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不丈夫』还是『无度不丈夫』?
2017-02-16吴迪
◆吴迪
『无毒不丈夫』还是『无度不丈夫』?
◆吴迪
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一些影视剧的台词里,常听到一句话,叫作“无毒不丈夫”。说这句台词的,往往是剧里的反派人物,他们明明做了坏事,却还用这句话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说成是“大丈夫”。那么,究竟这句话从何而来,又经历过人们怎样的“改造”呢?
这句话流传至今,原本包含上下两句,那就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气量小的人不算是君子,不够心狠手辣的人称不上大丈夫。但人们对这句话一直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一种说法就认为,这句话是一种误传,在古代,它原本应当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是说没有度量的人不算是大丈夫,后半句与前半句的意思更加贴合,整体的意思也更积极向上。不过,另一种说法经过考证却认为,这句话确实有被误传、更改的地方,但却不是在后半句,而是前半句,它原来的版本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它最早出现是在元代马致远创作的杂剧《汉宫秋》里。这部剧讲述的是西汉时,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剧里有一个人物叫作毛延寿,负责给宫女画像。因为当时后宫佳丽太多,皇帝平时不能都见到,所以叫人画成画像给他,以方便挑选。其他宫女为了让画师把自己画得美一点儿,都偷偷向毛延寿行贿,而毛延寿也是一个贪财的小人,在发现王昭君不肯给自己钱财后,就故意将美貌的昭君画得很丑,想让她不被选中,被打入冷宫。作者马致远在这里就用这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形容毛延寿的品行,意思是说,在毛延寿这个人眼中,君子、丈夫的标准是仇恨要大、心肠要狠毒,作者在这里显然是在否定和讽刺他的这种行为。
不管是“无毒”还是“无度”,两种说法虽然从字面上意思相反,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不矛盾的。“无毒不丈夫”在历史上的文学作品里,大多是形容坏人的品行,而“无度不丈夫”提倡的是正人君子的行为,它们一个从否定的角度、一个从肯定的角度,共同定义了传统道德中君子、丈夫的行为标准,而且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读音又十分相似,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精妙有趣之处。
知识链接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马致远:一种说法认为他字千里,号东篱;一种说法认为他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汉宫秋》:元代马致远所作的历史剧,全名为《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讲述的是西汉时,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是元曲四大悲剧之一。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汉元帝时的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