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作文章为何称为“捉刀”
2017-02-16吴迪
◆吴迪
代人作文章为何称为“捉刀”
◆吴迪
现在,我们常常把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称为“捉刀”,而替人做事的人,就是“捉刀人”。那么,为什么写文章的事,要叫作“捉刀”而不是“捉笔”?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捉刀”的典故,最早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一书。书中原文是这样说的: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yǎn)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就是曹操,他的形象与故事早就深入人心,被大家熟知了。在这个故事里,曹操正要接见一位来自匈奴的使臣,但对自己颜值不够自信的他,很担心对方是外貌协会的,会因此看低自己。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长相帅气的崔琰代替自己出席这场外交仪式,在没有手机相机朋友圈的年代,谁又会发现呢?曹操觉得自己非常机智,他从容地在“床头捉刀”,默默地观察着一切。
“捉刀”一词就在这里出现了。对于这里所说的“刀”,后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就是“刀剑”的“刀”,曹操是手中握着刀。而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橡皮。因为古代的书是竹简做成的,如果写错了,就必须用刀削去来进行修改,因此,古代的文人和官员常常随身携带着笔和刀,古代的文臣也就被称为“刀笔吏”。回到曹操的故事里,也就可以推断为他是提笔在旁,扮演着“秘书”的角色。
曹操自以为一切都很完美,等到使臣离开后,派人去打探对方的口风。结果万万没想到,对方居然眼力很好,看出床头“捉刀人”才是英雄。曹操被人看出有英雄气概,本应有点儿小骄傲的,可是心思缜密的他既担心自己的霸气外露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又断定对方使臣是个人才,若为匈奴所用日后必对自己不利,因此马上派人去追杀他。
唐代的刘知几曾在他的著作《史通》中提出这个故事其实是杜撰的,历史上并没有真的发生过。但是“捉刀”的典故却就此流传下来,成了替人作文章或做事情的指代。
历史上还有一个传闻,是说乾隆年间的文人沈德潜,曾为酷爱作诗的乾隆皇帝“捉刀”,写了不少诗作归入乾隆的名下。由于他非常有才华,诗写得极好,乾隆对他十分厚待,甚至写下了“我爱德潜德,淳风挹(yì)古福”的诗句对这位爱臣公开“示爱”。可是沈德潜晚年编纂自己的诗集时,却把为乾隆代笔的诗作也收录了进去。沈去世后,乾隆发现了此事,勃然大怒,下令抄他的家,二人经营了多年的君臣间的友谊的小船就此翻船了。虽然历史上的传闻多是出自稗(bài)官野史,不是十分可信,但这个故事还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捉刀”有可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逸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史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在史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
崔琰:字季珪,东汉末年的名士,传闻他长相俊美,声音洪亮,仪表威严。最后被曹操赐死。
沈德潜:字碻(què)士,号归愚,清代诗人,一生参加过十七次科举考试,六十七岁时才中进士。
稗官野史:稗官是古代的一种小官,专为帝王搜集一些奇闻异事、风俗故事。本义指旧时的小说、杂史,现在也泛指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