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武生涯
2017-02-15韩松落
★文/韩松落
我的习武生涯
★文/韩松落
下午五点,太阳已经不那么炽热了,前院里的蔬菜和野草,开始散发出好闻的味道,这味道和太阳的余热,还有地上蒸发的水汽混在一起,蓬勃又深沉。我悄悄绕开家人和邻居,到了后院,在一把破木椅子上,摊开《武林》杂志,开始我的“习武生涯”。
那是1986年,正是功夫片和武侠小说最热的时候,而我11岁,也正是最容易被这一切打动的年纪。在那之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在新疆,我在电影院里看过电影《白发魔女传》《少林寺》《报仇》《少林小子》《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渐渐熟悉了狄龙、姜大卫、施思、苗可秀的脸庞,也生出一点仗剑走天涯的心。
妈妈的同事多半是年轻小伙子,都是武侠小说读者,其中有一个最为狂热,我们喊他“小张叔叔”。小张叔叔当时不过20岁出头,瘦瘦小小,他喜欢功夫片,也读武侠小说,还订了《武林》杂志,那本杂志,负责刊登与武术有关的一切,有武术家特写、武术大赛的报道,还有武侠小说连载,更有兵器图谱和武术套路图解,拳法、剑法都有。拳法里,有南拳,也有螳螂拳、猴拳等。我觉得螳螂拳和猴拳在视觉上不够好看,决定练南拳,悄悄选了几本刊有南拳图谱的杂志带回了家,准备练会了再还给他。
我在后院选了一块地,那块地是造房子的时候平整过的,非常平坦,长满了青草和蒿草,还开着野菊花。我找了把铁锨,用了几天工夫,把青草和蒿草连根刨掉,再把土里的碎砖头和石块细细地拣出来,又用脚把地面踩实,平出十米见方的一块地来,于是,我的练武场就开张了。练了一次之后,我发现还需要一个地方来放衣服和我的图谱,就去仓库里拖了把木头椅子来,放在“练武场”的边上,把拳法图谱摊在椅子上,衣服搭在椅子背上,就像电影里练武的人那样。一切都准备好了,我拍拍手上的土,环顾四周,觉得挺像那么回事的。
我在青草地上来回跑上几圈,算做热身,活动一下身体,就按照杂志上的拳法套路开始了,一个小时下来,居然也能学会一两个动作,第二天先温习昨天学的动作,再学新的动作。
同学里也有悄悄练武的,我同桌就是其中之一,他不知从哪里听说,腿上绑沙袋走路可以练成轻功,就确定把轻功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他用面粉袋子制作了几个沙袋,从修配厂弄了铁砂装在里面,绑在两腿上,从早到晚戴着,一旦适应了一个重量,就加铁砂进去,向着更高的重量进发。据说,一旦适应了某个重量,再取掉沙袋,跃上墙头屋顶,都不在话下。
沙袋绑在腿上,肯定是很显眼的,好在我们那时流行穿军绿色的大裆裤,裤腿非常肥,完全可以藏住沙袋,穿着这样的裤子走路,只要挺直腰杆,还有一种别样的飘飘洒洒的味道。我们都挺羡慕他,但听说从小负重会影响长个子,我们都打消了绑沙袋练轻功的念头。对那时的我来说,长得矮,是比不会轻功更难堪的事,多年以后,我在街上遇到了练轻功的同桌,发现他果然没有长成大高个,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练武是为了什么呢?从近处看,是为了保护自己,能在弱肉强食的学校里生存下去;从远处看,是为了一个朦胧的目标:独身上路,去很远的地方。这也是受到80年代文艺的感染,那时候不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广告、小说,甚至全国美展上的作品,都在渲染一种落日苍苍,天涯茫茫的情境。我记得有部电影叫《孤独的谋杀者》,杀手站在地平线上,远处有埙(一种乐器)的声音传来,还记得《红高粱》,整部片子都在落日的笼罩下。那个年代,似乎总在倡导那么一种苍凉美学,在歌唱远方、出走和情谊。而一身技艺,应该能帮我尽快走到那种苍凉中去。
我的习武生涯,最终因为搬家结束了,新家在楼房里,没有后院让我练武,我于是仓促地结束了我的“习武生涯”。不过,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怕,拿着图谱练习武术,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在没有人指点和保护的情况下,如果造成运动伤害,也许就是一生的阴影。幸运的是,我只是照猫画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让动作尽可能好看上,没有用太多的气力,也就没有伤害。
后来,和朋友们谈起当年的事,发现大家都曾做过武侠梦,有个朋友准备逃到少林寺去学武术,结果被爹妈从火车站抓回来了,一顿暴打是免不了的,武侠梦也就此落幕。读绿妖的小说集《少女哪吒》,发现她也曾在小树林里练过轻功,还因此交到“同道中人”,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秘密的同伙,于是打电话向她坦白了我的练武史。原来,年少时,我们都曾做过同样的梦,都以为可以凭借一腔热血和自认的聪颖,摆脱重力影响,练成绝世武功,走上行侠仗义之路。
其实,武侠梦、轻功梦从来不会消失,只是变成了别的模样。北京的创业咖啡街上,年轻人们讨论着各种足以让天地为之变色的创业计划和动辄几十上百亿的生意,那何尝不是另一种轻功梦?各种餐馆里,人们讨论着足以说服黄晓明、范冰冰出演,能够打破《捉妖记》的票房纪录的电影计划,那也何尝不是一种轻功梦?
每逢此时,我都会想起多年前那个下午,落日金黄,万物蓬勃生长,一个少年在绿草和野花间,慎重地锤炼着自己的武侠天涯梦,似乎技艺一旦修成,整个世界都会任我游走,再无烦恼,也再无忧伤,落日苍苍,任由我把影子留在身后。
(摘自《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