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问题探讨
2017-02-15申波石元鑫
申波 石元鑫
摘要:当下,我国建筑了已步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同时也面临着环保和能源节约等问题。为此,以建筑电气为研究核心,重点探讨了照明节能设计问题。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照明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120
0引言
我国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就是电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气照明所占据的电能消耗比例可达20%以上,因此在节能计划施行的过程中,对电气照明的研究十分必要。
1设计原则
1.1实用性
照明设施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照明,如果工作环境中亮度过低或者过高就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视力,因此照明设施的存在也是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其配置设计中必须以实用性为首,否则就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照明设备的实用性业包括了适用性,也就是其设备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能够将消耗的电量完美的转为最适合的照明度,这样就能保证可以随时快捷的调整照明度以及显色度等指数,将室内环境和照明設施的适用性提高到最大。
1.2节约性
在保证了灯具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考虑。因为,每一样电器都会因为其选材以及设备结构等产生一定的能源损耗,而节约性的设计就是指在居民投入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将灯具的设备配置达到最好,以提高照明设备的工作效率。
1.3节能性
节能性是指将灯具的浪费降低到最小的措施,从灯具本身来说,要靠相关的研究人员来优化其内部配置,使其电量使用效率更高,并且这一措施不仅要从灯真本身下手,还需要用户本身树立起节约能源的意识,例如在白天室内通光量良好的情况下便不需要开灯。
2节能措施分析
2.1合理设计方案
将节能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在内的设计方案是良好设计的开端。比如照明类型和照明度,还有照明分区等都在设计方案的前期讨论因素内,而且建筑业的各个环节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不能只考虑照明系统,有时候室内的空调系统以及电力系统都会对照明系统产生影响,所以只按照标准来设计计划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很可能最终的建筑结果会差强人意,因此需要实地调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例如,有的客户会对显色度有特殊的要求,如果要显色度高的话,可以使用混合光源,令多种光混合照明,不仅提高了显色度,而且还增加了照明效果,一举两得。
2.2选择适宜的灯具
目前相关专家已经研究出多种节能材料用于灯管和灯真的制造中,因此合理的选择灯具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但也不能一味的追求节能而忽略了灯具本身的照明功用,最合适搭配才是最好的。例如在普通的室内环境中通常情况都会采用白炽灯或者荧光灯等灯管,如果设置了气体通电发光的灯管很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一些工作环境不稳定的地方,就需要高压纳灯或者汞灯以避免灯管损坏。
其次灯具的适应性还包括了其显色性和亮度、色度等等,如果不能挑选适宜的灯具,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对灯具本身业造成很大的负担。
2.3使用气体放电光源启动设备
在所有的照明中,自然光无疑是最好的,因为对人体的影响最小,因此在设计节能灯具的时候也会尽量使其向自然光靠拢,同时在启动方式的选择也是选择灯具的重要指标。例如,在有很多玻璃的大厦中,本身就会有很多天然光透入室内,合理利用这些光源就能有效的节约资源,而大厦中的窗户不仅是用来透光的,还可以通过幕帘等方式遮住过多的光亮,来人为的控制室内亮度,使得室内始终能够保持在令入舒适的环境下。
并且近些年来对于光导纤维的研究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光纤将地面的光线有效的引入到地下或者阴暗处,大大减少了人们的照明用电量,而且其光源自然又环保,不会产生毒害作用或者漏电等危险,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发光二极管,能够使用极少的电量来维持照明,是新时代最优秀的节能灯具之一。使用二极管制作的镇流器则是目前气体放电光源最为常用的启动设备,两者配合不仅能够将二极管概率小的优点发挥出来,还可以达到节能的最终目的。然而这种镇流器在使用时有产生高次谐波的安全隐患,因此也要注意后期维护,如果有问题出现应当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护,我国也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功率必须控制在085以上的规范标准。
2.4照明方式的选择
现代建筑的照明要兼顾考虑照明度和光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等进行设计和选择。鉴于现代建筑的复杂化布局,室内照明方式在组合上通常情况是采用局部照明和一般照明的混合方式,以实现最大程度上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还要设计相应的照明控制措施,例如单灯控制,局部控制或者组合模式等,其中的照明控制是节能措施中的重点。
3结语
我国在建筑电气的照明节能设计技术已比较成熟,相信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照明节能方面不成熟的技术局面必将获得重大改观。
参考文献
[1]李晗,陈海乐.浅谈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自[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程大章,王长庆,王坐中等.智能建筑节能的调研与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