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活”起来
2017-02-16姚娟
姚 娟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让识字“活”起来
姚 娟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识字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多。识字量较大,内容较为枯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吃力,而且收效甚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量,需要教师努力研究识字方法,挖掘隐含在生字中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汉字“活”起来。
一、在“玩”中学,激发识字兴趣
1.游戏识字法
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和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他们,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开火车识字、猜谜语、摘苹果、戴头饰表演识字、走迷宫、找朋友,等等。摘苹果游戏是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谁将苹果上的字音读准,同时组词,谁就能摘下它,最后比比谁摘得苹果最多。这种摘苹果游戏用于一课的生字学习和巩固既方便又高效。
2.编口诀识字法
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日月明、合手拿、土里埋、小土尘……再如:“夕”阳下山半个多;手搭目上向前“看”。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识字。我们班学生一开始在记忆“喝”和“渴”时,很容易混淆,有一个学生自编口诀: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我将口诀教给其他学生,慢慢地,“喝”和“渴”这两个字我们班没有一个人弄混淆。
3.比赛法
比赛的类型有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同桌竞赛等。小组比赛时,要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认的字最多。运用小学生的求胜心理,我发现这一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乐此不疲!
4.猜字谜识字法
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五就是用了三则谜语让学生认识了“青”“众”“秋”这三个字。再如:“六十天——朋”,“一口咬断牛尾巴——告”,“二十四小时——旦”等。
5.运用课本插图识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中有《口耳目》一课,我利用电子白板和书上的插图给学生们展示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容易地认识了“口、耳、目、日、月、火”等,在这样的识字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兴趣高涨。我们的课本里面有很多配合学生识字的插图,这些插图直观性很强,色彩鲜艳,浅显易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就是“休”字;房子起火了就是“灾”;手在树上采摘东西就是“采”;田间长草就是“苗”等。
二、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1.归类识字法
从汉字的构字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又可以扩大学生识字的范围。在教学“柏、枝、柳、松”等形声字时,我会提问学生“你们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字是木字旁的,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中,学生们很快就发现“膀、腰、肚、背”是月字旁的,与身体有关;“趴、蹲、跑、跳、路”是足字旁的,与脚有关;“睁、眼、睛、眠、睡、眨”是目字旁的,与眼睛有关;“擦、摇、挤、搬、捕、抄、拾、摔、拨、拦、摸”是提手旁的,与手有关。
2.加一加,减一减
加一加和减一减这种识字方法也经常用到,它既形象又简便,学生可以记得更牢固。如:一年级上册第四课《日月明》中:日+月=明、鱼+羊=鲜、一+火=灭……;再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读读比比》中:了——子、木——禾、十——叶……同时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方法,通过对比记忆,让学生不仅能够较快地掌握新字,还能在对比中多次见到以往的熟字,从而进一步巩固旧字,享受识字成功的乐趣。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漂”与“飘”,“值”与“植”,“篇”与“遍”,“完”与“园”等。
3.近、反义词识字法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些课文中有近、反义词,如一年级下册识字七中全部是反义词:“是—非、长—短、虚心—骄傲……”在教学“左—右”时,我出示卡片“左”,做向左走的动作,学生拿出卡片“右”,边读字边向右走。这样的近、反义词识字法,会让学生在学习一个生字或生词的同时想到与它相近和相对的字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扩大识字量。
三、 在生活中识字,让孩子“学会学”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广阔舞台,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运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养成识字习惯,对增加识字量很有帮助。从一年级开始,为了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室内的物品都按照要求注明汉字标签,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接触中识字,鼓励学生将家中的物品也写上标签。
2.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
3.注意认识广告语、宣传语、各种店铺牌匾等,同时大量阅读课外书,增加对汉字的直觉感受力。
4.通过读背《弟子规》,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创设多种趣味性的手段帮助学生识字,掌握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轻松识字,不断提高识字效率。
责任编辑:王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