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化措施探讨
2017-02-15甘咏红
甘咏红
(福建省龙海市第四中学,福建龙海 363100)
引 言
关于初中生地理教学,新课标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地理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很多初中生对地理十分陌生,缺乏相关概念。在学习地理时靠死记硬背,虽然对考试有一定的帮助,但效果差,而且对培养学生新课标要求的学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益处不大。初中地理所学内容比较广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对地理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使教学更易于理解,增加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现主要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案优化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合理应用”。也就是说,初中地理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对初中地理知识的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中的一些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初中地理涉及立体认知思维、地理空间思维。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地理,缺乏立体认知思维、地理空间思维,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不仅不利于理解书本知识,而且在学习中很被动,根本谈不上运用地理知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困难。
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科学思维等,而不是单纯地灌输地理知识。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化措施
1.借助教学辅助工具增进学生的理解
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缺乏立体认知能力、读图能力等,而且缺乏空间思维和概念。因此,在学习地理时,对书中很多地理概念并不完全理解,不利于对地理知识的消化。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培养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对空间的感知等,增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在面对我国地理地图、世界地图时,通常仅有平面的概念,而且对地图如何得来也不了解。教师可以借助地球仪来讲解世界各个国家的分布,让学生对地球、地球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可以让学生学习绘制教室/学校的地图。学生在学习绘制教室/学校的地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绘图与实际之间的比例、考虑到教室/学校的坐落,分清楚教室/学校的东、西、南、北面,还要掌握各个物品/建筑物在教室/学校里面的布局等。在绘制地图后,学生能够掌握地图中比例尺、方向等概念,并提高个人科学的思维和立体认知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课本中的插图毕竟有限,而且仅有平面图形,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地理中的知识比较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各有不同,对文字叙述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通过文字叙述来学习地理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运用视频、高清晰图像等展示地理知识,传达文字无法传达的地理知识,而且视频、图像等更为直观,学生更容易记住。例如,现阶段很多网站有地图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来展示地图不同比例下的地图形态,还能够转换为卫星地图模式,观看卫星模式下的地图形态。
另外,初中地理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日食、月食、地球公转和自转等。要展示太阳系各个行星一个完整的运行情况,用语言、文字来叙述或图像来展示无法清晰地表达,而且不直观,学生不仅理解困难,而且缺乏空间的概念。在网站上有很多关于太阳系内月球、地球等行星的运行模型视频、动图等。教师下载这些视频可以直接展示地球公转、自转等,并详细讲解月食、日食的产生原因。
除此以外,初中地理涉及全世界的地图,仅仅一张世界地图难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经常课后就忘记。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建筑、人种分布等,使学生对世界地图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采用多媒体来展示地理知识,相对于单纯的书本、简单图形有更多的优势,将其用于地理课堂的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知识。
3. 生活化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将初中地理知识生活化,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地理知识,学习地理知识,也能够对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天气预报章节的知识时,组织学生学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符号等,总结天气预报中各种类型的天气,了解我国各地区温度特点等,从而可以将中国区域地理中各个行政区和天气预报结合起来,增强记忆。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天气特点,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时,可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去观察和举例自己所知道的交通运输方式。
4.以个人实践来消化地理知识
学生的个人实践实际上是一个消化地理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课外作业。学生在课后通过完成课外作业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提高其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在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时,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主性。例如在学习《西亚和北非》这一章的第1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时,设计学习任务“收集关于西亚和北非风土人情相关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解释说明,共收集5张图片”“如果你要去西亚和北非旅游,你将如何去?要去那些地方?要注意什么?要携带什么必备物品?哪个季节去最合适?”如今是全球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直接收集这些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理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算高,布置作业要容易完成、花费时间不长,而且能够达到学习目的即可。切勿布置高难度的、任务量多的作业等,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课后作业、学习任务在完成后,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 语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地球仪、地图等来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从教学的方式来优化,将地理知识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示,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总的来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案的优化可以从借助各种教学辅助以及教师课堂的设计来实现,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1] 田翠.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6(3):232-233.
[2] 郭卫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探微[J].华夏教师,2016(2):76.
[3] 光慧玲.运用电子白板教学 优化初中地理课堂[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4):45-47.
[4] 顾薇.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J].科普童话,2014(36):73.
[5] 格桑措姆.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5(1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