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让1+1>2
2017-02-1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徐浩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徐浩晨
“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让1+1>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徐浩晨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其核心为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正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语文能力绝不仅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包括了查询、筛选、信息检索、编辑、概括和归纳能力。那么,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不断去学习并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之中。
一、不断融合,课堂应用逐渐成熟
在听课间隙与一位老师的聊天过程中,他回忆起了过往的教育时光:“1998年,一块小黑板、一只小粉笔就撸起袖子开始手绘了;到了2001年,自己所在的学校条件还算不错,有了工作的第一台‘大头电脑’,开始在电脑上画图、放映图片;再到后来,教室里也有了电脑,PPT也逐渐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如今,白板教室、未来教室、云体验教室的盛行……”技术是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的老师,或者说老师的观念却没有跟着一起进步,大多年轻教师在课堂中用个PPT,就认为自己和信息技术接轨了,殊不知自己并没有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获得“1+1>2”的效果,反而轻视了语文课堂中的语文味道。
时光匆匆,“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融合也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怀疑过、迷惘过,也在探索着、实践着。今天的听课过程就让我充分地感受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魅力:
1.现场直播
与学校的录播室不同的是,未来教室中的机位设置更考虑角度,课堂展示过程几乎360度无死角,多角度的随意切换使听课老师获得的信息更为丰富。在过去录播过程中,要么单屏PPT,要么单屏黑板,播放这个镜头的同时就忽略了另外的镜头,而未来教室中运用的信息技术的多屏记录使得课堂录播过程更为全面。
2.师生互动
交互式白板、iPad、Activtable的使用让学生获得的体验是直接的、主体性的,触屏手机、电脑、iPad等一般学生家里都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这些触屏的电子设备具有极高的兴趣,但平时仅仅是在这些工具上进行娱乐,很难与学习联系在一起,而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的课堂中,就能够成为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合作、探究的桥梁。
3.便于观摩
传统的课堂观摩活动中,听课老师成批地坐在教室的后面,有时听课名特教师的课堂中,听课老师的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在场学生的数量,一般会出现搬个小板凳坐在学生中间的现象,这样的做法说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没有一点影响是不可能的。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外面的教室中通过大屏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观摩,既不影响课堂教学,也让教师与教师有了交流沟通的空间。
二、语文本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课堂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但并未忘却“语文课”这一本真,使课堂中不断地飘溢着语文味道。
1.学生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如执教《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课时,就可以从创意性的角度出发,将语言文字与学生制作的PPT画册结合在一起,并且从“确定小主题、PPT中图片的选择、摆放的位置、配乐朗读解说”等角度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内容制作、评价各小组制作的画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对揣摩文本中的词句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到了扎实的训练。
2.直观演示,突出教学重点
在执教《恐龙》一课时,首先,运用了“双板”教学——两块幻灯片的投影界面,使得课文内容能够在多个界面进行呈现,在图文、说明方法的比较中,为学生创造了深入学习的机会;在“双板”教学中,凭借着其自带的强大书写功能,老师在讲解中直接对幻灯片中的文本进行圈画、批注,使学生获得了对关键信息更为直观的体验方式。其次,学生手中的iPad也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利器,在补充材料时,教师直接将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的iPad上,学生获得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想看文字就去看文字,对文字不理解就结合图片、视频进行深入了解;在让学生挑选一种恐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一段话的读写训练时,iPad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完成后直接利用iPad将自己所写的片段拍照上传至教师的电脑中,所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也要比传统的投影更加清楚,查看方式也更为便捷,为师生在读写训练的交流中提供了便利条件。
3.技术辅助,提升语文能力
交互式白板的使用让学生获得了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在迁移学习三角龙、梁龙中,学生通过自学抓住文本中描述两种恐龙的关键词句,要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把握了两种恐龙不同的特点,吴老师让每个学习小组直接操作交互式白板上的拼图游戏,在拼图中将恐龙的各个部位拆分、打乱,考查学生能否将这些恐龙重新拼全,并联系文本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拼,突出两种恐龙的主要特征。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一线教师对教学中课堂信息技术的使用仍旧停留在只会做个“插入图片+文字”的简单PPT的水平,这在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中,显然是不行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不断融合”的探究也将会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实践模式,进而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发光发热,笔者也会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让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能够起到“1+1>2”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