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细节,在传承中创新

2017-02-15◇赵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牙签烟花硬币

◇赵 杰

最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圆柱的认识”一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教学设计新颖严谨,教学主线清晰,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教学片段如下:

师:(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图略)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高,一个低。

生:一个粗,一个细。

师:圆柱的粗细与什么有关呢?

生:底面积。

(也有学生回答:底面周长、底面半径或直径)

师:你认为哪是圆柱的高?

(教师让学生指出圆柱的高在哪里,学生有的在圆柱侧面画垂线表示高)

师揭示:圆柱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

师:那么,怎样画出圆柱的高呢?

(把圆柱放在平桌面上,用直尺垂直于底面画出一条高)

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这个牙签盒的高在哪里?谁来指一指?哪些还是牙签盒的高呢?

生:牙签的长度。

师:对,牙签的长度和牙签盒高度一样。猜一猜,这个牙签盒里有多少根牙签?

生:100根、200根……

师: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生:无数根。

师:想一想,圆柱有多少条高?

生:无数条高。

(教师板书:无数条高)

师:(出示硬币)谁来指出硬币的高在哪里?生活中我们习惯叫什么?

生:叫厚度。

师:(出示烟花筒)谁能指出烟花筒的高在哪里?把它横过来放时,它的高我们习惯叫什么?

生:长。

师:大家见过圆柱形的水井吗?它的高我们习惯叫什么?

生:深。

对圆柱高的认识是学生认知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突破了以往只教学圆柱侧面高(母线长)的思维定式,从内、外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高。通过牙签盒内所装牙签的密度,让学生想象圆柱高的数量,渗透了极限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圆柱高的不同称谓,起到了很好的拓展作用。

猜你喜欢

牙签烟花硬币
国庆烟花秀
爱“吃”糖的牙签
放烟花
烟花
硬币巧入盘
不翼而飞的硬币
硬币
牙签城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