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2017-02-15江苏程丽娜
⦿江苏/程丽娜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江苏/程丽娜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发明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更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提问。本文就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清楚的问题或者现象,同时产生疑问、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1]所以,从长远来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期培养的学习习惯会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在国际上,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是不善于提问。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可是现在的学生却只会做“学答”。[2]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问题意识却渐渐淡化,很少有问题产生,即使有,问题的质量也不高。
究其原因,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有很大关系,我们认为教师是权威,不容置疑。这种意识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学生对老师敬畏同时也惧怕,不敢提问,怕自己问得没水平,暴露了自己的缺陷,反而引得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或者怕自己的提问挑战了老师的权威。而对老师来讲,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课堂理念使之更关注于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掌握了多少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很难让老师留出时间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所以,原本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压抑自己内心的疑问,把老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或者很“周到”地去猜测老师希望的你提什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虽然有效地灌输了知识,却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这样的观念和方法的影响下,学生不会提问,久而久之,便也失去了创新能力。
二、问题意识的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起点是疑问”。[3]这句话生动说明了问题意识的作用。只有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才能引发思考,进而发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为祖国未来培养创新者和发明家。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单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渴望感知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时机。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提问的氛围 小学数学课程是义务阶段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把眼光放远,不仅仅关注眼前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养成的问题意识。教师应确立以下观念: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取决于是否有宽松、平等的氛围。因此,教师努力与学生沟通,在平时交往中,教师不仅要多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和表扬,更要用微笑,点头等身体语言给予肯定,还可以摸摸头,拍拍肩,拉近彼此距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样学生就能更放松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心中减少了畏惧,思维也就更活跃、更开放,问题也越多。
其次,树立正确的课堂理念,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留出适当的空白给学生思考,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要让学生知道“问”不是老师的专利,人人都可以问,同时告诉学生,不怀疑不见真理,对于知识不能简单接受和信奉,即使是老师讲的内容也要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真理都是在辩论中产生的。比如,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节课中,我先引入童心园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然后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顺着他们提出的问题,依次想出解决的办法,老师适时引入分析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更有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意识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质疑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铺设桥梁,让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比如在《认识厘米》一课中,我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懒洋洋图片)这是谁大家知道吗?有一天晚上,懒洋洋躲在家里的角落里听到妈妈说,怕懒洋洋把新收的红薯都吃光了,我把家里的红薯藏在离屋前大石头东面5步远的地方,懒洋洋听到了,马上偷偷溜出去想把红薯挖出来,可是他从大石头开始往东走了5步后,却怎么也挖不到红薯。这个故事一出来,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把自己带入到了情境中去,以致于他们无意识中已经自动把帮懒洋洋解决挖不到红薯的现实问题转化为了数学问题,这种认知冲突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把探究变成了自己的需要。
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把握机会,牢牢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一步步设疑引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单纯,学习经验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让大家提问,有时会出现啼笑皆非的回答。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平衡好尊重学生想法和引导学生聚焦思维的关系,要收放有度。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有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记得有次外出听课,上课的都是名师专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提问,我深受启发,回来后也在自己的课堂上用起来,没想到那节课上起来异常艰难,先是驴头不对马嘴,明明让提问,却问题都没有,直接报个算式,或者异想天开,问题和数学完全没有关系,反而引得全班大笑。后来我发现,其实提问也是要教的,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问题的概念都不知道,更别说数学问题了。后来的几节课,我耐心花时间示范,引导,一方面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表现,另一方面引导他们把思维聚焦在数学问题上。没过多久,基本不会出现因为思维的发散而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同时学生提问也积极多了,因为他们知道提的问题不好,老师不会批评,但是提得好,会带来巨大的满足感,也更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头脑中对知识进行思考,质疑,提炼总结的过程。但是,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难以持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学生回家后,家长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提问状况,鼓励孩子在学校积极提问,主动思考。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从多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我会在平时收集一些有关提问的名人名言或故事,利用晨会,或者上课的时间讲给学生听。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即兴发挥,比如:有一次其他老师来我班进行试上,在对情境的提问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回答不积极,思维不够活跃,于是,在本来准备处理作业的下节课中,我临时决定搁置作业,花了大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随着思维的开启,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脸上闪着兴奋的笑容。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自身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在课堂中,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在问题中探索创新,发展自我。
[1]朱长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先从教师做起[J].吉林教育,2012(3):42.
[2]钱朝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吴惠.浅谈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5.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