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教育构建美好童年

2017-02-15耿焱紫

名师在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游戏幼儿

耿焱紫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靖海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406)

引 言

以《纲要》为指针,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将家、园、社区连为一体,在游戏中探索乡土文化特色的游戏课程对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开设是一条有效的捷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我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优势,把本土文化中幼儿易于理解、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进行挖掘、整合,纳入园本课程,意在传承本土文化、建构本土化园本课程,探索课程游戏化。

一、多渠道挖掘,体验本土文化的多彩

我园地处南黄海之滨,周边是广袤的农村,有着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美丽广阔的大海与田野、丰富神秘的农作物与昆虫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走过许多乡村田野、新村社区、海边等地,通过寻访,我们可以收集到更多更宝贵的教育资源。比如玩泥对我们这些生在农村的成年人来说,已是美好的童年回忆。

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归来,在田埂上挖洞做泥灶,捡干草,烧豆吃;在河滩上挖战壕,建城墙。男孩子用泥巴做子弹,女孩子搓汤圆……直到太阳落山,在大人们的一阵阵吆喝声中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追忆后,我决定让我们的孩子也来玩一玩泥巴。我将教室里所有的桌椅搬到外面,在地上铺好塑料纸,找来了大大小小的盆、桶、小铲。当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要玩泥巴时,他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我和孩子们一起挖战壕、砌城堡、建泥灶、做子弹、搓汤圆、捏泥人儿、挖蚂蚁洞……忙得不亦乐乎,个个脸上、手上都沾满了泥巴,开心的笑声像潮水一阵阵漫过教室,传到走廊,吸引来了其他班的许多小朋友。这来自泥巴的笑声,让我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美丽广阔的大海与田野、丰富神秘的农作物与昆虫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历史文化:抗日英雄故事、民间传说、民谣、民间游戏等;(2)景观文化:迷人的大海、建设中的洋口港、风筝节、机械化的播种收割、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等;(3)地方风俗文化:二月二烤馒头、三月三放风筝、五月端午包粽子、立夏吃鸭蛋、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元宵节拉兔灯等;(4)特色经济:古朴清新的蓝印花布、享誉中外的“天下第一鲜”、纺织加工等。这一切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二、多通道渗透,构建本土文化课程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不是简单地在现有的教育中加入新的成分,而是要以新的视角不断拓展、丰富本土文化的内涵,让其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由于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其独特的本土文化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与自然非常亲近。据此,我们应努力挖掘本土文化,构建孩子快乐的童年本味。

例如,在开设“风味小吃”的游戏课程活动中,孩子们亲自实践制作了“番茄蛋汤”“小汤圆”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辛苦劳动成果,非常自豪。开发本土资源能使教学内容中的主体部分得到更多的补充。本土资源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如:民间舞蹈“跳马夫”原是流传于如东一带的祭神舞,追思英烈,祈求神明消灾降福。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东“跳马夫“的内涵不断更新、拓展,在全国各大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已经成为如东本土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这让每个孩子都为家乡感到自豪。为让幼儿真正理解其中的寓意和内涵,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为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我们应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应,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游戏快乐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

这些传统的本土文化游戏,蕴含着纯真、朴素的韵味,让孩子们百玩不厌。开发本土资源能使教学内容中的主体部分得到更多的补充。

三、多途径实施,推进本土课程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园自开展开放式本土游戏活动以来,每过一处,都能见到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丰富而又有趣的本土玩具让他们大开眼界,逼真而又形象的情境再现让他们过足了瘾。游戏活动让他们从拘束的集体活动中走了出来,自由地言论、玩耍,使孩子们在笑中获取了知识,在玩中得到了锻炼。我们要善于利用游戏实践课程,鼓励幼儿将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游戏的内容和范围,生成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游戏。

比如:曾门庭若市的编织加工厂已经好久无人光顾,即使偶尔来几个光顾的也只是逗留几分钟,走马观花地转转,又将渔网、梭子、毛线等加工材料冷落在一边。我在编织加工厂里放起了优美的音乐,让小吃店的服务员送来了诱人的汉堡,香喷喷的鱼、虾,还暗中请来了渔民到加工厂门前叫卖渔网。丽丽小朋友看到了赶紧拉来了好朋友湘湘、梦颖,他们一边织网一边津津乐道:“这个音乐真好听!”“还有好吃的烤虾!”“我们赶快织网吧,有人要来买我们的渔网了。”不一会儿,编织加工厂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可见,如果原先的游戏主题被幼儿玩腻之后,老师不要急于更换,可在原有主题基础上进一步生成情节,创设情境,适当增添游戏趣味,使得每个孩子都乐于融入在课程中,都喜欢这样的游戏活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爱玩游戏本来就是天性,他们对游戏充满了热情,只要老师在旁边稍加指点,他们就玩得有模有样,玩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增长了不少的小知识。无形中孩子在逼真的情境设计中学会了更多交流,这些都体现了游戏中兴趣就是好老师。比如:我们创设海边人家情境,孩子们热闹地扮演着渔家人,简单却又不失温馨。似乎他们真的当了爸爸妈妈,有人在家中做饭,有人出海捕鱼,忙碌生计的生活,让他们“过”得不亦乐乎。他们真挚又略幼稚地扮演着,也在无形中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疼爱,在游戏中升华了课程的内涵。

结 语

随着幼教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学游戏化、幼教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导向。在彰显幼儿主体地位的新形势下,幼儿成为游戏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旋律。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本土化、游戏化,是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本土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的探索,建构系统的、游戏化的园本课程,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成长!

[1] 周勤伟.给幼儿构建原生态乐园的探索[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8).

[2] 王喜.谈田园理念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J].北京教育:普教,2013(11).

[3] 韩旭.做田园教育 铸雅善童年[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9).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