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7-02-15范晓静覃小兵
范晓静 覃小兵
摘要:甘蔗产业是柳城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甘蔗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柳城县在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平台建设薄弱、人才教育和培训不到位等问题。随着甘蔗产业竞争的加剧,柳城县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平台建设人才和加强教育培训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甘蔗产业;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44
0引言
甘蔗产业是柳城县传统优势产业,农民收入的40%和县财税收入30%分别来自甘蔗和蔗糖产业,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柳城县“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快发展壮大甘蔗产业,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人才队伍依然是制约甘蔗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补足“短板”,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柳城县发展甘蔗产业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1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柳城县坚持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大力实施“引才引智”工程,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1.1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环境持续优化
柳城县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和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先后出台了《柳城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柳城县引进和培养激励人才暂行办法》、《柳城县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和政策措施,对引进人才在待遇支持、晋级升迁、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在科研启动经费、研发用房、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如在人才资金支持上,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拨款50万元予以保证,并广泛吸收社会各界资助;在人才发展上,拿出具有分量的职位进行公开推荐或公开选拔。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柳城县上下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优化人才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人才政策的完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为甘蔗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构建甘蔗产业创新平台促进招才引智
柳城县围绕甘蔗产业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积极构建甘蔗产业创新平台。政府方面,建立了甘蔗产业县级人才小高地,创立了国家甘蔗综合实验站和全国唯一一家县级甘蔗研究中心,为甘蔗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柳城县涌现出了以卢文祥为代表的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创新攻关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近十年培育出3个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审定的甘蔗新品种。此外,通过政府顾问团,聘请和引进甘蔗产业的优秀专家和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为甘蔗产业发展提供咨询。企业方面,依托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柳城糖厂、六塘糖厂和凤山糖厂,大力培养和引进甘蔗产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1.3人才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柳城县重视甘蔗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本县甘蔗人才通过外出考察、交流和学习等方式提升能力和水平。例如2012年在柳城举行甘蔗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工作会议;2014年到北海综合试验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2014年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考察交流。这些考察和交流使甘蔗人才掌握到国内甘蔗最新技术和甘蔗产业实际情况,对提高甘蔗人才队伍技术水平、推动甘蔗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甘蔗产业高层次人才缺乏
由于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相对匮乏,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加之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柳城县甘蔗产业多年来都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没有一个院士或博士后,缺少科技领军人物人才;在企业经营方面,缺乏理论功底扎实、管理能力高超、国际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经营业绩卓著的企业家。与此同时,现有的科技和管理人才老龄化和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层次低、难以适应甘蔗产业发展的问题又日益突出。随着甘蔗产业竞争的加剧,高层次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柳城县甘蔗产业发展最大制约因素。
2.2甘蔗产业人才平台建设薄弱
一是柳城县地处广西这一欠发达地区,区内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少,甘蔗重点项目和重点实验室缺乏,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差,甘蔗产业发展集聚效应不强,现有平台科研经费不足,整体科研创新力量薄弱,缺乏给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二是甘蔗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柳城县虽然有柳城糖厂、凤山糖厂和六塘糖厂等三家糖厂,但这些企业在甘蔗育种、防治、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更新慢,科研力量弱,竞争力不强。三是与甘蔗科研院校和研究所交流合作不足。目前,柳城县与其他科研院校或研究所合作较为薄弱,未能充分利用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和资源。
2.3甘蔗产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由于甘蔗产业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而甘蔗产业人才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之教學模式单一、配套措施欠缺、偏重于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高校有关甘蔗的专业设置往往不能满足甘蔗产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其人才也难以适应实际要求。整个甘蔗产业在育种、防治、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短缺。同时,由于培训经费缺乏,未能对现有人才进行大规模地、系统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未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提高的机会,而已有的又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此外,由于激励不足,导致人才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动力不足。
3加强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国内外甘蔗产业的激烈竞争和柳城县“十三五”期间艰巨的发展任务,柳城县加强甘蔗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3.1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柳城县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创新发展的需要
甘蔗是柳城县的传统优势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全国县区前列,是国家“糖料蔗基地县”自治区“吨糖县”建设示范县。但与甘蔗面积和产量极不相称的是柳城县长期以来都处于甘蔗产业链低端,基本还是走“生产—制糖——废料处理”的老路,未能充分开发利用甘蔗的价值。比如,在生产过程中,蔗农会把蔗叶和蔗尾直接烧掉;在制糖过程中,一些蔗糖企业由于技术和设备工艺落后,在初步制糖后,往往直接把蔗渣和废液丢掉。工艺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窄、经济效益差是柳城县甘蔗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已有研究表明,1吨甘蔗可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1378元;1元糖的产值可带动社会总产值为16.3元,因此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柳城县遭受巨大的资源和经济浪费。而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为研发推广产量高、糖分高和适应性好的优势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开发应用再生物能源、酒精分离提取有机物、造纸、发电、制肥等技术,有利于改进创新制糖工艺和设备,并通过这些创新技术和设备将蔗渣用来生产纸浆、纸、微粒板、糠醛、木糖、木糖醇、阿拉伯糖、纤维素;将废糖蜜用来生产酒精;将酒将精废液用来生产沼气或作为液肥施用于蔗田;将滤泥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再利用于甘蔗生产,进而可以提高甘蔗综合利用效率,延长甘蔗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柳城县制糖企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较少的局面,使柳城县甘蔗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3.2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柳城县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需要
柳城县甘蔗产业技术设备落后、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经济浪费,而且还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弃和废渣一直是柳城县重要的污染源。经过多次环境整治,柳城县境内的三家制糖企业排放废水虽然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对于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标准,但与该县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经济高效、人民富裕、生态优美的和谐发展”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而且部分蔗农直接焚烧秸秆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缩小这个差距,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就需要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全程处理模式,既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也是一个“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再到“利用废物”,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经济形式。发展甘蔗产业循环经济虽然具有多方面的效益,但是又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如在农业循环技术需要高糖高产高抗甘蔗良种技术、甘蔗健康种苗技术、冬植蔗栽培技术、甘蔗宽窄行种植技术、甘蔗节水抗旱技术、甘蔗生物防治技术、甘蔗病虫鼠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甘蔗全程机械化技术、甘蔗田间生产管理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循环技术方面,需要糖料蔗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制糖标准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糖能联产”工艺技术、燃料乙醇技术、甘蔗酒发酵技术、甘蔗生物质发电技术、甘蔗糖业生物工程系列技术、甘蔗糖业其他配套工艺技术等,而柳城县以上技术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因此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人才,才能发展甘蔗产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3.3加强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柳城县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共享发展的需要
甘蔗产业是与柳城县农民关系最为紧密的产业。2011年柳城县农村居民约31.49万,而同期蔗农数量就接近30万人,90%以上的农民都从事甘蔗种植。种蔗收入是农民主要是收入来源之一,例如2012/2013年榨季全县农民人均种蔗收入达3983元,而2013年柳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80元,种蔗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柳城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要实现这个目标,增加柳城县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发展好甘蔗产业,增加蔗农的种蔗收入。通过培养和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农民提供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甘蔗种苗,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甘蔗产业效益,进而提高蔗农收入,实现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4加强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发展壮大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巩固甘蔗支柱产业,促进柳城县蔗农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柳城县甘蔗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甘蔗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高层次人才是甘蔗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甘蔗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探索、建立、完善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分配制度、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积极争取引进院士、博士后、甘蔗学科重点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一是建立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使高层次人才薪酬收入能正确反映其贡献;二是建立岗位工资、项目提成、股权奖励、分红等多种激励方式;三是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重点和优先保障制度,确保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条件和资源;四是建立优秀人才荣誉奖励制度。积极开展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企业家等创评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并在电视、网络和报刊等方面进行舆论宣传,使全县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五是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安心創业创造解决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对柳城县现有能力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中高级甘蔗人才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采取人才资金资助一部分、单位拿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的办法,资助他们到国内院校和院所深造研修,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其达到高层次人才的标准。同时,鼓励支持制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MBA、EMBA、总裁班等研修班,设立“企业家论坛”,加强柳城县企业家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努力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企业家,全面带动甘蔗产业发展。
4.2加强甘蔗产业人才平台建设
一是要建好用好甘蔗综合实验站和甘蔗研究中心,增加科研经费,加大对其资助力度,不断改善实验室和中心的科研条件、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二是要积极争取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等人才平台,努力打造几所国内一流的甘蔗研究中心,并将其作为吸引人才的有效载体,积极引进各类人才进实验室或中心工作。三是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的模式,围绕甘蔗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帮助糖厂企业申报建设科技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提高糖厂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院所的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其科研资源,加快推进甘蔗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甘蔗“土专家”也是甘蔗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积极搭建甘蔗“土专家”平台,建立柳城县甘蔗产业“土专家”人才数据库,成立“土专家”人才协会,充分发挥“土专家”的知识技能,带动蔗农发展。
4.3加强甘蔗产业人才教育培训
建立县校、企校联合培养甘蔗产业人才的新机制,加强与相关高校(如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和湖南大学)在与甘蔗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实习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柳城县输送适应甘蔗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对甘蔗产业人才的培训。首先要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建立甘蔗产业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确保人才能得到学习培训和提高的机会。其次是根据甘蔗产业发展的要求,每年选送县、镇甘蔗人才,参加省、市各类业务培训和大专院校培训。同时,要鼓励帮助各个单位和企业利用机构培训、网上培训、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途径,提高单位和企业甘蔗产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能力。此外,还应该建立培训学习激励机制,对愿意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效果好的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此外,要加大对甘蔗“土专家”的教育培训。甘蔗“土专家”主要包括本土的甘蔗科技推广人员、甘蔗种植大户、甘蔗能人等,这些“土专家”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科学技术培训,但由于长期处于甘蔗生产实践,通过自身观察、探索、试验总结出了一批实用性、适用性、针对性强又易于为广大蔗农学习接受的技术,因此是甘蔗产业的“隐性人才”。柳城县首先要充分挖掘、培训和管理各个乡镇各个村的甘蔗产业“土专家”,资助他们免费到农林高等院校进行集中脱产培训或开展函授等学历教育。其次,完善“土专家”教育培训内容和知识范围,努力提高“土专家”的技术知识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土专家”的专业结构,使之能更好地为甘蔗产业各环节服务,提高甘蔗产业各个环节的效益。最后要强化“土专家”带动当地蔗农脱贫致富的作用,通过“土专家”的示范引领和技术传帮带作用,解决蔗农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蔗农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韩威,孟俊辉.广西蔗糖业循环经济优化发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232233.
[2]賀贵柏.广西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探讨[J].甘蔗糖业,2012,(06):4852.
[3]张永成.基于循环经济的甘蔗制糖生态产业链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