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生精神花园的园丁
2017-02-15王若维
本文通过分析解读班集体物质和精神文化在学生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论述了现代教育中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教育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价值观;班级文化
相信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成功、有喜悦、有欣慰,也有失败、有沮丧、有迷茫,但所有的甜酸苦辣都是一笔精神财富,都是养分,这些“养分”也许是教育教学理论书本上没有的,但这些“养分”或许就是班主任工作的直接源泉。下面本人从班主任工作20年的实践,从二个方面来谈谈: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1 具有忧患意识是班主任工作持久的动力
当今社会是竞争社会,竞争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经济和生产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是教育事业的竞争。作为教学一线、直接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的最主要的教师,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遠。班主任有了忧患意识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份厚重的责任感,而这种忧患与责任就能使我们对班主任工作更加敬畏、敬重、热爱,才会不满足与已有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才会对班主任工作有持久的动力。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具有忧患意识的班主任,必定会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1.1 确立班级核心价值观——感恩与心,责任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如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就要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特点,明确自己班级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班级核心价值观来践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笔者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班级核心价值观:感恩、责任,感恩与心,责任于行。高职一、二年级,感恩教育贯穿始终,高职三、四、五年级,责任意识伴随行动。
为什么要在一、二年级实施感恩教育?因为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戾气,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宠爱,让一些学生唯我独尊,不懂付出,更别谈责任,所以班主任要有针对地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与习惯,并外化为感恩的行动。
1.2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为抓手。
高职一、二年级,笔者设计的主题班会基本都是感恩系列,从什么是恩、什么是感恩、最应该感谢谁、如何表达感恩等等,从感谢父母为切入点,因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之恩都不懂感谢与回报,那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两次,第一次是一年级时布置的寒假作业“谢谢你!”到开学后第一次主题班会演讲,一个平时不善言辞的男生做了PPT,从他父母的结婚照到他出生、长大、上学一系列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有他自己写的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词句,并配上了音乐。
第二次是五年级毕业前的家长会,这一次全部由班干部主持,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当优美的旋律中,第一幕:学生五年来学习、生活、活动的图片一幅幅展示时,学生获得的省、市、校级荣誉奖状一张张呈现时,学生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家长脸上展现着的是开心愉悦。第二幕:一幅幅家长和自己孩子的合影,从孩童到成人的全家福照片,一个女生上台对坐在下面的父母说:爸爸,你为了我和妹妹,白天上班,晚上还出去兼职工作,你说只要我们2个孩子读书,再苦再累也要供。爸爸妈妈,女儿谢谢你!我一定会回报你们,我和妹妹也一定会成为你们的骄傲!第三幕:每一个学生给自己爸爸妈妈系上代表感恩的蓝丝带,并拥抱自己父母,这时我、家长、学生,我们都眼眶湿润了。
当学生懂得感谢父母,自然而然就会推及感谢同学、培养集体意识;感谢老师、培养尊师重教;感谢自然,培养环保意识;感谢国家,培养爱国精神。感恩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班主任要制定长期计划,有步骤实施。
1.3 责任教育,班级管理为突破口。
责任教育主要包括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能力、责任行为四个方面,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自重、自爱、自律,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对每一个学生安排合适工作,让他在班级管理中承担一定责任,也可以用班长、班干部轮流制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笔者对班干部按照每一个学期轮流制度轮换,几乎在校期间每一个学生都担任过班干部。每一次开学后将自我推荐和民主选举结合,组建新班干部和班级组织,并明确细化岗位职责,每周班会课汇报交流,同学再提建议。再有就是每天的值日卫生工作,我们发现一人一天,职责更明确,教室更整洁。因为全班在实施感恩教育中,学生懂得了尊重他人劳动,所以当安排一天只有一个学生负责全班教室卫生时,每一个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保持自己座位的整洁,所以我的班级任何时候都是窗明几净,课桌上书本排放整齐,地面上没有任何杂物纸屑,课桌排列整齐。
在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中,班主任更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很多时候都要亲力亲为、言传身教,笔者就做过班级一个学期的劳动委员,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
2 构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
班级文化是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全体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灵魂,班主任构建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发展起着导航的作用。班级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学生群体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所有班级文化内容中,价值取向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按照不同标准,班级文化有不同类型,一般来说,班级文化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行为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构成。
如何构建以上四种班级文化,并让它成为班级的群体文化,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班级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综合能力的一种挑战,更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一种考验。下面结合自己一些思考和实践,重点谈谈班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2.1 雕琢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通过教室内部、外部环境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它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第一时间直接感知的文化。高雅整洁的班级物质文化,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可见,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会和学生一起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资源,来构建和雕琢班级物质文化环境。
在班级硬环境上,注重教室墙壁布置、座椅排放、教室卫生等等,软环境上,每天一句名人名言、读书角、阅报栏、黑板报等等,设计时做到美观性、教育性和学生个性发展要三者统一,才能体现出班级核心价值观。譬如笔者营造“书香班级”,要求每一个学生一个学期读完2本纸质书,首先对学生读书指导,列一个读书清单;接着带学生到市图书馆借书,订一个读书计划;然后在班会课上学生介绍推荐自己的阅读的书,最后在教室阅读墙上轮流贴上每一个学生的读后感。
2.2 塑造班级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是班级独特的文化,当每一个学生有“我的班级”并对自己班级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自觉维护班级荣誉时,班级精神文化就树立了。所以班级精神文化对学生在方向上具有引導作用,它是班级文化的“软文化”,它不同于灌输式德育教育,而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渗透,对班级学生有着日积月累的激励作用。班主任要对班级集体的价值观、价值取向、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这些精神文化作正确引导。其中价值观是班级精神文化核心,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灵魂,养成良好的班风,才能创建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班级目标建立、班级舆论培养、班级活动设计、优良班风形成;班名、班歌、班标语、班徽上精心设计;组织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学校校史馆、优秀校友返校交流;甚至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次公益活动等等,班主任要和班级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和设计活动,将班级精神文化内化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行为规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在进步,学生在成长,当班主任从“根”上来培育学生们,在他们心里播下感恩、责任、奉献、自信的种子,自然他们的精神家园就很难长出杂草了。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致漫长的过程,要有序列、有主次地推进与展开,它是师生全身心投入的、共同走过的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班主任也在这过程中享受着班主任独有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Z].道客巴巴,2012.
作者简介
王若维,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