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水电建设中水电和谐开发策略探究

2017-02-14蔡宗根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农村

蔡宗根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小水电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然而,部分地区因认识、管理不到位,导致运行和开发无序,甚至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主要分析了农村小水电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和谐开发和发展提出了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电网;管理机制;线路改造

中图分类号:TV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1.087

小水电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在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小水电发电量在全国农村用电总量中大约占15.2%,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便利。

1 农村小水电建设和开发问题分析

1.1 市场格局相对比较单一

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未设独立的小水电电网,且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经营现象。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因监督乏力而出现小水电电网不平等现象影响了小水电的开发和建设,比如企业上网电价差别较大、电费难以按时结算,加之存在转接电站上网现象,导致重复纳税情况多次出现。

1.2 手续繁杂

按照正常的程序,在小水电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由开发到多个职能部门办理手续。然而,职能部门对农村小水电开发投资协调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难以开展跟踪服务,手续办理非常困难。如果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报告编制,则项目开发投资成本就会增大。

1.3 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从实践情况看,目前国内农村小水电的建设和开发多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特点。所谓“盲目性”,是指农村小水电建设和开发高潮期多个开发商争先恐后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手续、网络输送能力和上网问题等。对于滞后性问题而言,主要表现为管理相对滞后,未能形成严格的市场平台。

1.4 机制管理权匮乏

农村现有水资源利用和开发效率普遍较低,小水电开发投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鼓励性政策,但是其中多数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虽然小水电站的建设和利用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小水电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已经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县级政府将农村小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以及上网和营销的控制权下放,对小水电运行管理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供电部门建设“无电工程”,在改造电力线路的过程中,只对照明电进行改动,动力电保持不变,如果要对动力电进行改动,每名农户至少要交1 000元的费用,且线路改造以后由电力部门收费,产生的债务由农村自己负责。

2 农村小水电和谐开发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农村小水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小水电的和谐开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 密切结合电能工程建设

2.1.1 水电结合工程建设的措施

应优选小水电运行和管理方案。在农村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当摈弃传统的单一工程指标思想,并根据农村具体的河段条件,充分考虑经济、生态以及社会三方面效益的协调。基于长远发展的视角考虑,现有的径流式电站因水资源应用效率相对较低而应被淘汰,而跨流域引水电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建议选用堤坝式电站。从应用实践的角度看,该水电站蓄水调节功能较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水电站开发方案。

对于水资源增效应用而言,在现有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径流式和无调节电站的所占的比例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改造。通过修坝可提高小水电站的调解能力,进而提高小水电站的效益。比如,橡胶坝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且可移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在现代农村小水电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可以应用和推广。

2.1.2 水电结合管理措施

应对行业用水及其规划设计进行协调。在当前国内水资源项目开发、规划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水利水电、国土资源、农业发展、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以及森林资源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行业和领域不同,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益诉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水资源开发、应用目标、方式和程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践中需对其进行协调控制。此外,还应加强环评及监测。在农村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保护优先,坚持“开发有序”的基本原则。农村小水电工程项目立项之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勘测和可行性论证,做好环评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工程项目优化设计,并以此为基础,有效减小农村小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制订对应的保护以及事后补救措施。

2.2 农村小水电开发与旅游项目的结合

2.2.1 与农村旅游项目之间的互动

为了能有效解决农村小水电建设与农村旅游项目开发之间的矛盾,应当确保两个行业的互动。建议水利部门主动向本地水利旅游项目开发领域渗透,成立一些水利风景区,通过开发水利旅游项目获得经济收益。比如,在漂流河道的上游位置建设水电站,可通过调节水资源量来消除枯水、洪水对漂流的影响,这样不仅可提高漂流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延长旅游漂流的时间。以湖南东江和张家界茅岩河等地区的漂流旅游为例,都是通过调控上游的电站水量为旅游和漂流提供服务的。通过该种土建,既可以提高旅游收入,又可以实现农村小水电的开发建设,可谓双赢发展。

2.2.2 促进水利旅游行业的发展

农村小水电项目一般地处山清水秀之地,以林区居多,具有先天的生态旅游开发基础。对于尚未进行开发的地区, 建议封山育林,保护好本地的天然水资源环境。通过对小水电项目以及旅游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制订科学的水资开发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型风景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具有特殊生态价值、水源涵养保护区,在开发水电项目时应当谨慎,保护河段、流域内禁止开发水电工程项目。

3 结束语

在有限的水资源背景下,应结合农村实际,优化配置现有的水资源,尽可能实现农、电、林、渔以及旅等行业、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必胜.浅析农村小水电的开发与制约因素[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02).

[2]徐晓明,王东升.发挥农村小水电开发优势,努力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服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

[3]涂铮.农村小水电开发与建设管理探研[J].河南科技,2013(03).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农村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