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声乐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

2017-02-15沈德鹏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

沈德鹏

摘要:民族声乐是由多种民族艺术形式组成,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对民族声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民族声乐必须借鉴我国戏曲的特色,演唱者应将声、情、神、形完美统一起来,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 戏曲演唱 有效借鉴

众所周知,我国民族声樂的发展源远流长,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等特点,为了使我国民族声乐得到有效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将戏曲演唱中可取的因素应用其中。本文将对民族声乐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进行分析,分别从:民族声乐相关概述、戏曲音乐相关研究、戏曲演唱与表演的特点、戏曲演唱与表演在民族声乐中的借鉴作用,四个部分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民族声乐相关概述

1.民族声乐分类及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民歌、说唱、戏曲演唱都有一定区别,但又同时吸纳了这些传统艺术的精华,我国民族声乐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留下的宝贵遗产,我国民族声乐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了曲艺说唱、民歌演唱、戏曲演唱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说唱音乐是民间文化的产物,以说唱的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民间说唱活跃在田间、地摊、茶社,为中下层民众服务,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说唱具有丰富多样的种类:唱故事类、说故事类、说笑话类。唱故事类包括:弹词、坠子、琴书、大鼓等,故事内容大多是以反映广大民众现实生活为主,唱词有的是以细腻刻画见长、有的则是精炼明快取胜,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说故事类则是以说为主,例如:北方的评书,南方的平词、评话等,充分展示了社会万象,蕴含了深刻的人生观,引发听众的共鸣;说笑话类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具有喜剧风格形式,如相声,它能帮助人民群众忘掉生活的烦恼,舒展身心。

我国民族声乐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向更宽泛的方向进行拓展,民族声乐受到语境、语体、音节等因素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表现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按照不同时代的特征,我国民族声乐也有两大特点:即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

传统民族声乐,我们常把改革开放以前的民族声乐称之为传统民族声乐,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讲究“情、字、气、腔、意、味、形”。字正腔圆的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现代民族声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如施光南、王酩、谷建芬等等创作出大量的结合新时期时代特征,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作品。各种风格的作品,使得民族声乐演唱者们更加注重演唱表演与演唱技巧相融合,借鉴如西方唱法、通俗唱法、戏曲等等,涌现出歌唱风格与特点各不相同的歌唱家,如:李谷一、李双江、郭颂、彭丽嫒、阎维文等等多元化的艺术特点。

2.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

关于我国音乐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舞阳贾湖发现了骨制吹管乐器。而民族声乐事实上就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音乐类别,民族声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活动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淳朴的风格、无穷的意趣以及多彩的形式,古人称之为“风”。民间歌曲又称为民歌,是指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的歌曲,流传至今凝聚了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群众智慧。民间歌曲是人类社会形成最早的音乐形式,也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民间歌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如:人生礼仪、教育传承、恋爱交际、祭祀驱邪等。民歌体裁繁多,如:山歌、劳动号子、小调,它充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我国的民族声乐作为我国声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因为它是从劳动人民心中走出的歌,它一步步追随着人们审美形式变化而转变,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渐渐与国际接轨,西方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冲击着我国的民族声乐的下一步发展。是随波逐流,还是独具特色?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声乐只有扎根本民族,吸收戏曲中的精华,借鉴西方的流行元素,才能找到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规律,才能立于世界的艺术文化之林。

二、戏曲音乐相关研究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戏曲包含了舞蹈、美术、杂技、音乐等因素。我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悠久,唐代的歌舞音乐与宋代的说唱艺术均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戏曲音乐是戏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戏剧表演具有密切的联系。戏曲音乐是用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对戏剧矛盾冲突起到推动作用。戏曲音乐的主体是唱腔,要推动戏曲音乐的发展,必须从唱腔的创新人手,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对戏曲的研究由来已久,戏曲音乐是利用音乐来推动戏剧矛盾的发生,是当代文化发展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戏曲音乐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五个历史时期,只注重创作实践,而没有注重理论研究,使得如今戏曲创作家青黄不接,有许多的曲种逐渐消失,后继无人。当今,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就要吸取其教训,注重研究戏曲音乐。在现有的“戏曲博物馆”中,挖掘到最有价值的可以为我所用的宝贵资料,通过民族声乐的一步步发展,使其优秀的技巧发扬光大。

三、戏曲演唱与表演的特点

戏曲演唱是戏曲表演艺术手段之一,戏曲演唱方法包括:吐字、行腔、用气、发声等。戏曲表演的发声与声乐演唱以及说唱的方法不同,它要求声音浑厚明亮,发声必须取得鼻腔、胸腔和颅腔的共鸣,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戏曲表演者必须运用特殊唱法;吐字在戏曲演唱中至关重要,表演者在吐字时必须强调字正腔圆,采用“阴出阳收”的方法,在咬字的过程中要经过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按照“五音”以及“四呼”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咬字。行腔方法与风格的不同与剧种音乐结构的不同有着密切联系,行腔大多讲究抑扬顿挫,否则缺乏应有的韵味;用气在戏曲演唱中相当重要,要求用腹式呼吸,将气息吸入丹田。要求以气托腔,换气时应用鼻,轻而匀,忌用口,一方面不可吸入过满的气息,这样演唱者就会令其歌唱的各个器官功能性的变紧,增加其负担,面红耳赤,声音过死,另一方面又不可吸入量较少,这样虽然轻松,但是,声音轻浮,演唱高音时就会力不从心,甚至会出现例如“提喉”的歌唱,所以,在戏曲演唱或者声乐演唱,都应该利用正确科学,而又相对论的吸气状态来避免声嘶力竭的现象出现。此外,在戏曲演唱中,装饰唱法的应用相对频繁,装饰唱法包括:纯装饰性的、帮助四声调值的正确体现的、控制音量大小及变化节奏快慢的,如:带腔、叠腔、滑腔等,这些装饰唱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戏曲演唱的特点及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

四、戏曲演唱与表演在民族声乐中的借鉴作用

戏曲演唱与表演对于民族声乐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神”的借鉴、形态的借鉴,情感的借鉴、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1.“神”的借鉴

戏曲表演者通常靠眼睛去传达各种情感信息,眼神的运用在戏曲表演中至关重要。在我国民族声乐中是值得借鉴的,例如:《铡美案》中,包公作为铡美案的主要实施者,他的表演相当重要,尤其是眼神的诠释,必须让观众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卖水》中梅英的经典唱段,演员的眼神表演,是出神入化的,梅英内心焦急而又故作轻松的掩饰自己内心活动的机灵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民族声乐中必须利用眼神来传达所想表达的情绪,在平时,演唱者应该注意眼神的控制,从远至近的锻炼,眼神由虚向实的变换,照着镜子观察自己的喜、怒、哀、乐等等情绪变化时的眼神变换,要学会将种种情绪通过眼神传递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

2.形态的借鉴

所谓形态,事实上是指表演者的动作,戏曲表演者在舞台上利用动作来表达故事情节,不仅能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其表演内容,还能使整个表演更加完善,情节更加饱满。学生在民族声乐的学习中也应该充分借鉴这一点,把唱词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化,要学会无实物的表演,自己利用想象来创造一个演唱的空间,以及人物,根据所演唱的角色来制定自己的人物,例如,演唱歌剧《白毛女》唱段《十里风雪》时,演唱者的形态应该是年迈的老者,饥寒交迫的时候,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为了躲避追债的地主,偷偷回家与女儿团聚的唱段,只有,在平时里,注意加强形态的锻炼才能更好地展现声乐作品的魅力。

3.情感的借鉴

众所周知,戏曲表演具有很强的舞台感,例如《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一个经典剧,故事来源于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当百万汉军团团包围了垓下,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了,项羽感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发出了一声“虞姬虞姬,为之奈何”的悲叹。虞姬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他能够杀出重围,所以刎颈自杀。项羽与八百壮士在虞姬死后,勇敢的杀出了百万大军的包围,但项羽在最后准备渡过乌江时,却选择了放弃,最终被汉军所杀。在这个戏曲表演中,表演者必须将音乐、舞蹈、情感结合起来,加人身段、手势、眼神,将情绪表达出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起到良好的渲染作用。戏曲演员一直以来注重的就是“唱念做打”天天更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深深的活在戲中的人物中,去揣摩人物的历史背景以及心理。戏曲表演中情感的运用有利于演出效果的不断提高,这也是民族声乐表演中所缺乏的,学习民族声乐的演唱者们,也应该注重一首新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人物的心理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声情并茂的把内心的情感与观众交流,唱到人的心里去。

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国粹,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光芒,它的魅力是穿越时代、不分时空的。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日益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生机,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民族声乐,我们必须将戏曲演唱中的精华之处提取出来,将其应用到我国民族声乐的学习当中去,将情感、形态、神充分应用其中,让学生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表演,促进民族音乐的有效发展与提高,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大程度地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我国的民族声乐才能将民族的传统的根脉牢牢抓住,才能枝繁叶茂的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
浅谈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在戏曲演唱中的运用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关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
在“土”“洋”之争中腾飞的中国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