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舞蹈教育现状问题批评

2017-02-15江毅曹圣迪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舞蹈校园

江毅+曹圣迪

摘要:围绕2016年5月27日召开的首届黑龙江省校园与社会舞蹈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及师生所阐述的关于舞蹈教育现状中的问题,分别面向大学舞蹈专业教育和社会舞蹈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现状的梳理,找寻问题,通过分析,找寻完善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现状的可能。

关键字:校园舞蹈 社会舞蹈 教育 发展现状

2016年5月27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在省内18所高校和12家社会机构的共同支持下,首届黑龙江省校园与社会舞蹈教育研讨会得以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和黑龙江省内的舞蹈界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舞蹈师生齐聚一堂,围绕校园舞蹈教育和社会舞蹈教育的现状进行研讨。此次会议为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教育之间搭建了互通合作的平台,同时各位专家、学者发言中对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舞蹈教育表达出的新观点和新思考,引起与会者的自省和广泛共鸣。发言者结合自身在舞蹈教育、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感悟进行阐述,同时也表达了对此次会议召开的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表示了认可。结合会议所涉及黑龙江省舞蹈教育现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分别面向校园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借此助力完善黑龙江省的舞蹈教育事业。

一、校园舞蹈教育应注重“文”“舞”双全

大学舞蹈教育如何能使学生既能“文”又能“舞”?本科与研究生舞蹈教育如何能形成合理的衔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即“文”与“舞”的结合,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才能预防“断层”式的发展。

1.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断层”现象

(1)舞蹈本科教育中的“重技不重文”倾向

在舞蹈本科教育中,存在重视技术和身体训练,远远高于对文化培养的现状。拥有舞蹈中专经历的学生,进人中专学习时,一般是小学毕业,有的甚至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少年时期本身具有好动的特点,加之中专阶段专业课约占60%的比例,逐渐养成重“舞”轻“文”的习惯。进入大学后依旧会沿用这一习惯,大学阶段的舞蹈教育仍是以专业课学习为主,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本科阶段的舞蹈类文化课仅有舞蹈概论、舞蹈史和舞蹈作品分析这三门,而从学生心智成熟和对作品内涵的把握来看,这些课程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在创作和表演时,对作品内涵掌握的需求。重“舞”轻“文”则容易给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感觉,但是在国际和国内的优秀编导和舞者的身上,却能够看到“文舞”兼备的特质。大学阶段应培养文是舞的核心,舞是文的表达这一理念,避免重“舞”轻“文”这一不平衡教育现象的发生。

(2)舞蹈研究生阶段的“断层”衔接

“断层”衔接是目前舞蹈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衔接的普遍现象。从中专到本科,一直以“习舞”为重,到了研究生阶段,理论研究成为学习重点,很多学生表示不适应,甚至不知如何开始研究生的学习生涯。阅读和写作成为研究生阶段的核心,随即表现出学生写作能力差,阅读能力不足,知识储备不多的现状,这是舞蹈研究生学习困难之所在,本科与研究生虽然都是舞蹈专业,但却始终在两条不同的高速公路上。如果从本科阶段就能开始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将会大大减少“断层”衔接现象的出现。

2.对当今校园舞蹈教育现存问题的思考

(1)理论课应立体化发展

首先,是课程设置的思考。舞蹈专业的文化课要突出立体化,以专业为核心开设横向和纵向的相关课程。例如舞蹈编导专业应该开始音乐编辑、色彩构成、服装设计、舞美和灯光设计等课程,以保障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性。在理论课程方面还应拓展至哲学、美学、艺术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这些课程不仅能够为写作提供新思路,同时在舞蹈创作中也会带来新启发。例如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艺术美学课程,可以横向的了解其他艺术门类的相關知识,综合提升审美能力,如果仅仅讲授舞蹈或音乐的单一审美,是难以满足学生对美学的整体吸收。

其次,是授课方式的思考。大学课堂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例如教师在课上讲到一幅画时,如果仅仅通过语言的描绘,那么这幅画则在教师自己的脑海中,如果通过将这幅画投影到屏幕上,再加以说明时,“眼见为实”效果在教学上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由教师带领学生从实践人手的方式,在创作实践中、在审美分析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让学生及时领悟教学要点,同时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课应兼顾实践应用

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都应强调理论兼顾实践,才能解决本科阶段的缺“文”和研究生阶段的缺“舞”现状。就目前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而言,学生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理论学习中,虽然在“文”上有了提升,但对身体的认识却在减少。舞蹈专业的特点所致,要求具备“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特点,试想一下,一位舞蹈编导没有舞台经验,如何能够灵活运用舞台空间;一位教师不了解创作环节如何分析作品结构;一位教师如果仅凭语言表达如何能够将舞蹈组合教给学生。类似是舞蹈赏析这样的课程,需要教师进行身体示范和语言讲解相配合。例如在美学课程中,可以增设即兴感知的环节,将美的感受通过身体即兴的方式反馈给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身体探索为创作积累素材,丰富了“文舞”兼修的培养模式。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而言,当代社会对于“舞”艺高强的专业人才需求占少数,而面向社会具备舞蹈普及教育能力的人才需求占多数,因此大学舞蹈教育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舞蹈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的舞蹈教育培养模式过于单一,集中体现在“表、导、教”三个方面,以英国的三一拉班音乐与舞蹈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在舞蹈课程之外还开设普拉提、瑜伽等课程,并设有舞蹈科学实验室和先进的物理治疗室,此外还有专门针对舞者和音乐家进行理疗的三一拉班健康诊所,设有健康理疗、气功疗法、针灸、水疗、穴位按摩、芳香疗法等中西合并的多种辅助疗法。再如台湾的台东大学现今已有整套的身心平衡技法相关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仅北京舞蹈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于舞蹈人体科学的相关研究机构,从人体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人体科学相关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对社会舞蹈教育现状的分析

随着大众对舞蹈专注度的逐步升高,民办舞蹈教育机构的开办可谓遍地开花,但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家教育机构是以“教育”为宗旨面向大众,利益在先的办学理念致使不科学的训练方式普遍存在,这值得舞蹈教育者深刻思考。

1.社会舞蹈教育机构侧重盈利

(1)存在利益至上

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何欣丽在发言中提到:“针对社会舞蹈,民办教育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注重社会利益要高于经济利益。”完全商业化的舞蹈教育机构,首要目的是盈利,其次是想尽办法扩大知名度,忽视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幼儿舞蹈教育中,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而采用的成人化模式,或是拔苗助长的方式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会让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甚至会造成不良的心里或生理问题。

(2)不合理的训练方式

以盈利为目的的民办少儿舞蹈教育机构,为了达到招生目的,在训练上就会采用不科学的方式,例如教学内容中存在与学生年龄、骨骼、肌肉不相符的技巧训练,一旦造成损伤将影响终生。何欣丽针对这一问题表明:“在4岁时过多的体能训练是错误的,国外一般招收的是12至13岁的学生,不能为了增加生源就将压力放在学生身上。”与会的多名老师在发言中都表示,“以专业舞者的标准来要求社会办学中的学生是错误的。”教学内容与年龄特点不相符,对身体开发和兴趣培养来说是无益的,规范教师队伍,对于社会舞蹈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舞蹈教育,无论是针对何种年龄的群体,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从身体科学的角度出发,尊重身体,尊重科学,舞蹈则会往减低损伤的健康方向发展。

2.群文艺术需要新力量的注入

(1)以社会的角度

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的尚福静在会议上表明,“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社会的需求,艺术馆及其他社会团体很渴望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如果学校与艺术馆在资源上形成共享,那么平台的搭建将会给更多年轻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2)以校园的角度

从实践性而言,课堂教学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学校和学生是非常期望可以通过更多的平台去展示和得到实践锻炼,同时还可以深入到活动的不同环节,例如创作、活动组织、策划和实施等,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踐能力,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真正培养社会所需求的舞蹈人才。加强校园和社会舞蹈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供需相符。此次会议不仅加强了校际间的联络,同时也为校园与社会舞蹈的深度合作建立了平台,在明确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同时加大了校园舞蹈的社会实践机会。

三、结语

大学舞蹈教育与社会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仅凭一人之力可以完成。首先,校园和社会都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高校对舞蹈学生的培养应找到“专业”与“文化”的平衡点,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作为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再次,高校教育在交给学生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针对不同人群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案,为步入社会做准备。最后,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是渴望和需要有一个可以展现和实践的平台,同样社会舞蹈教育机构希望可以通过与校园的联合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搭建平台给予更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实践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与社会舞蹈是一种良性循环,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社会为学校提供就业机会和未来的舞蹈学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才能促使整个舞蹈教育事业向着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方向发展。此次会议的完满落幕,并不是结束,是为下一次相聚所做的铺垫,至此,希望有可以有更多爱舞之人能够加入这个队伍当中,共同为黑龙江省舞蹈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猜你喜欢

研究生舞蹈校园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