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农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7-02-16包岩

吉林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

摘要: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随着一些农业高校朝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阐述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该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學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35.

[2]张菊芳,沈秀, 杨殷伟.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2):173-175.

作者简介:包岩,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