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材料的情感化表达

2017-02-15许平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感化表现

许平

摘要:文章对常用景观材料的情感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经典案例和当下新兴景观设计案例的比较,探索材料与其情感化表达,分析材料情感化的方法,希望在未来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更加关注材料“隐性表达”,使得设计与人有更好的沟通。

关键词:景观材料 情感化 表现

经济日益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生活变得模式化,同时我们周围环境和建筑亦然——“情感缺失”。设计领域中,高技术新材料不断更替,情感的传达在设计作品中更为重要,“人情味”的作品会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设计师的诚意。

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更为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体现人类的情感,而种种语言形式的体现皆归于一种载体——材料。情感化是人们对于当今世界的需求,是一种个性的展现,不仅是个人,在设计中也是这样。我们并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毫无特色和情感的地方。而情感作为人的一种特有的感觉,是通过嗅觉、听觉、视觉这些外部体验,由事物对个人的刺激所形成的。一个好的景观必须体现设计者的理念,同时必须让参观者也能深刻体会,让人们感受其中的深意,反复回味。景观的情感化表达,有时会通过景观轴线或者景观形式等方面来体现,不过景观材料是情感化最直接的表达。从材料的肌理颜色这些小的方面我们不难感受到整个场所所表达的内在精神,它在觸动我们心理感受。总的来看,这绝非是偶然的,而是通过了材料意象。在景观设计中,每种材料使人产生的潜意识是情感化表达的根源。

一、景观材料的属性与情感化表达

每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形式语言,表现为材料的自然本性——材料最本质的东西。事物的情感通过其自身的表面属性从人体的感官来传达给我们。生活在“铁盒子”下的人们,感受到的是压力和冷漠。很多设计师已经发觉了这种状况,开始寻找本土材料运用在设计中,像在工业机器之下的一抹绿色,返璞归真。

材料基本属性(“本性”)包括它的肌理色彩透明度软硬程度密度等,主要通过其外在属性表达情感。每种材料基本属性各不相同,满足了不同场所的需求。比如每种木材纹路和颜色各不相同,就算是一种木材的纹路肌理也是不一样的,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多样化的,因而设计师在选择时会再三斟酌。选择上,不仅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需求,也要满足设计师理念的传达。赖特的流水别墅在选用材料时候特别注重发挥其天然本性,充分表现天然材料的颜色质感,追求合理的力学特征。所有的支柱,都是源于自然的粗犷岩石,配上错综而不显凌乱的石墙,一道瀑布顺流直下给人印象深刻。洁白光滑的水泥墙面与天然石片堆砌而成的粗狂的石墙相对比,不仅在视觉上和触感上有强烈的反差,作用在人的心理也是十分独特的。整个景观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像在自然中生长的建筑,材料的运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视觉的领域而进入了心理感受。

Szathmary宫殿(图1)是匈牙利的历史古迹之一,如今已变成一堆废墟。残墙断壁依旧隐约看见历史的影子,设计师将废墟保存而不复原,设计师在一角放置了一个薄L型的锈蚀钢板景观构筑物(图2),斑驳的锈蚀钢板,保留了锈的原生态肌理,有一种追溯历史的感觉,锈迹随着时间而变化,引申出另一种特殊的生命感。锈蚀钢板穿孔,光线穿出,形成了丰富的光影效果。构筑物的轻薄与原有建筑的厚重相对比,组合成一个现代与历史相交融的场景。设计师通过保留锈蚀钢板特有的原始锈迹,完美的诠释了景观材料的选取对于其场所的情感化表达的重要意义。

除了景观材料的自然属性,材料经过不同加工工艺,表面属性改变,会繁衍出特有的风格和特征,加强了景观视觉效果。设计师选择未进行加工的石块,凸显的是其自然属性,那种凹凸不平的嶙峋效果,给人坚实的厚重和粗犷感。有些设计师采用的是机械加工而成的石材贴面,显露了石材内部的结构特征,展现了石材的内在美,又或者是根据具体的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襄阳景观雕塑Penda,雕塑由500片色彩绚丽、高度各异的穿孔钢鳍片组成,位于亚洲最大紫薇园的入口处(图3)。为了突出音乐的韵律,设计打造的是一个“声波”的造型,500块钢鳍片采用了紫色不锈钢板包裹,在层层叠叠的地形中“生长”。后期经过电解质钝化处理,保证了不锈钢特征,同时加强了其耐腐蚀性。通过人为加工,改变了颜色、肌理还有处理过后的孔洞,传达的不仅仅只是其自然属性,而是赋予它的另一种特殊属性。

二、景观材料与其所构成空间的情感化表达

不同材质所构成其空间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空间是由环境要素组成,主要是色,光,影调节,不同材质构成的空间效果,传达的是不同情感。透明性也能够通过空间给人传达暗示,使人们感受情感的重要要素,这与各种材料形成的透明性空间给人带来的厚重感或者私密性等方面有关。Unveiling the pro-cess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获奖设计方案(图4),穿过白纱般的帷幕,园内植物隐约透出,整个画面朦朦胧胧,似远非远。这种材质的空间营造给这个植物园带来了不同以往的神秘感。

再如彼得艾森曼设计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图),他放弃了以往纪念碑以特殊的象征形态来体现纪念性场所,运用简单的矩阵排列的方式,2711个水泥碑组成,碑体的材料是十分坚硬的灰色自动密封式混凝土。为了保证其经久不衰的功能性外,水泥碑的灰色、不透明性、厚实质感使得整个空间显得庄重和肃穆,这种碑群的气氛很快让人进入一种默哀和沉思的状态。

三、景观材料相互组合加强了场所的情感化表达

单一的景观材质不能充分展现场所情感的表达,这需要多种材质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或者增强我们所需要的景观效果。景观材料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烘托和对比是材料传递情感的主要手法。前者是通过材料的相互配合来烘托出气氛,增强效果,激发人的潜意识,把情感带入。这也涉及到有些材质的意象作用,比如中国古典园林经典的青砖白墙灰瓦搭配,这些景观材料早就成为了中国元素,无论在哪运用到,都会让人深深感觉到中国历史的古朴和沧桑感。

材质的意象作用上,日本园林可以说是典型,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日本园林有一种类型叫枯山水.白沙、石组、枯树经典的三种材料,在庭院中千变万化,包罗万象,可以是小桥流水的静雅,可以是惊涛骇浪的雄阔,可以使修行者自律,也可以引游人深省。这种经典搭配已经运用到现代日式庭院中来营造静宜之感。后者是对比的手法,日本园林中也有包含,园林中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在材质中呼应中又加强了变化.营造了这个精神园林。厦门园(图5),利用闽南传统“烟炙砖”建筑文化,红色烟炙砖与钢结构的深蓝灰色胡伟硬衬,适当点缀泉州白花岗岩石饰件,让人感觉热烈中带着质朴,营造了一种闽南特有的氛围。颜色对比,软与硬,柔与刚,在景观设计师的组合下,增强了景观效果,别有韵味。无论是日本园林还是其他的一些设计,通过这些材料的相互配合才能够加强其景观效果,同时更好的表达设计者意图,如果单纯的使用—种或者几种材质可能会使得设计略显单薄。

总结

世界多样化导致了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越来越高,设计师不能按部就班的沿用这陈旧传统的材料进行设计,必须探索新的材料并合理的运用在自己的设计里,在材料中投入情感,可以赋予设计更高的品质。每一种材料都具有他们特有的“性格”,它们拥有着自己特有的自然属性,也包含着自己的“隐形表达”——情感,砖石的质朴,木材的亲切自然,金属的华丽,它们在设计师的手里千变万化,构成富有情感化的设计。走进设计,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通过设计中的材料在阐述的自己的理念,有了材料的精彩展现,设计才有了生命力。

猜你喜欢

情感化表现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室内效果图的计算机表现技法之教学要点浅析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情感化设计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