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运用
2017-02-15江苏邓小暖
⦿江苏/邓小暖
浅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及运用
⦿江苏/邓小暖
同以前的通用教材相比,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具有诸多特点。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遵循认知规律,促进认知发展
苏教版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编写的,它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例如,教材第一册安排了以“1”为基础标准,借此作为教材的主线。这样可以使学生以“1”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以“10”做“1”,以“100”做“1”,以多做“1”,为认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做符合小学生以数指物、以物数数,按群数数的认知特点。同时,教材把同性质的单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而把它们看作“1”。于是教材出现了一盘桃子、一篮苹果、一个班等系列组合图。这样一开始就把“l”的相对性、可分性、包含性和概括性孕伏、回环出现,给儿童以深刻的印象。0-9认识的一次出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又以1为单位,来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样概念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
二、巧妙衔接,分散学习的难点
在苏教版教材中,初步渗透融合了初等代数、几何知识,以算术为主体,提高了起点。而且教材的结构不是单线独进,而是多头有机融合,前后呼应,自如地导入衔接,既自然又巧妙。这使学生在新知识面前有主动性、趣味性,不知不觉、不怎么费劲地就进入了新课题,学生兴致勃勃,满堂活跃生动。例1,以等式导入不等式,当学生在学习了
25+30=30+( )时(交换律),
/
相同数
引导学生观察后,掌握了为使等号两边相等,只要把25调换一下位置即可。随后出现25+30>30+( ),学生能够推导出若干个答案。最后,教师予以引导,使学生概括出0-24中的所有数都可以作为答案,并得出结论说,必须小于24。以后又列出同型的算式:
16+21=21+( )
改为 16+21<16+( )
学生更加活跃,最后一个学生概括出只要填出22以上的所有数都可以,并说明答案有很多。
例2,从数的分解、组合导入形的分解、组合。
当教材出现 32 32
/ /
17( ) 12( )
时,在此基础上接着出现图(图略),把正方形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又分成8个三角形,通过引导观察、分析推论出:一个小正方形,有8个三角形,共有4个这样的正方形就可以分成8+8+8+8=32个小三角形……而这正好是大正方形的一半。因此,就可以知道那一半也是16个小三角形;还有的学生用横向的方法来分,分成上面的一半和下面的一半(8+8)+(8+8)=32个小三角形,教师并利用教具摆出各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让同学用学具摆弄。学生不但学会了数、形结合,以形列出算式,还可以摆出小屋、工厂、机器人、坦克车、火箭等图形,表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3,从加法导入乘法口诀。如5+5+5+5→20(四五二十),6+6+6+6+6→30(五六三十),7+7+7+7→28(四七二十八)4+4+4→12(三四一十二)。(图略)
如此训练加法,却得到了乘法口诀。而我们都知道,在学习乘法运算时,口诀是一个难点,但苏教版教材这种处理方法既分散了难点,又把在通用教材中需要重复地机械背诵的口诀,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归纳、发现,新课题在预设孕伏地、滚雪球中活泼地前进。
例4,从列出乘法与加法的算式导入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解题步骤。(图略)
运算顺序是教学的难点,而苏教版教材,通过图例,教师容易讲、学生容易懂,而学生在解题中也较少出现差错。这证明用这种教法学得的知识不易混淆,而且很好巩固,既便于教,更利于学。
苏教版教材的内容,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新旧结合,纵横联系,使学生易于迁移。我们在一个班级搞了实验,我们在实验班惊奇地发现怎么学生能这样容易而又牢固地掌握在过去被认为是难度很大的习题,从这里认识到苏教版教材能很好地发挥学习的智力潜能。
三、教材中的编排技巧
苏教版教材和通用教材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往往在编排技巧上表现出简洁、紧凑的特点。如通用教材乘法一单元要学完2,3,4,5的乘法口诀后才安排除法,在苏教版教材却是先学2与6的口诀。这样既好学,又好记、好用。根据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特点,在他们还没有“1”的概念时,就往往先建立了2的数概念,而认识5也是较早、较为容易的,因为他的一只手就是5个“好朋友”(手指头);所以,苏教版教材学会2与5的两个口诀后,就紧跟着学习有关的除法。在苏教版教材中,概念、计算和应用题是紧密结合、同时起步、互相促进的。而对于那些易于混淆的、可逆性的内容,就一组一组地对照编排,这可以起到比较、鉴别、促进和分化的作用。这也是苏教版教材不同于以前通用教材的地方。
苏教版教材还有很多特点,远不止以上笔者概括的这三点。苏教版教材非常适合当今小学生的学习。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苏教版教材的优势,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江苏省新沂市春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