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下乡与中国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

2017-02-15王军

文化纵横 2017年1期
关键词:老干部人口流动

王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实际的问题。但从中国发展的长远图景来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可以说实现了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迅速改变了中国的城乡结构,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当前,电商下乡,可以说是城镇化中的一个最新鲜的要素,也是动员能力最强大、覆盖范围最广阔的力量。电商下乡的突飞猛进,迅速改变着城乡的关系,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和大物流,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了农产品的进出与交流在城乡之间多层次、多渠道发生。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这种超大面积的双向流动,会造成资源的重新配置,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提供新的发动力。当然,电商下乡掀起的巨大能量,也引发诸如“城市倾销乡村”之类的忧虑与讨论。但是如果我们拉长、拉宽我们的视野——把电商下乡置于中国城镇化的漫长过程中来看,我们就会发现,电商下乡,并不只是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把工业产品输入到乡村这么简单。电商下乡,它还意味着,我们从过去单向的为了工业化、城市化对于农村的掠夺变成了人口、商品、资源与资金在城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而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如果我们因势利导,这种双向流动将会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重建。

电商下乡推动就业均等化与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

首先,我们要看到,电商下乡,带来的不仅是商品的下乡,也不仅是服务的下乡,它是将互联网这样一种技术带下乡。互联网这样一种以虚拟空间代替实体空间的技术,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相对抹平了地域、城乡的差距,它带来的直接利好就是使得就业机会趋于均等——虽然达不到均等,但相对均等。

当前,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围绕着高铁的中心城市,基本上两个小时的车程就能覆盖到城市周边的村镇。在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下,以互联网为纽带,农村的许多青年,未必一定要到城市打工,可以在乡村完成就业;而许多在城市未能完全就业的青年,也会随着工作机会的下移而下移。而由于交通便利、生活舒适等条件的提高,会逐渐吸引越来越多对于地域条件要求不高的职业转移到乡村。在这样的调整下,大城市小城市,城市与乡村,就业差距可能变小。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电商下乡会在极大规模上推动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

过去人们认识中的“乡村”,是“脏乱差”的乡村;而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与城市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对于乡村的正面思考越来越多——人们现在开始带着一种审美的、田园的、绿色的眼光重新看待乡村。这种不同看待乡村的视角,会让这些与乡村有关的价值会附着在乡村的商品上,乡村的商品因为这些新的价值而得以提高价格。

电商下乡,改变的是商业结构的模式,它不仅是带有侵略性的,将城市的商品倾销到农村的市场中,而且,它的双向性,带动了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会直接导致产品的重新定价。

比如说,同样是买一袋大米,在城市一般买的都是同质化的大米。电商下乡,不仅是把城市的商品带到农村,也可以把农村——具体到某个农户——的产品对接到城市。城市的消费者可以直接订购到某一个乡村、乃至某一户人家生产的大米。这家的大米的价钱,可以比市场的均价高,而这,是供需双方都可以接受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环境的、山水的、空气的、情调的、乡愁的……这些好像难以估价的价值,在电商下乡的快速推动下,可以被赋予在乡村产品上。

比如说,在陕西白鹿原小镇,吃碗臊子面要10元钱。而这碗臊子面在西安可能也就5元钱,它的成本可能就几毛钱。对于从西安开车到白鹿原小镇的城市人来说,那些高于成本、高于西安的价格,就是他为乡愁,为空气,为山水,为情调买的单。

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除去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普遍提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心态开始发现变化。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多数处于从贫穷“乍富”的过程中。从普遍的贫困到突然富了,心态其实是很不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前些年会流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而1980、1990年后出生的两代人,总体上来说,一直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对于“炫富”不会太有兴趣,而更愿意追求闲适的、带有情调的生活。从心态上来说,现在社会是总体回归健康。

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乡村的价值会被重新发现。穷的时候,对农民来说,穷山恶水有啥看的?对基层执政者来说,自然就是“泼妇刁民”。而当心态回归健康,这山水,在李白眼里是“蜀道难”,在王维那里,就是对辋川一咏三叹。这其中附加的价值,就是今天被重新发现的乡村的价值——这也就是习总书记说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不要小看了电商下乡推动的就业均等化、乡村价值重新发现的意义。如果我们将电商下乡推动的就业均等化、乡村价值重新发现置于城镇化的进程中来看,就会理解,电商下乡以其超大规模、超强性质的推动力,会带来乡村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重新调整。

乡村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变化

首先,电商下乡推动的就业均等、乡村价值的再发现,标志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商品、资源与人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开始逐渐向双向流动转移。

建国以来为了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一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谓大事,就是工业优先。这造成了建国以来一直是农村的资源往城市汇集。改革开放的前30年是直接提取农业剩余发展工业;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这个进程更快,规模更大。中国的城市人口从17%提高到56%,只用了30年时间。不仅人口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土地如此,自然资源也是如此。即使是乡下老太太卖鸡蛋的钱,她存入信用社,也是被信用社一打包就进了房地产——连这点小小的资本剩余都是流入城市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的精英,自然是“一江春水向城流”。现在说乡绅阶层不存在造成了农村衰败,在这样的单向流动的城乡关系中,农村的社会结构不出现问题不可能,衰败也不可避免。

现在一过年就流行的“还乡体”,其实怀念的是一个想象的乡村;而这个想象中的农村,早就被解构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应该只是怀念那个想象的乡村,而是恢复与重构。我们不用再去追忆那个在过去与农业文明仅仅绑在一起的传统社会,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次难得的重构乡村的机会;重构,必须以新的技术力量来重构——新的技术力量带动的城乡变化,会推动乡村人口的结构趋于正常,这种人口结构的正常化,会直接推动社会秩序文化秩序的重建。

随着城乡的双向流动开始加速,乡村的社会结构会逐渐出现变化,文化结构的调整也就随之而出现了。

与电商下乡带来的双向流动同时发生的,是中国最近几年高铁提速了中国内部的流动性。目前,高铁所及大中城市周边的“两小时圈”——尤其是集中了中国80%人口的胡焕庸线以东地区,都有可能在重新发现乡村价值的推动下,越来越快地形成越来越密集的美丽乡村、魅力小镇。这些魅力小镇、美丽乡村,会拉平城乡生活的现实差距,乡村与小镇的日常生活也会变得舒适。

乡村社会日常生活的便捷化,使得城市人回乡定居越来越变得可能;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又使得城市人回乡定居日渐成为一种自主选择。

这样,乡村不仅可以留住农村精英,不仅可以吸引文艺青年,还可能会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退休干部返回农村。如果说农村精英、文艺青年在乡村是在缓解乡村社会人口结构的“空心化”问题,“老干部还乡”则会直接作用于当前乡村社会的文化重建。

中国传统社会中,士绅阶层一直是承載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个载体之所以存在,是与传统中国社会告老还乡制度紧密相关的。农村的士绅阶层为什么在现代生活很难建立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城乡生活差距太大,不仅是生活习惯上,也是文化上的。在60年代70年代让城里的干部下乡,虽然苦一点,但还能做到,因为当时城乡的条件差距没有现在那么大,城市不比乡村舒适太多。现在“三同”确实有点难——主要原因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在城市里生活习惯的老干部,因此也很难还乡。

但这些老干部们生活在城市里,往往又是城市生活中的负能量,是熵。如果农村解决了生活条件,解决了商品的供应,解决医疗服务,老干部返乡完全可能。如果老干部返回乡村,由于他们见多识广,与外界有更多的勾连,会加速乡村社会的内在变化,加速城乡差异的缩小。可以设想,一个部级干部告老还乡到县里,县长就不太敢贪污;一个局级干部回到村里,村长不太敢横行霸道。老干部毕竟见多识广,人脉资源丰厚。而且,一般来说,退休的老干部会希望给家乡办点事,无论是办教育,还是扶贫,他们都会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随着这些老干部的返乡,他们会逐渐成为乡村里的“新乡绅”。乡村社会新的社会结构会随着新的“告老还乡”出现成为可能,中国传统社会由士绅阶层支撑起的文化,也会随着新的社会力量的加入,会随着乡村价值观的重新发现而得以真正重建。

从这样的视野中我们来看电商下乡,我们就会看到它会给中国当下文化重建与社会重建带来深刻的影响,看到中国的社会秩序与文化秩序正在处于重构与恢复的过程中。

城镇化也是一次伟大的长征

推动社会变化的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人口的流动与迁徙。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它直接推动人和人交往关系的扩大。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交往史,文化的交往碰撞才推动文化的更新。看看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内部的人口流动与人口迁徙,百万计、千百万计以上的,往往都是伴随着巨大的灾难。而建国以来共产党60多年领导的城镇化,其实就是完成了内部上亿人口的迁徙与流动。而且,可以说是较为平稳地实现了城乡之间超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得益的。这样一次中国历史上少有、人类历史上都少有的迁徙,也可以说是一次长征。如果说80年前的长征是苦难长征,那么,这个新时代的长征,如果不是幸福长征,也是一次平稳的长征,是一次伟大的长征。

(作者系原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

猜你喜欢

老干部人口流动
北京老干部之歌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