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出其右”还是“无出其左”?
——古代人的“左右之分”

2017-02-16◆吴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古代人衣襟崇尚

◆吴 迪

“无出其右”还是“无出其左”?
——古代人的“左右之分”

◆吴 迪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在称赞人或事物无法被超越的时候,会说“无出其右”,表示他的地位、能力或者水准十分高,几乎是最好的。但为什么既不能说“无出其左”,更不是“无出其上”,而偏偏是“右”呢?这就要说到古代人的“左右之分”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更是十分注重礼仪礼节、等级次序。皇帝上朝时,大臣们在朝堂上的排列位置,必须有所讲究,划分出高低尊卑,这个时候,谁站在左侧,谁站在右侧,都有严格的规定,“左右”之间谁高谁低的区分就体现出来了。说起“无出其右”这个词,最早的故事是这样的:汉高祖刘邦召见了田叔等人,跟他们交谈后,认为论才能,朝廷上的大臣们没有能超过他们的,因为当时以“右”为尊贵,所以说“无出其右”。同样道理,我们在古文中常常看到一个词——“左迁”,是被贬官、降职的意思,联系以“右”为尊的背景,就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了。

那么,我们能根据“无出其右”这个成语得出古代人以“右”为尊的结论吗?当然不行。不要忘记了,这个词出自汉代,所以最多可以推断汉代社会在官职上是以“右”为尊,而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来看,各朝各代在区分“左右”这个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说法。有资料研究就认为,中国古代的战国、汉、元是崇尚“右”的,而秦和汉以后的朝代大多崇尚“左”。而官场和日常交际场合中,“左右”的区分也不一样,“虚左以待”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空出左边的位置留给尊贵的客人,这里就是以“左”为尊了。古代人一会儿说“左”好,一会儿又说“右”好,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身为现代的人已经快要“左右不分”了呢?

“左右”的区分在古代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在人们的衣着上。在古装影视剧里,我们总能看到十分华丽的古代装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古人的上衣一般都是斜襟,一片衣襟要盖住另一片,一直延伸到胳肢窝。在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一般都是右衽,也就是左边的衣襟盖住右边的,领口朝右,相反,一些少数民族则是左衽。了解了这些,我们今后看古装剧的时候,就不光可以关注剧情,还可以运用一点儿“左右”的小知识,观察一下演员们的服装是左衽还是右衽,大臣们上朝时,左右的排列和他们的官位又有什么关系,应该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知识链接

右衽:“衽”是衣襟的意思,古代中原人习惯上衣襟右掩,称为右衽,而一些少数民族习惯衣襟左掩,叫作左衽。右衽是汉族服饰的重要特点。

猜你喜欢

古代人衣襟崇尚
礼节感满满的古代人
盘点古代人的“劳动节”
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崇尚奋斗
古代人的冰窖
爱“晒”的古代人
刚刚好
汗水湿透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