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调研报告
2017-02-15赵乾帅
赵乾帅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教育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而面向教育发展,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摆上桌面。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我们通过走进课堂,走上讲台的支教实践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探索出了对于解决或缓解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尤其是缩小城乡间差距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教育资源;资源配置
1 问题的提出
借鉴历史的经验来看,发展经济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纵观京津冀区域状况,我省毗邻的北京、天津在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方面在我国均处于相对发达的水平,二者互为推动力,协同发展。而近年来,我省的教育事业协同经济条件虽在不断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仍有很大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或边缘地带。我们须立足于我省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 调研意义及研究背景
2.1 调研意义
本次调研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我们首先来明确几个概念:
(1)教育资源的内涵:教育资源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中,输入教育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资源的总称,是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和辅助人员等;物力资源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学校土地、房产、教研设备、后勤设备等;财力资源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之一,目前主要靠政府投资;信息资源也称智力资源或知识资源,泛指新知识、新技术等;时间资源是师生进行教育活动所可能利用的时间,总量极为有限,是一种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2)均衡教育资源的基本原则:第一,配置公平合理的原则。第二,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第三,兼顾质量效率的原则。
(3)均衡教育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一,均衡教育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体现。
第二,均衡教育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均衡教育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为积极响应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从而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当下现状中的重中之重。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
(2)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利于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减轻就业负担;
(3)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4)展示部分地区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的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为其他区域教育改革发展起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促进创新的重要渠道,其协同水平影响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今年两会,民进中央提交了一篇《关于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提案》,呼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京津冀教育合作发展。
民进中央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京津冀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受教育状况呈现梯次分布,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平衡,制约了三地产业布局、人才汇聚以及创新能力。京津冀共有中央直属高校51所,43所位在北京;京津共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39所,河北省仅1所。约75%的研究生培养集中在北京,约60%的专科生培养集中在河北,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北京地区集聚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但由于承載力限制,教育资源呈现饱和、外溢状态;天津教育资源优良,基本与本地承载力匹配;河北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
2.2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2015年0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
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骨架布局:
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一核”即指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双城”是指北京、天津,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要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但相比于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教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并不十分稳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资源在各区域间配置不均衡(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为例)。首先从总体来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济发展呈现出巨大差距,北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可以大刀阔斧地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天津经济实力在此三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但经济并未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阻力因素;河北相对于北京、天津来说,省内地域面积南北和东西方向均相距较大,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甚至差距较大,直接增加了均衡发展教育的难度。
(2)经济、文化战略因素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为例)。近几年来,我省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逐渐加深。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中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北邻省会石家庄,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素有“鸳水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邢台市未能及时抓住这一机遇,经济发展在省内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就直接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偏离性。
(3)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不均衡。城市教育资源不仅在硬件和软件上明显优于农村,而且迄今资金和人才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教育。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实行“一费制”后,农民负担减轻了,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却在减少,中小学辍学率仍然较高,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骨干流失严重等等。通过城乡之间教师职称结构、教学设备设施、经费投入、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差别,可以看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依然很大。
(4)教育资源在学校间配置不均衡。即使在同一区域,同级同类教育中的教育资源在不同学校间配置亦存在问题。在侧重公平的基础教育阶段,政府将财政划拨的教育经费向重点学校倾斜,拉大了其与薄弱学校的差距。
由此,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刻不容缓。
3 调查计划及方案
3.1 调查地的选择(及说明)
邢台市临西县: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交通咽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迅速。县属工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机械、医药、建材、酿造、造纸、轴承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硬件措施发展也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但软件设施、师资力量在短期内还未跟上经济发展速度。
石家庄:河北省省会城市,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石家庄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华北地区重要的商业贸易市场流通中心、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均处于河北省前列,是河北省先进典型,且距离学校近,调查方便。
北京: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代表着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的先进水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天津: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天津也是六座超大城市之一。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各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3.2 调查研究方法(及说明)
爱心支教:要深入了解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就要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去。所以我们首选的方式就是尽我们最大能力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亲身体验教育过程中除了肉眼能看到的条件之外的问题。
采访:爱心支教是对当下教育现状的体验,而要想深入挖掘产生各种教育问题的原因,我们则需要通过对当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学生的采访,来进一步发掘其中的渊源。
3.3 研究优势(及说明)
(1)从自身来说:我们作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学习过关于教育心理和教育专业知识,具有我们独有的专业优势。
(2)可以深入课堂,亲身体验当地教育环境,结合专业所學进行有效研究。
(3)调研小组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城市和环境,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成长环境,综合专业所学,进行有效并可行的分析研究,为教育事业尽我们的一份力。
4 调研具体安排
4.1 前期筹备
7月5日至20日,看到“调研河北”的有关通知,结合小组即将到来的支教活动,确定了调研小组成员,在共同商榷下确定了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课题,并开始制定调研规划。
4.2 实地调研
4.2.1 准备阶段
了解当地情况: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交通咽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迅速。县属工业发展迅猛,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异军突起,逐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机械、医药、建材、酿造、造纸、轴承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硬件措施发展也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但软件设施、师资力量在短期内还未跟上经济发展速度。除以上大背景外,她还具有自己的精神传承:在新中国时期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和女省委书记——吕玉兰,她的故乡就在邢台市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玉兰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玉兰后人,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为玉兰留香而造访的远方来客。
4.2.2 实践阶段
体验课堂,深入了解:
到达玉兰学校第一天,乔校长就为我们开了一个简短会议,我们爱心支教小分队组建了“快乐足球”、“热火排球”、“天使合唱团”、“奇妙实验室”四个兴趣辅导班。
7月20日至7月31日,河北师范大学玉兰实践小分队,走进临西县东留善固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本着服务基层和了解现状两个基点开展工作。
在爱心支教中,来自体育学院、音乐学院和化学学院的实践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玉兰实验学校少年宫各项兴趣班的孩子们送上最及时的文化艺术熏陶。
在基层调研中,实践队员深入群众,就东留善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此外,实践队员与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展开座谈,对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听取吕书记的意见。并于实践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两篇《玉兰精神引导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基于临西县东留善固村的实践》《“吕玉兰”的“十个为什么”引发的当代青年思考》。
(1)实践宣传,扩大影响。为扩大实践影响,让玉兰精神影响更多的人,实践队员借助河北共青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河北师大青年”、河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网站以及实践队团队微博等平台,将实践进程、实践内容等实时展示。
(2)夯实活动,提升实践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社会实践恰恰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智慧。
在此次实践结束之时,应玉兰实验小学校长和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的邀请,实践队员组织了一场支教汇报展演,为东留善固村带来了一场文艺盛宴。
(3)成果展示,总结反思。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深入总结,积极反思。
感怀支教,不忘初心。10天的支教行动带给实践队员很多的触动,大家主动为校长留言,写下自己的收获、总结和感谢。
玉兰花开,馨香沁远。实践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了解东留善固村风土民情,充分体会玉兰精神的博大恒远。
艺术展演,总结感恩。应玉兰实验小学校长和东留善固村党委书记吕廷祥的邀请,实践队员组织了一场支教汇报展演。实践队员用严密的组织和精彩的串场为东留善固村带来了一场文艺盛宴。
“虽然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大锅饭,条件很艰苦,但师生同吃同住同实践,我们收获很多。”“吕玉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将玉兰精神发扬光大!”“通过实践,我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基层教育,我愿意尽我所能为这里服务……”这是实践队员在個人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的真挚话语。
“捧着一颗心来,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去”,这句话是对本次实践活动最简洁而又生动的总结。在10天的实践中,实践队员通过爱心支教了解基层教育现状,实地调研探访基层民情,参观走访学习玉兰精神。“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是河北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兰同志是燕赵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玉兰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十个为什么”将会继续激励学子们不断前进。
4.2.3 调研阶段
根据实践队员们的亲身实践和感受,我们对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多多少少都产生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另外,我们短时间的实践并不能足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当地教育情况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还通过对当地老师、同学和学生家长们的采访,了解并探究其中的详细情况和缘由。
4.3 完成调研报告
4.3.1 搜集调研地实际材料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和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邢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位于冀晋鲁豫四省要冲,是中原经济区的北方门户城市和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邢台是一座有着三千五百余年建城历史、六百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历五朝古都、十朝雄郡。是唐代名相魏征和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邢台市西依太行山、东临大运河,土厚泉甘,民风朴实,是华北闻名的卧牛城,有锦绣邢襄之称,激情自信、文明开放、热爱家乡、拼搏创业的七百万邢襄儿女正在为建设山水泉城、魅力邢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月15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召开学习玉兰精神全体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田金昌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观看了长篇纪录片《吕玉兰》后,田金昌指出,在艰苦的环境中,当时仅有十几岁的吕玉兰带领群众把一个土沙窝变成新农村,可歌可敬。现如今,玉兰精神仍然有闪光的时代价值,邢台如果能出现一大批玉兰似的好干部,在“三严三实”、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如果能把玉兰精神发扬光大,让一大批玉兰似的好干部活动在一线上、涌现在实践中,邢台未来的发展会大有希望。
就做好下一步的工作,田金昌要求,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干部选任中做到以忠诚选忠诚,以担当选担当,以激情选激情,以创新选创新,以严实选严实,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明确忠廉担实、“四有四做”的用人导向。组织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成为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严守纪律、激情奉献的模范部门。要发扬激情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打造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严守纪律、激情奉献的模范队伍。
吕玉兰同志是全国著名女农业劳动模范,于1993年3月31日病故,终年53岁。为缅怀玉兰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玉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根据全村干部群众意愿,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在玉兰同志故里修建玉兰公园一处。
玉兰公园,2006年3月31日玉兰同志逝世14周年时开园,供人参观、瞻仰,并为争取将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下基础。
4.3.2 搜索教育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状况详细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基本解决了亿万儿童有学上的问题,由此,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便成为了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更是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尤为明显,那么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顾明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的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
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数学教育改革 的根本目标。我们应在努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同时,将数学教育的变革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通过中西方数学与数学教育文化传统的比较、数学文化 价值的研究、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关系的研究、数学文化素材的挖掘、中学生数学观的现状分析、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育与文 化传统关系的研究,以及数学建模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它们既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传统思想的蜕变、外来教育思想的融合紧密相关,同 时也与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功能等有着不解之缘。探讨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历史进程、发展动力,分析教育本土化的途径、实施过程,考察教育现代化与本土 化之间的关系,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我们对教育理论中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省思。
发达地区的教学质量也非常高,能够把教学工作和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要一谈工作重心转移就误以为是否定以前的工作,教学经费投入多少是衡量领导是否重视教学的“试金石”,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可以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发达地区更为注重音体美及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在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者的特点。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如何教,可以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有助于作出正确的教学决策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音体美教育具有很强的德育和美育功能,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传统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往往过于追求成绩,课时也大都给了主科目,而音、体、美这样的学科好似形同虚设,这样的现象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发达地区把这一点做得非常的好。
发达地区的教学网络化体现在不断推进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第三阶段——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即WBI)過渡,我们认为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联接而成,教师通过主机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与学生进行交互会话,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局域网(如校园网)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与电化教学、CAI有所不同。
4.3.3 研究教育发展办法
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将科学方法引入教育研究中,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和完善之必需,有助于提升教育研究的水准。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研究者必须培养的一种精神气质。
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法:教育叙事是一个相当模糊混乱的概念.本文通过追踪教育叙事的来龙 去脉,历时性地揭示教育叙事概念的变迁以及分析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叙事认识误区,认为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叙事是促进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进行教育叙事能锻炼 观察日常教育生活的能力,帮助洞悉个人实践知识,提高反思探究能力,提升课程意识。
4.3.4 探讨实际可行性
教育发展目标的超前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可行性的办法。
教育培训的可行性: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化已经成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点知识,考上个好的学校,有个比较好的将来,所以她们很舍得花钱,这也衍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育市场。
中小学在线教育可行性:网速是决定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网速的提升在线教育一定是成快速增长趋势发展的,更多互联巨头都在跑马圈地,可想互联网教育成为以后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在线教育的发展,可以很好的形成教育资源共享,使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接触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4.3.5 立足实践做进一步研究
基于邢台临西县玉兰小学音体美的教育情况,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在教育方面需要不断完善:
(1)进一步规范日常工作,使早锻炼、早操、课间操、室内操、课外活动等经常性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统一步调,形成制度。进一步完善《早锻炼、课间操管理办法条例》、《早锻炼、课间操评分标准》 。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体组织的活动有:
(1)音体美配合学校搞好各类文体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及各小组活动。
(2)认真组织参加区篮球比赛。
(3)举行文娱汇演、认真组织汇演前工作。(时间另定)
(4)举行以班级为单位的板报比赛。
(5)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区、市中小学生绘画比赛,加强赛前辅导。
(3)成立学校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和周六、周日的时间进行定时定点活动,调节愉悦了学生身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除了对教育的进一步完善,通过了解临西县的农田非常多,瓜果甘甜可口价格非常低,由于经济落后不能很好的将本地的水果销售出去,这需要我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发展本地经济。日前,市委印发关于大力弘扬“玉兰精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在全市大力弘扬“玉兰精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打造山青水秀的政治生态,凝聚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创新突破、跨越赶超的强大正能量。
意见要求,大力弘扬“玉兰精神”,必须要学习吕玉兰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学习她实干、苦干、拼命干的精神,学习她能上能下、忠诚乐观的心态,学习她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方法,学习她讲群众爱听、通俗易懂的语言,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激发干事激情,着力培养一大批“玉兰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要结合评选典型学,注重向吕廷祥、郭成志等当代玉兰式的党员干部模范学习,注意培养和发现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张旗鼓宣传,典型引路,榜样带动。要结合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学,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形成忠廉担实、“四有四做”的用人导向,突出选好配强市县党政正职,着力打造发展型领导班子,催生勇于担当、激情干事的精神状态。
意见强调,大力弘扬“玉兰精神”,必须要明确主体载体,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学习主体,将县乡村主要领导和大学生村官作为重点。要抓实学习载体,通过结合实际学、联系任务学、瞄准目标学,重温吕玉兰事迹、缅怀吕玉兰功绩、学习吕玉兰品质;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如何把弘扬“玉兰精神”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专题进行学习研讨;撰写心得体会,认真撰写学习“玉兰精神”的体会文章,巩固深化对“玉兰精神”的领会和掌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周密安排部署;注重宣传引导,整合媒体资源和宣传手段,讲好玉兰故事、传播玉兰事迹、弘扬玉兰精神,营造浓厚氛围;加强督促指导,实现全覆盖,确保学有方向、学有内容、学有收获;抓好工作结合,将激发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劲动力,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4 末期收尾工作
4.4.1 制定与调研地区长期联系的方案
4.4.1.1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联系
(1)预留各小学校长或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建立“一对N”联络小组,安排调研小组组员定期与各小学校长或负责人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学校近期状况,尤其应关注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得到改善,并商讨下次支教或联谊活动的主题、时间及人数等。
(2)建立微信互动群。充分利用微信作为新媒体这一新生力量,邀请调研地区小学教师、工作人员和部分班干部加入互动,在教学课堂上、多媒体操作上等遇到的问题,都可通过微信群发布,调研小组成员会及时帮助解决。平常可拍摄课堂照片、校园图景发送朋友圈,让调研小组成员最大限度的了解学校近期状况。
(3)定期与同学们进行视频。在有多媒体的小学,可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设备与孩子们进行视频通话,调研小组成员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倾听孩子们的心里话,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让面对面交流的困难缩小,共同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4)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向公众介绍调研地区的情况,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农村乡镇等偏远地区交通相对闭塞,物质条件落后,京津冀地区有许多这样的地方但未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调研小组可以利用学校官网以及自己的朋友圈向公众介绍这些地区的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引发社会思考。
4..4.1.2 通过人与人面对面联系
(1)“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指调研小组走进调研地区进行支教,“走出去”是指调研地区老师可随小组成员走进大学课堂进行知识储备。前者可赋予调研地区教学课堂以更强的生命力,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后者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教师语言更加充实精彩,有利于打造好的课堂效果。
(2)每到节假日,家距离调研地区较近的组员可去学校或者家中探望孩子。此次调研任务主要围绕河北省内的市县,本小组成员多居住在本地区,距离调研小学较近,可利用节假日亲身前往学校实地进行走访,与孩子们交流学习心得,告知他们做人的道理。
(3)书信往来。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调研小组可利用传统书信形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并直接了解调研工作在同学们身上呈现的效果。
(4)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小学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可定期为其组织联谊活动,例如茶话会、文艺汇演等,节目形式由双方协定,调研小组成员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协助老师给同学们进行排练。
4.4.1.3 通过物质支持联系
(1)向学校申请设立以河北师范大学命名的“优秀学生奖学金”。由于调研小组经费有限,不能为调研地区小学提供较大的物质帮助,但可以调研小组名义向学校进行申请,能否以学校名义为小学设立奖学金,鼓励同学们不断提高成绩。
(2)献爱心活动。调研地区小学条件较差,本小组计划举行献爱心活动,在师大校园内,利用各大校级组织的官方微信进行宣传,与勤助、青协、学生会等组织一同举办此项活动。呼吁大学生们捐出一些文具、书籍供调研地区的孩子们使用和阅读。
4.4.2 持续关注教育发展问题
(1)通过网络报刊关注。由于时间、空间的种种阻碍,调研小组没有经常走访各小学的条件,因此通过网络和报纸刊物将会成为了解小学情况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2)通过走访支教关注。调研小组成员为师范类大学学生,提前走进课堂有助于小组成员积累教学经验,与调研地区的孩子们进行交流沟通,有利于小组成员了解学生们的心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调研作用。
5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问题、原因及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四次提到“京津冀”,让去年大热的“京津冀一体化”再次成为三地民众关注的话题。其中,三地能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事关千家万户,京津冀一体化下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跟进。
5.1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问题
5.1.1 城乡差距问题
(1)城乡差距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医用配置还是文化架构等许多方面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明显,在城乡对比之下,教育有许多不公平的问题。
(2)尤其在于其師资力量上,由于乡村略处落后,硬件设施和生活环境水平上远不如城镇,导致教育缺乏人才,师资力量薄弱,仅有少部分教师任职奉献,和城市相比教师待遇和教学环境相差显著。
(3)城市环境,相比较乡镇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的,竞争上岗在哪里都有城里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老师也就是优中选优了。这方面就把城乡的的差距拉开很大一截,环境设施,城镇把学校建得很大气,设施齐全,环境好了,有生源有老师,良性循环出现。
(4)还有交通,人文等方面原因导致差距拉大,相比较都是越发达的地方差距越来越大。如此,京津冀教育一体化的当头问题就是城乡差距。
5.1.2 地域差距
(1)地域政策重视度不同,导致教育资源地域配置不相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不容易。以高校为例,例如小学设置虽这就是明显的地域差距,而要想做到师资力量和教育环境均衡,在政策上着实需要大力整改。
(2)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师资力量教学力量平均,涉及教职员工交通、户籍、待遇、家庭等一系列问题。其实,不靠人员搬迁,通过合作办学、学科共建、教师交流挂职、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也能开展区域教育合作。在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内,老师异地讲课更不在话下。而这些将是未来平均教育师资力量的可行性途径。
(3)硬件和教学环境,对于河北来说,教学氛围其实不错,只是较其他省而言教育的目的更受就学竞争激烈影响,教育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的问题相对较小,容易得到改善,不仅涉及政策,对于交通等方面的改善进度也有要求。
越来越多的实践者认识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实现量的平均,而是要在统筹规划下实现。
“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应当全力支持和配合相关要求。北京、天津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要发挥对河北的支持作用,进而支持整个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5.2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原因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历史积累因素造成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政策偏重东部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足;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三是由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还缺乏实现区域、城乡、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机制;四是部分地区内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指导体系不完善,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指导;五是一些地方在指导思想上对教育资源均衡关注不够,没有树立面向所有学校和学生的观念,在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时只注重锦上添花,而忽视雪中送炭,甚至把建设“窗口学校”作为政绩工程。
5.3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影响
社会不公平导致教育不公平,而教育不公平又是社会不公平的逻辑起点,教育不公平会进一步加大社会不公平,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发展进程。
第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实践表明,当今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关系,特别是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个体的发展前提。只有做到教育资源均衡,赋予每个人相同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每一个人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谐社会主张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强调教育公平,使人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教无类,打破身份、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赋予每个人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法律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第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同时,还导致群体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相对来说,农村儿童、外来工子女、残疾等困难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较少,在教育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而经济优裕家庭的子女更多享用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
6 可行性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调研结果,为解决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现从软、硬件两大层面提出以下可行性解决方案:
6.1 硬件资源
6.1.1 “网络团购课程”和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团购课程”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兴授课方式,目的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适度“远离”校内的传统课堂和传统教师的教法,接触新的领域新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加才干。这种授课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但可达到与实体教学相同的课堂效果,适用于师资力量匮乏的偏远地区。
另外,探索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三地学生进行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实现形式,是在实现“网络团购课程”的基础上所探索的更广泛的线上教育交流方式。一方面将北京丰富的文化科技等社会大课堂资源向天津、河北学生开放;另一方面,也探索将天津、河北两地独特的地方教育资源向北京中小学生开放,教育边界将向外延伸,北京学生有望到河北天津上实践课。
6.1.2 开展城乡(镇)学校“一对一”帮扶活动
对比我国现阶段城市与乡镇、农村的教育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后者的教育环境、硬件设备等都远远落后于前者,这就使得教育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在城市中小学开展教育工作尚有余力的前提下,可采用城乡(镇)学校“一对一”帮扶形式,不论硬件资源或是软件资源,例如将换下的旧电脑赠与某乡村学校,助力后者的网络教学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6.1.3 举办“温暖永相随”高校爱心捐书活动
在此次调研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当地的农村教育更是非常薄弱,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配备添置和更新图书,优秀课外读物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学校根本没有自己的图书室,师生就缺乏便利的借阅条件。因此建立图书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定期在石家庄各大高校举办爱心捐书系列活动,同样作为接受教育的在校学生,我們有责任、有义务为调研地区的孩子们做出一个大学生应尽的贡献。
6.2 软件资源
6.2.1 开展师范类高校学生对农村学校的支教活动
师范类院校在本科三年级会组织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调研地区学校可借此机会与各高校联系,既可为高校学生提供提前走上讲台的机会,又可缓解调研地区教师数量少、素质低的现状。另外,现各高校学生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校级学生组织之一,经常开展爱心支教一类的活动,各高校青协应与周边教育资源状况不佳的中小学取得联系并告知支教意向,通过此方法为调研地区中小学课堂注入活力。
6.2.2 提供社会退休人员对口志愿服务
逢年过节,各高校均会组织在校老师、学生探望退休老教师的退休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突然不再站上讲台产生了颇多不适,其中不乏职称为教授、特级教师的老师们。调研地区可采用返聘等方法,邀请居住在学校附近的退休老师重返课堂,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教师,此举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6.2.3 实行交换、培训老师的办法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课堂教学内容丰富,适合调研地区老师前来培训学习。调研地区可安排本地区教师到各高校进行培训学习,而调研地区需为各高校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此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6.2.4 提高调研地区教师的薪资水平
由于待遇偏低、成长渠道不畅,调研地区学校对青年教师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招不来,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进城,教师队伍“失血”加剧。“来的没有走的多,来的没有走的快”就是对这一现状的真实写照。教育条件总体还不理想,教师待遇总体水平不高,教师岗位的热度依然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大幅度提升教师待遇已是刻不容缓。
7 从两会观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近日,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大家一直认为,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育,形成优质资源共享,将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
7.1 天津声音:让三地科教资源成为“一盘活棋”
日前,北辰区华辰学校组织部分学生赴北京大兴区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游学访问。华辰学校学生走进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的音乐课堂、参观舞蹈表演,津京两地的学生在一起踢足球、读书、科技制作,并一同参观了中国西瓜博物馆。此次活动是天津市北辰区与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廊坊市共同签署了京(大兴)津(北辰)冀(廊坊)三区市教育联盟合作协议后举办的一次互动活动。
“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国内独一无二。可以说,三地科教资源协同创新有基础、更有空间。”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表示,要让三地科教资源成为“一盘活棋”,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重点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地科教资源协同创新,不仅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更可为打造创新型国家做出有益的探索实践。”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认为,三地科教资源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打破以往“各做各的事”的局面,真正地把科教资源动员起来、集中起来。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突破行政壁垒,让协同更通畅,让创新更有力。此外,通过科教资源的协同创新,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协同发展。
7.2 北京声音:建设京津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京津冀地区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以高等教育为例,2012年京津冀共有普通高校257所,占全国的10.52%。从整体而言,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份量远远超过了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份量。同时,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这些领域当中,京津冀也各有优势,特色鲜明:北京一直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天津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着改革排头兵先行者的角色、河北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独特的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代表建议,设立京津对口支援河北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通过优质课程资源共同开发、师资培训、名师工作站建设、高校科研机构举办附中附小等方式,提高河北基础教育水平。
“教育协同发展的统筹推进还需要相应体制机制加以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代表建议,建立由教育部牵头抓总、相关部委和京津冀省级政府共同参与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制定具有权威性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各地实施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同时,她还建议中央和京津冀合作设立教育协同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教育协同发展项目,选择部分地区建设“京津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吴正宪在谈到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时认为,三地应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实现教育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影响力。
7.3 河北声音:推进均衡化发展三地“齐步走”
对于推进京津冀三地教育协调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建议,在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6所重点骨干大学筛选水平相对较高、与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学科,实行与教育部共建,建设经费由教育部与河北省共同分担,五年一个周期,争取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这样既可以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河北高校工作,又可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本科生就读。”
对于学科平台的建设问题,王志刚代表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要把省部共建学科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由教育部具体指导,河北省政府抓落实;出台具体政策鼓励京津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到平台工作,对河北省内入选平台建设队伍的专家,其子女参加高考享受京津户口待遇;增加研究生招生計划,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国内国外联合培养等途径,为河北省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让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指导老师:李辉)
参考文献
[1]吕巍.京津冀协同发展 忽视教育合作怎能行[Z].人民政协网,2016.
[2]赵颖妍, 郑涛, 宋鹏飞, 田北北 ,张天虎 ,赵晓慧.京津冀三地整合教育资源“齐步走”促协同发展[Z].天津北方网,2016.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