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忘记当年重庆江面的列强军舰

2017-02-14

红岩春秋 2017年1期
关键词:川江领事领事馆

19世纪下半叶,由于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接连失利,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于列强压力,清政府规定今后将“夷人”改称“洋人”,“夷务”改叫“洋务”。设立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其对外政策,已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局部开放口岸,由奋起还击到避免开战,由伸张主权到割地赔款,由蔑视外国到学办洋务。

得寸进尺寻借口

列强取得了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内河航行、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益,却并不满足。他们垂涎中国内地市场。如果能让长江上游的重庆开埠,便可以其为跳板,向西南各地辐射,为其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扩大范围。

但清政府并不希望洋人进一步蚕食腹地。1876年,英国公使威妥玛向清政府提出向重庆派驻领事,清政府以重庆非中外通商口岸为由加以拒绝。英国并不死心,在该年8月的中英烟台谈判中,威妥玛再次要求将重庆列为通商口岸,同时派驻领事。清政府谈判代表李鸿章,以6月谈判中双方已商定重庆暂不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为由加以拒绝。可是在9月清政府被迫签署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却添加了“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的条款。由于“派员”的身份并未明确,于是为英国在重庆开埠前就派驻领事找到了借口。

《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威妥玛立即派倍伯尔作为英商代理人常驻重庆,任期4年。所谓的“驻寓官”借此机会遍访四川,调查土产,考察民情风俗,积极为重庆开埠和设立领事馆作准备。当时的《渝报》事后追记道:“英国驻劄重庆委员数人,复于川滇黔三省打探富源及交通情形,与重庆之商务,曾屡作考查报告于世。开埠之议,遂甚嚣尘上。”

1890年中英《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签订,使英国取得了在重庆开埠的特权,也取得了在重庆正式建立领事馆的法律依据。签约不久,英国就迫不及待地在方家什字麦家院(今重庆宾馆附近)正式建立领事馆,任命禄福礼为英国首任驻重庆领事。1900年后英领馆迁到领事巷。为保护既得利益,英国军舰随即开往重庆。

英舰闯入川江

内河航运,是主权国家在本国江、河、湖水道上从事航行、不容任何外国侵犯的主权。宜昌至宜宾间的长江上游河段,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盆地境内,故名“川江”。列强的军舰此前已经侵入长江中下游,却从未涉足川江。但自1898年英商立德乐“利川”号商船驶入后,川江的内河航行权受到严重侵犯。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第52款涉及英国军舰的条文中写道:“英国师船别无他意,或因捕盗驶入中国无论何口,一切买取食物甜水,修理船只,地方官妥为照料,船上水师各官与中国官员平行相待。”

依据这项条文,英国借口保护侨商,派出军舰前往重庆。1900年4月5日,英国军舰“丘鹬”(Woodcock)号、“云雀”(Woodlark)号,从长江中游宜昌启航,驶入川江上行。由于滩多浪急,又没有现成的航道图,险象环生,船行缓慢,一个多月后的5月7日,两舰方驶抵重庆朝天门,停泊嘉陵江一侧。

英国军舰是继英商立德乐“利川”号商船之后开到重庆的机动船,且全副武装,引起川东道、重庆府、巴县三级衙门惊恐,上报清廷。得到的答复是:“若无开衅情节,姑且容之。”

但英国军舰并不止步于此,“丘鹬”号继续上行泸州,“云雀”号直驶乐山,考察测量长江上游水道,如入无人之境。清廷当局又恨又怕,却莫可奈何。

此后,又有英国在华内河舰队旗舰“金沙”(Kinsha)号,以及“水鸭”(Teal)号、“猎鹰”(Falcon)号、“黑腹燕鸥”(Tern)号、“海燕”(Peterel)号等多艘军舰到过重庆。

有炮舰撑腰,英国驻重庆领事趾高气扬,出行乘坐8人抬绿呢大轿,由中国官兵护卫,前面还有人鸣锣开道,市民必须回避。后勤供应,由北京大使馆按月划拨,经武汉溯江送达,物资包括面粉、砂糖、葡萄酒、香烟,还有《泰晤士报》。此时,英国的毛呢、香烟、煤油灯、药品,占据了本埠市场半边天。

1904年,重庆海关英籍岁税务司花荪,与川东道贺元彬签订《永租打枪坝约》,抢占城内打枪坝。当时其他租约都有期限,如《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00多个小岛屿(离岛),租期99年。葡萄牙租借澳门,租期也是99年。而对于打枪坝,规定的是永远租借,足见其霸道。

四川总督赵尔巽,曾因英国军舰停泊乐山数日不走,提出抗议。英国领事馆竟然答复说:“大英帝国每年兵舰皆来嘉定等处游弋,赵总督无权干涉。”

法舰接踵而至

1896年3月,法国在重庆城内二仙庵设立领事馆,任命原驻汉口副领事哈士为其驻重庆首任领事。其管辖范围极广,包括四川、贵州、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法国还在南岸建立水师兵营,公然测量川江航道,绘制地图。

法国军舰进入重庆,依据的也是《天津条约》,引用其中第29款:“大法国皇上任凭派拨兵船在通商各口停泊,弹压商民、水手,俾领事得有权威,将来兵船人等,皆有约束,不许滋事生端,即责成该兵船主饬令遵守。”又引用其中第30款:“凡大法国兵船往来游弋保护商船,所过中国通商各口,均以友谊接待。其兵船听凭采买日用各物,若有坏烂,亦可购料修补,俱无障碍。”

1901年12月,法国军舰法“阿纳利”(Olry)号、“大江”(Tahitian)号开到重庆,停泊南岸王家沱。1909年,“都大”(Dartmouth de Agree)号抵渝,该舰停泊重庆法国水师兵营前的身影还被制作成明信片。1922年,“柏年”(Balny)号、“刚健”(La Grandiere)号也先后在重庆露面。

法国海军少校虎尔斯特,1902年第一次用仪器测量川江航道,民国时期的川江航道图,都是参照他的原图绘制的。法国海军军官迪皮伊等人还陆续测量和绘制了重庆至宜宾、宜宾至乐山、重庆至合川航线及航道图。

德舰炫耀武力

20世纪初,德国也将其势力伸入重庆。l904年,德国正式在重庆设立领事馆,办理川省一切交涉事宜。德国领事馆先设在蜈蚣岭,后迁通远门领事巷。该领馆成立之初无领事,只有2名副领事,其中米雷尔常驻重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一副领事卜思驻成都。

1906年,德国军舰“祖国”(Vaterland)号驶入重庆,停泊南岸龙门浩。1909年,又来了“水獭”(Otter)号。水兵们在舰上合影,然后寄给德国的报刊和家属。水兵钱德勒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亲爱的,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航程,我们通过了以激流险滩最多而闻名的扬子江险段,到达了重庆。它可能是扬子江的最上游,德意志帝国的旗帜在这里飘扬。”

19世纪后期,中外贸易一直受控于英国。而德国首相俾斯麦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国的影响。俾斯麦力排众议,为德中航线设置了奖金。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年通过。同年,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国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评估投资机会,最终促成了1890年德华银行的建立。通过这些努力,德国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在华贸易国。

在此期间,与英法不同,德国并没有表现出其对中国的野心,而清政府也将德国视作来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伙伴。甲午战争失败后,袁世凯还请求德国帮助他建立“自强军”和“新式陆军”。德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如19世纪80年代,克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威海卫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

俾斯麦苦心经营的德中良好关系,被威廉二世彻底改变。在甲午战争后的俄法德三国联合干涉中,德国强迫日本让出汉口和天津租界。1897年,德国通过“巨野教案”获得了对胶州湾99年的租约。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军队野蛮镇压义和团的行径使中德关系落入谷底。

德国军舰“祖国”号到重庆,实际上也是炫耀其武力。

日舰为非作歹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其第6款规定,新增湖北沙市、四川重庆、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可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日本轮船可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按此条约,日本首任驻重庆领事加藤义三于l896年5月抵达重庆,同月即在小梁子五公馆设立了日本领事馆,后迁临江门大井巷。1901年,日本驻渝领事官山畸桂与川东兵备道宝棻订立《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在南岸王家沱建立租界。

眼见其他列强军舰闯入重庆,日本不甘落后,为壮大声威,与他国不同,决定派出一支分舰队。1910年,这支由旗舰“伏见”号为首,辅以“势多”号、“坚田”号2艘军舰,外加辅助邮轮“N.Y.K”号,溯川江驶入重庆,停靠朝天门嘉陵江一侧。旗舰“伏见”号与邮轮“N.Y.K”号并排下锚,以后者为趸船。

1924年后,日舰“比良”号、“二见”号、“热河”号在重庆驻守过。“二见”号途中在三峡搁浅,洪水期到来时才得以解救。

日本军舰驻守重庆,使日本商人有恃无恐,争先恐后到王家沱租界设厂经商。大阪轮船公司、日清汽船会社、太和洋行、友邻火柴公司、大利洋行、新利洋行、福记洋行、武林洋行、海军集会所、蜀清公司、又新丝厂等洋行、公司、集会所纷纷建立。它们有的设在租界内,有的设在重庆城内,转眼间,日本以重庆为跳板,将经济侵略的魔掌伸向全川及西南。

随着日本军舰的到来,大量的日本商船、挂旗船(中国木船挂日本旗)蝗虫般从长江中下游拥来,满载日本商品,致使日货充斥本埠市面。花布、闹钟、洋伞、香烟、肥皂、颜料铺天盖地,白花花的银子不停外流,民族手工业一蹶不振。同时,日本商人采用限价、杀价等手段,垄断重庆山货市场,牟取暴利。

日本水兵更是横行霸道,胡作非为。1928年12月,民工杨顺发被“坚田”号水兵纵马踏伤,倒地不省人事,日本水兵竟佯装不知,避往租界警署。杨顺发之妻到警署评理,反遭日警毒打。l929年4月,日本水兵玩弄妇女,酗酒争风,杀死下级军官片冈。日本舰长担心因治军不严而受处分,竟诬陷华人是凶手,擅自逮捕无辜木工谌海波等人作为替罪羊。后因民众愤激抗争,才被迫释放。

美舰“利益均沾”

1895年7月,美国传教士赫斐秋等向清政府提出在成都设立代理领事的要求,未获批准。后经交涉,l896年12月,美国在重庆城内的五福宫设立领事馆,以斯密特为首任驻渝领事。但因为他不常驻重庆,故其领事职责,或交汉口总领事署代理,或托英国领事馆代办。

1905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排华提案,引起中国民众抵制美货运动。为改善中美关系,美国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就是宣布从1909年起,退还庚子赔款。退款用于兴办清华大学和资助中国学生留美,不得挪作他用。当时中国铁路干线收归官办,张之洞接办粤汉铁路事宜,向英国、法国、德国借款。美国对此不满,在美国总统塔夫特威胁下,清政府不得不将美国也列入借款国,使之“利益均沾”。

美国军舰晚于其他列强到重庆。直到1914年8月,美国军舰“派乐斯”(Palos)号方才在渝露面。10月,“莫诺卡西”(Monocacy)号抵达。20世纪20年代北伐军挺进长江流域,宣称“打倒列强除军阀”,美国担心发生排外事件,又于1928年一次派出4艘军舰到重庆,紧急撤运侨民。这4艘军舰是扬子江警备队旗舰“吕宋岛”(Luzon)号、“帕奈”(Panay)号、“瓦胡岛”(Oahu)号、“图图拉”(Tutula)号。其中“图图拉”号抗战期间又撤退到重庆。

美国军舰闯入重庆,依据的是1844年与清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其第32款规定:“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者,其兵舰之水师提督与中国该处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买食物及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民族耻辱不可忘记

帝国主义列强军舰深入川江,是其炮舰外交政策的继续,核心是推行殖民主义。他们争相通过三峡上驶重庆,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到达中国内陆核心之地,也标志着列强势力从中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到了长江上游的腹心地带。

弱国无外交。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在近代却有海无防,听凭强盗舰宰炮刈,屡被侵入、被奴役。曾几何时,重庆美丽的两江江面,竟然停满外国的军舰,西洋的商品,东洋的铁蹄,在这片土地上横行无忌。

这是民族耻辱,是我们不可以忘记的痛史。

(作者系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川江领事领事馆
领事探视“征求意见稿”之我见
《川江往事》
林则徐以烫回洋人凉
领略中国外交为民的务实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