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问题及改进思路
2017-02-15谢丽云
谢丽云
摘要: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科学评价分析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是基层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现阶段,基层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方面面临较多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完善、管理评价意识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据此,在对医疗质量评价定义基础上,结合当前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面临的形势,阐述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为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38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险水平的逐步提高,高質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双向转诊等医疗政策的实行,基层医院,尤其是县级综合性医院逐渐成为地区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然而,如何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和管理来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基层医院管理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面临的形势
患者对生命质量的期望日益提高要求基层医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患者对于生命质量的期望,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了解存在问题、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促进医院质量水平的提高。
2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加剧医疗市场竞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以促进医疗市场的多元化,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廉价、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无形中加剧行业内部竞争。大医院凭借其原有的医疗人才,医疗设备等资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基层医院由于医疗设备落后、建设发展滞后,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原因,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加快自身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基层医不容忽视的问题。
3医疗质量评价的定义与分类
3.1医疗质量评价的定义
医疗质量评价是对医疗管理水平客观分析的基础,它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诊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效率等各项医院医疗运行活动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定量评价相对定性评价而言,其效度、信度、敏感度上较高,分析结果较为客观,是医疗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定量化的评价前提是要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3.2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分类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按照评价用途来分,分为质量指标、效益指标、效率指标。质量指标包括服务质量,诊疗质量。服务质量指标如患者满意度,诊疗质量指标如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按照数据来源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分为基础质量指标、环节质量指标和终末质量指标,基础质量指标如人、财、物投入比重;环节质量指标如患者候诊时间、患者住院待床时间等;终末质量指标如死亡率、感染率。
4当前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存在问题
4.1基层医院未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基层医院在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相对较原始、简单,多以终末产出的大小来评判医疗质量情况。对于急诊限时报告率、病历质量书写质量及时率、抢救设备完好率、患者候诊时间等基础质量指标和环节质量指标的使用率较低,可见医疗质量评价以事后的终末评价为主。医疗业务管理者无法对医疗运行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把控。
4.2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结构不合理
医疗质量评价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指标的判断没有客观标准,依赖于主观判定。如“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好转率”。不同地区、不同医生对于同一指标具有主观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这些指标在横向可比性上较差。另一方面过多的采用医疗质量间接指标,如平均住院费用、病床使用率、均次费用、日均费用等,这些指标能够通过人为的操作进行影响,如医院让患者办理二次住院、医院增加义诊号源等。医疗质量情况的好坏并不能直接通过这些财务效益类指标来反映。
4.3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被动化
目前基层医院对于医疗质量管理意识较差,有些基层医院缺乏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职能虚化。质量管理评价工作流于形式,缺乏主动质控意识。已开展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工作多是迫于国家政策的要求。并未从根源上认识到标准化医疗质量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产生医疗质量问题大部分采用扣分、扣款的形式来隐性解决。
4.4缺乏专业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人才
通常医院注重临床科室人才的建设,忽略对于非临床科室人才的培养。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多是临床科室主任或者医院退休人员兼职担任,临床科室主任兼职担任无法全身性的投入医疗质量管理;医院退休人员管理观念落后,墨守成规,沿用过去管理方法,缺乏质量观念,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
4.5信息化问题制约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开展
医疗质量的管理涵盖门急诊信息系统、PACS、LIS、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多个医疗核心信息系统。然而这些核心系统并未完全覆盖我国的基层医院,部分医院仍然采用手工单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致使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数据无法通过信息化手段抓取。传统手工作业一方面增加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传统手工统计周期长、数据准确性难以保障,严重制约基层医院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
5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改进建议
5.1优化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侧重结构和过程质量指标的把控,同时需要兼顾结果质量指标。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基础结构和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在质量管理的早期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和重点放在基础和环节质量的管理上,通过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指标挖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在问题,从而逐步改进和提升。
(2)可比性原则,质量指标主要用于比较,包括横向、纵向同一指标的比较,有比较才会显示出差距,从而为管理者的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3)实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即要求入选的指标应当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评价指标之间不能相互交叉。
5.2确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以往医院在构建指标体系中,只是对数据指标进行筛选,却没有设立各项指标的标准值。管理者得到数据值之后无法进行橫向,纵向的比较分析。设置指标的标准值首先要对指标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标准。以综合性医院为例,部分正向指标如“住院病人抢救成功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则可采用单侧下限值作为其标准值,说明该项指标标准值越高,医疗技术水平越好,“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每床日门诊人次”、“每百床手术次数”等,这些指标值过高或过低都是不正常现象,因此需要双向确立指标的标准值。
5.3基层医院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意识和能力
现代医院管理是精细化的管理。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和策略,走多元化和集约化的医院经营服务路线,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纵向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包括成立院级、科级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横向建立院内监督机制,通过院感科、药剂科、病案室等不定期的对院内感染、合理用药等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4基层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是医院管理的中坚力量。基层医院应当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人才的培养,敢于提拔优秀的年轻医疗质量管理人才。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学习、掌握并运行现代医院管理的方法和质量改进方法,协助临床医护人员对进行医疗质量改进,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5.5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改进基层医院医疗质量评价工作的基础
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是获取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途径。加大对基层医院信息化的投入,包括财力、人力、物力的支持。国家卫计委信息化规范中要求,医院今后必须将每年的医疗收入5%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支出。做好信息人才的招聘与引进,培养与储备等工作。医疗质量管理评价需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数据以实现快速、实时对医疗环节的管控。
参考文献
[1]彭富强,柯峰.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8788.
[2]陈学泮.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初探[J].卫生经济研究,2011,(7):1617.
[3]尹爱田,李曙光,张兴旭.对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3(21):169172.
[4]徐莉,潘习龙,辛有清.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2830.
[5]辛有清,聂广孟,潘习龙等.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弊端[J].中国医院管理,2011,10(31):2122.
[6]周丁华,吕晓娟,张麟等.医院信息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7(10):104106.
[7]王赟,吴群红,滕百军等.黑龙江省县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5,(31):7881.
[8]张罗漫,刘丽华,宁义等.军队医院医疗和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制定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8(14):484485.
[9]陈伟,胡文魁.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问题域对策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5(27):355358.
[10]顾彧.论如何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J].医学信息,201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