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
2017-02-16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2011年被确定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份。该县贫困人口覆盖面广,贫困程度深,是白城市乃至吉林省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截至2015年末,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0个,占全市的23.4%、全省的6%;贫困户28746户,占全市的26.6%、全省的7.8%;贫困人口54598人,占全市的27.2%、全省的7.8%。
在如此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近半的贫困户仍住在危旧房中。此外,还有部分非贫困户危房同样亟待改造。据了解,该县有危房20961户,改造共需资金约10亿元。其中,可获得政策性补助资金3.7亿元,其余部分都需要通过贷款、贴息、垫资等多种形式解决。对于一个国贫县来说,改造任务之艰巨可见一斑。
“现在的农民基本都不愁吃和穿了,家家户户都能有个像样的房子住,这才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陆家村党支部书记武凤友如是说。
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的指标任务,通榆县综合考虑2018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通过自我加压,決定2017年底前将全县所有的20961户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完成,实现农村人口“住房有保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必要条件。
“这一轮危房改造事关通榆能否在预定时间内实现全面脱贫。扶贫关键在精准,危房普查更需要精准。”和往日一样,奔走在村户间的县住建局干部张晓旭从5月份开始,就没再享受过周末的闲暇。“5+2”、“白+黑”的工作已成为危房改造干部们的生活常态。
2016年5月,通榆对县域内农村现有危房进行了普查摸底,经过乡镇逐户调查、鉴定,全县共有农村危房20961户(D级17488户,C级347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3040户(D级10990户,C级2050户),非建档立卡户7921户(D级6498户,C级1423户)。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根据各乡镇上报数据,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了《通榆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标责任状》,必保2年完成2096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通榆县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通榆县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级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业务指导,质量监督等方面工作。各乡镇参照县里做法,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
制定方案,明确标准。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结合通榆实际,出台了《通榆县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补助对象,确定了补助标准等相关内容,即D级危房中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建43平方米住房的,每户补助4万元,不需要农户自筹资金;D级危房中的其他贫困户每户补助2.4万元;C级危房维修不涉及安装琉璃瓦的,每户补助5000元;C级危房维修涉及安装琉璃瓦的,每户补助7000元。下发了《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标准》、《通榆县农村危房鉴定标准》、《通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标准》、《通榆县农村室内水冲厕所改造建设标准》等政策性文件,并设计图纸,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召开会议,精心部署。2016年6月7日以来,先后召开了13次农村危房改造专题会议,其中包括动员会、现场推进会和调度会。通过会议形式传达了上级精神,加快了工程进度,树立了正面典型,部署了工作任务,提高了乡镇对农村危房改造的认识,为顺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县政府有关领导带领县住建局、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深入乡镇、村屯,与乡镇、村屯干部座谈,了解农村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加强监管,保证质量。采取乡镇全程监管,县级巡察、抽查的方式,确保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一是乡镇监管。各乡镇成立质量监督组织,聘请至少1名专业人员对辖区内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对聘请的专业人员提出严格要求,要具有施工员或监理员资格证书,且从事工程管理工作3年以上,具有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管控能力。二是县级巡察、抽查。采取定期巡察和不定期抽查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县住建局组织专业质监人员,组成3个检查组,自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入施工期以来,深入乡镇施工现场,进行了2次地毯式巡察和4次抽查,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达标。
创新工作,破解难题。通榆县将危房改造与改厕相结合,在进行危房改造的同时,同步推进6652户水冲厕所建设。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完成改厕任务,通榆县整合危房和改厕资金,采取D级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必须配建3平方米室内水冲厕所的方式进行推进。改造建材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采用的是EPS新型墙体建筑模块,将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发泡后,形成保温材料作为结构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复合墙体,具有施工周期短和抗震及保温效果好等特点,改造效果得到了农户的认可。面对资金难题,通榆县采取开行贷款、施工企业垫付和农户自筹的方式已解决52939.2万元的资金缺口。
通榆县采取倒排工期,加班加点,交叉作业等方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行工程进度周报制度,县政府督察室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度全程督察。目前,全县已完成建档立卡6371户,其中,D级危房5486户,C级危房885户。
“住了一辈子的破土房,一下子就变新砖房了。自己没掏啥钱也没出啥力,共产党好啊,惦记我们老百姓啊!”五井子村贫困户赵井祥搀扶着老伴,看着建好的新房,眼睛有些湿润地说。
为保障住房安全,通榆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又组织编印了《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标准工作手册》,从农村危房鉴定标准,改造建设标准,竣工验收标准和水冲厕所改造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同时,明确了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工程竣工后,采取乡镇逐户验收和县级抽查验收的方式,确保农村危房改造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不会成为寒心工程、伤心工程、豆腐渣工程,确保不仅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整个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为通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17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