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讲道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2017-02-16林振明林晓莺
林振明 林晓莺
数学课应该让学生讲出数学中的“道理”,还数学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多探、多思,进一步感悟数学之“理”,进而让“数学之理”丰润课堂。
一、自觉倾听数学之“理”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听后说,这样才能做到有话可说。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情与情悄悄地对流,当学生学会倾听之后,数学中的“道理”定能在等待中呼之欲出。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后的一道练习:“小明骑自行车上山的速度是5千米/时,沿路返回的速度是15千米/时。求小明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当大部分同学都认为:(5+15)÷2=10(千米)是正确时,突然有个学生说到:“他的方法不对,因为这题又没告诉我们路程。”“是不是条件不够呢?”教师故作疑问。“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解答”,“如何应用假设法,请讲道理?”教师趁机追问。“假设上山的路程是15千米,那么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15×2÷(15÷5+15÷15)=7.5千米/时。”听了这位学生的解答,有很多学生也感同身受,于是想到还可以假设路程为30千米、45千米、60千米……
“我还有不同的方法解答。”坐在旁边的男生又说道。
“不可能呀,难道还可以假设其他条件吗?”教师故意装傻地问。
此生答到:“我还可以假设时间来解答。”
“上山和下山的时间不相同,怎么假设?”大家的疑惑再次产生。“口说无凭,快说来听听”。“我假设上山的时间为6小时,那么路程就是30千米,往返的路程就是60千米,用60÷(6+30÷15)=7.5千米/时。”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多么巧妙的假设啊!听了同学之间的发言,大家也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讲道理”,怎么会受到启发,怎么会想到利用假设路程和时间来解答……,正因为同学之间认真倾听对方“讲道理”,才增加了思维的“广度”,碰撞出了新的思维火花。
二、善于辩说数学之“理”
“讲道理”的数学课,教师并非和盘托出,而应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力求让数学之“理”通过学生之“口”讲出来。这里的“说”不是学生在课堂上乱说,而是围绕问题、其他同学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发言。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多动口说的机会,集“说”广益,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找规律》一课的十二生肖图时,为了让学生把“规律”这一“数学之理”说得更加透彻,我将十二生肖图改成一幅环形图,并组织学生讨论: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大年龄的人和你是同一属相?“老师,那您的属相是什么?”一个调皮的学生发问。我灵机一动:“老师比今年属羊的同学大15岁,谁能知道老师的属相究竟是什么?”有的认为属龙,有的认为属狗,并争论不休。
“数学需要讲道理,请以理服人!”我及时追问。
有个认为属狗的学生跑上来,指着属相图说:“15减12等于3,从属羊往后数3个,不就是属狗吗?”
“不仅能够列式说明,还能够结合属相图分析说理,这肯定是正确的!”我有意表扬。
“不对,不对!”认为属龙的学生也跑上来,指着属相图说:“应该从属相羊往前数3个,所以属龙。”
“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到底谁的有理?问题又出在哪儿?”我索性将问题抛给了他们。经过大家分析发现问题主要是“有人认为往前数,有人认为往后数”,“那到底该按什么方向数3个,来确定老师的属相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抛出的问题再一次将学生引向“讲道理”的道路。
“数学之理”渐说渐明。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大家的想法渐渐趋于一致:因为老师比属羊的人岁数大,自然是先出生的,应该按逆时针方向数,如果是推算后出生的人的属相,那就要按顺时针方向数。
三、积极探究数学之“理”
教师在课堂中应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就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学生也在探究过程中自得自悟“数学之理”。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的操作环节:
(第一次操作)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该怎么验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都通过量角器测量。为什么有的同学测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79度,有的是178度,还有的是181度,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说?
师:看来,用“量”的办法验证有时会出现误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再次激发学生操作的欲望。
(第二次操作)
生1:我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然后再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听起来很有道理,你们想亲自动手试试吗?(学生再次动手验证)
(第三次操作)
生2:我不用撕下来,用折一折的办法也行?(肯定受到前面同学的启发)
师:(装作惊讶)真的吗?由这位同学告诉大家,还是你们自己动手探究?(又一次把学生推向“做”数学的前台)有结果了吗?说说怎么折?
生3:我把三角形的一个角折下来,使它的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折下来,这样三个角正好也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是180度……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数学之“理”,教师并没有一语道破“天机”,而是利用学生的“弦外”之音,通过激励、装傻、引导等形式,把学生带进“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多次的操作活动中,认清了问题的本质,真正感悟到了数学之“理”。
四、学会思辨数学之“理”
课堂教学中,操作是外表,思维是内在。教学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大量“思”的空间,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的舞台,引导学生多思索、多想象。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课尾设计“打松鼠”的游戏:一二三四五,上山打松鼠;松鼠不在家,我们淘汰它。游戏规则是:从左起一人对应一字地读,读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是谁,谁就被淘汰。
师:首先请4个同学玩4人游戏。从左边开始读,猜猜谁会被淘汰呢?
生:第4个学生被淘汰。
师:游戏还没开始,怎么就想到结果?能不能给大家讲讲道理?
生:我是在心里数出儿歌得到的,这样对应着找,肯定不会出错。
生:我是这样想的:“儿歌一共20个字,20÷4=5(组),没有余数,就是最后一个人被淘汰”。
师:讲的有理有据,如果请6位同学和老师玩7人游戏,先独立想一想,再讨论讨论,怎样才能将老师淘汰。
生:老师站到第6位上。
师:说说你们的秘诀在哪?
生:我们这样想:20÷7=2(组)……6(人),肯定是第6人被淘汰。
师:如果再玩8人甚至9人的游戏,有信心再赢老师吗?
……
上述的游戏设计是层层渐进,学生的思考难度也是逐层加大,思维有了“深度”。从4人游戏中,学生没有开始游戏就能猜到第4个学生被淘汰,这是学生通过缜密思考,利用所学的“规律”来列式“讲道理”,做到了有理有据。接着玩7人游戏,甚至9人游戏,要把老师淘汰出局,这更需要深层次的思考过程,不管是独立“想”,还是小组讨论,都必须是“三思而后行”。整个过程经历了从“知困”到“解惑”,体验着“思”带来的成就感,让数学有“理”真正成为了学生切身感受,使情感熏陶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