词和他们是联系不到一起的。然而,在育儿过程中,不少父母发现心口不一的现象确实存在于孩子身上。一些父母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孩子这么小就心口不一,长大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甚至可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途径。
心口不一的道歉
5岁的小锋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周六,妈妈的同事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他家玩,五六个孩子在客厅的沙发上玩玩具,很起劲。突然,小女孩婷婷跑过来向小锋妈妈告状:“阿姨,小锋刚刚撞到我了!”妈妈问小锋:“小锋,你撞到婷婷了吗?”小锋说:“对!”妈妈问:“你撞到别人了,应该怎么办?”小锋继续玩着自己的玩具,头也不抬地说:“对不起!”婷婷听了这句“对不起”,噘着嘴说了句“没关系”,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孩子过来告状说小锋撞到自己了。小锋嘴上说着“对不起”,内心却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更没有在行动上作出改变。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不懂换位思考。一方面,孩子因为年龄小、经验受限,导致其思考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例如,锋锋撞到婷婷后,倾向于继续关注自己的游戏,不容易关注到婷婷面部流露出的伤心情绪,甚至没有留意到婷婷已经去告状了。另一方面,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一直是受关爱、被呵护的角色,习惯了别人照顾自己,缺少关怀别人、理解别人的意识。
孩子不理解道歉的含义。“你做错了事情,快说对不起!”孩子受了很多次这样的教育。经过再三地重复,孩子学会了“对不起”这个词,但孩子并不懂得“对不起”的真正含义。如果对犯错的孩子說:“你做错了事情,快道歉!”孩子甚至直接会说:“道歉!”这更加鲜明地说明了问题:孩子只是在重复一个词,是在机械地执行成人给予的任务。孩子既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也不知道别人受了什么委屈,更不知道要留意、改正自己的行为。
父母怎么办
引导孩子理解别人。孩子只有理解别人的感受,才能诚心地道歉,也才可能作出改变。父母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孩子理解别人。其一,尝试将自己某些苦楚告诉孩子,孩子将理解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例如,告诉孩子:“妈妈今天穿着凉鞋走在路上,被一个跑得很快的孩子踩到脚了,好疼!”孩子就会理解个人行为会影响别人,甚至当孩子不小心踩到别人时,还会联想起这回事。其二,告诉孩子你做善事的思维过程。例如,妈妈对宝宝说:“爸爸今天头痛,在睡觉,所以我们说话小声一点,不影响他好吗?”孩子会从这个过程中,理解别人的需要。其三,让孩子从自身的体验中换位思考。例如,孩子因为被别人撞到了而伤心,这时可以在安慰孩子后,问孩子:“刚刚别人撞到你了,你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等等。这是在强化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行为时,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自己行为带给了别人不快乐。
提升孩子沟通能力。理解别人是幼儿真诚道歉的基础。与此同时,父母还需在引导幼儿进行道歉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首先,父母要告诉孩子,说“对不起”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别人,这样才能让别人感受到尊重。其次,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以下三句话。其一,引导孩子说“我不是故意的”,这可以表明孩子并不是心存敌意,能够减少对方的怨气。其二,引导孩子问一问“你疼吗”等简短语句,表明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其三,引导孩子说一说“我帮你揉揉”等,教孩子以行动进行弥补。
心口不一的分享
4岁的乐乐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阿姨对乐乐说:“乐乐,给我一颗糖好吗?”于是,乐乐把一颗糖给阿姨。阿姨拿到糖后,亲了一口乐乐,说:“乐乐真大方!阿姨不吃糖呢,还给你!”说着,阿姨把糖还给了乐乐。一旁的叔叔说:“乐乐,你也给我一颗糖好吗?”乐乐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很快,乐乐也给了叔叔一颗糖。当叔叔剥开糖果,乐乐紧紧盯着叔叔,她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当叔叔将糖果放进口里,乐乐终于忍不住哇哇大哭了起来。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的物权意识开始萌芽。学前期,孩子对物品及所有者的关系有了朦胧的认识,突出地表现在孩子十分看重自己的东西。在大人眼里不起眼、无价值的小玩具、小零食等,都是孩子十分宝贵的财富。有的时候,尽管孩子对某一物品不再感兴趣,但当听说要给别人时,孩子会重新变得敏感起来,对该物品的需求感增加。孩子的这种行为,有时被大人看作小气、吝啬,而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物权意识发展的体现。
成人的玩笑行为让孩子错误理解分享。“分享”包含两个条件限定:一是关于人数,除了自己,还有他人;二是关于结果,“分享”强调共同享受。当成人成功向幼儿索要糖果(或其他物品)后再返还给幼儿时,会造成幼儿狭隘地理解“分享”,即“分享”就是自己愿意把东西给他人,但并不代表对方可以真正享用。所以一旦别人真正享用物品时,幼儿的期待就会落空,情绪就容易失控。
父母怎么办
接纳孩子的“小气”。父母要认识到,孩子十分看重自己的物品,既反映了他对物品价值的认识,也反映了他自我意识的发展。哲学理论中“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样适用于幼儿教育。父母要将孩子的行为表现与其年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出现因觉得孩子小气而责怪他甚至逼迫他分享的行为。
接受孩子的分享行为。当孩子愿意分享时,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好意并真正享受他分享的物品。这不仅能够强化孩子对“分享”的完整认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体会到分享的快乐。父母品尝孩子分享的食物时,口中说出的“谢谢”,眼中流露的笑意,都会让孩子有成就感。父母接过孩子分享的玩具和他一起游戏时,孩子会从丰富的游戏中感受到分享的意义。
有意识地教给孩子分享的方法。孩子不愿分享是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但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可以习得分享方法。父母在家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如问“我洗了一个苹果,想给你吃一些,怎么分好呢”,孩子可能会说“用刀切开”,甚至说“两个人轮流咬”,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方法,都体现了孩子对食物数量和分享方式的思考。类似的,父母还可以问孩子“我买了几颗糖,我们一起吃,你来分怎么样?”“你来给大家分蛋糕好吗?”等等。
心口不一的约定
5岁的琪琪吃饭时不爱咀嚼,因而吃饭很慢:在幼儿园,她是班上吃得最慢的孩子;在家里,她吃得更慢了,比4岁的弟弟还慢。周末吃中饭的时候,妈妈对她说:“琪琪加油,你今天要比弟弟吃得快,才能看动画片哦!”琪琪听了说:“好的!”结果琪琪吃饭仍然像平时一样慢,弟弟吃完将近20分钟,她才吃完。到了傍晚,琪琪吵着要看电视,妈妈说:“你答应过了啊,比弟弟吃得快才能看动画片。”琪琪不听,大哭着要看电视。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有着天生的自信。当父母提出要求后询问孩子是否可以时,孩子往往会说“好的”,这出自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这种自信实际上是缺乏对约定后果的预计,所以才会出现“孩子答应得好好的,转眼就忘了”的情况。
孩子的责任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简而言之,责任意识就是承担或答应了一件事以后,需要用行动来践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学前期的孩子尚未完全理解“作出约定—践行约定—承担后果”之间的关系。他们往往能够很快地作出约定,但是缺乏实现约定的方法和承担后果的意志力。因此,他们面对约定时,容易心口不一。
父母怎么办
孩子约定有能力做到的事情。通常,父母设立约定是为了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幼儿不容易判断遵守的难度,对不少约定都是习惯性地答应。如果父母设定的约定大大超过了幼儿的能力范围,相当于以父母的权威欺压孩子,毫无平等性可言。因此,父母在和孩子約定时,一定要注意目标不能定得太高,以幼儿“跳一跳,够得着”为标准。
引导孩子践行约定的过程。孩子很快揽下约定,并不说明他知道遵守约定的方法,这就需要父母关注孩子践行约定的过程。例如,案例中的琪琪,虽然跟妈妈达成约定,但是吃饭的时候不爱咀嚼,喜欢把饭含在口里。如果琪琪的父母能够引导她用力咀嚼,掌握方法的琪琪就有可能遵守约定。
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失等原因,孩子会出现各种心口不一的情况。作为父母,当孩子出现心口不一时,不能以成人的权威对他进行批评或指责。父母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在理解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这样,孩子不仅能够摆脱心口不一带来的困扰和难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从父母的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日后情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