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危机事件的“小大之辩”
2017-02-14张以瑾编辑张小彩
文 | 张以瑾 编辑 | 张小彩
舆情危机事件的“小大之辩”
文 | 张以瑾 编辑 | 张小彩
张以瑾,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舆情评论总监,《教育决策参考》主编,主要从事教育舆情和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工作
截至2016年12月23日,网络上“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相关文章总量为76080篇(包括媒体报道和网络转载),舆情热度持续了半个月。与绝大多数舆情事件几千或上万的文章总量、一周左右的热度相比,此次事件堪称2016年教育舆情的年度最热了。
当舆论声势渐渐消散后,很多人依然不理解,本来很小的一件事为何闹这么大?确实,孩子们在学校闹出矛盾,弱小一点的被欺负,以至家长和老师介入,都是寻常可见之事。为何这一次不断升级,把家长、学校、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都卷了进去,酿成一场举国关注的舆情危机?
从舆情分析的角度看,什么样的事情算“大”,什么样的事情算“小”,还真不好说。小事闹大的情况经常有,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坚持认为那只是小事,实在有点自欺欺人。这让人想起庄子在《逍遥游》里说的“小大之辩”。这里的“小”与“大”,当然不是事物外形的大小,而是指人的眼界、见识和格局的大小。庄子痛感于人们由于认知局限,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却又安之若素,因而感叹“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他老人家其实是在宣扬一种辩证的认知观,提醒我们恰切地看待事物,而不要荒唐地视“大”为“小”,更不要盲目自大。
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事情,本就不应该被视为“小事”。当然,这取决于我们怎么看问题,还有庄子关心的——我们的眼界和见识是否上档次。审时度势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在处置和评判此次事件时,很多人似乎看不到“时”,也没有把握到“势”,这可能是“小事闹大”的关键原因。
那些喜欢拿“我们小时候”来佐证的人,显然没有与“时”俱进。我们小时候,还没有“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校园霸凌”这些概念,但同学之间欺负人的现象也挺多。为什么没有搞出大新闻呢,一是观念跟不上,二是没有高科技支撑。如今是什么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让人人掌握着“自媒体”,“反校园欺凌”成了流行的社会共识,还有高学历武装起来的大批家长和网友。当家长对学校感到不满,写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样声情并茂的“檄文”,并发布到网上的时候,事情就非同小可了。
还有“势”,不把握这个,就没有方向感。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轮专项治理还没结束,2016年11月初,教育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国家层面的意见,是对社会呼声的回应,而各地各校都是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的责任主体,理应有所作为。
从事件本身看,从2016年11月24日事发到12月8日家长发帖引爆舆论,有两周之久。这里我们不去评判家校之间的沟通细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学校错失了危机处置的最佳时段。至少有两次扭转事态的机会:
1.事发后
老师没能在学生之间解决问题,导致家长强势介入。据受欺学生家长陈述,此前孩子就不断受到同班同学欺凌,这一次特别严重,而且造成了可鉴定的伤害。正是这一细节,让舆论倾向于认定此次事件具备校园欺凌的“长期性”“反复性”特点,由此也对事发学校的日常管理存有疑虑。
2.家长介入后
校方没能在家长之间解决问题,导致矛盾激化,最终越出学校可控范围。因为媒体和相当数量的公众对前面所说的“时”和“势”都很有认知,何况又是京城名校发生的事,在他们眼里,这显然是值得关注的大事了。
在这种情形下,学校选择发布声明当然没有错,但发布什么、怎么发布必须把握到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从舆论反应看,2016年12月10日的那份简短声明,非但没有回应质疑、缓解危机,反倒让大多数读者感受到了“傲慢”“僵化”,甚至“挑衅意味十足”。这样的声明发出来,学校注定愈加被动,两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先后表态。
2016年12月13日,中关村二小发出第二份声明,通报“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处理进展情况,首先“深深自责”“深表歉意”,然后详细说明事情的基本经过、事发后学校所做的工作。从危机应对的角度看,这样的姿态、内容和语气自然有助于缓解质疑的声音,也让人看到了学校在立场和应对策略上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声明以及学校负责人同一天对媒体的表态,都强调根据学校的调查,此为“偶发事件”,不同意将其定性为校园“欺凌”或“暴力”。学校在这一点上如此“坚定”,可能因为是对“校园欺凌”很敏感、很在乎,不愿被贴上了这个标签。但这种坚定并不具备自洽性。其一,所谓的“调查”是学校单方面做的,程序上不能服众;其二,是不是校园“欺凌”或“暴力”,并不能由学校自身来认定。在这两点不周全的情况下,学校的“坚定”只会激起舆论的反弹,事实也如此。
在公众视线已经远离中关村二小的时候,再来梳理和分析此次事件,并非要评判或声讨什么,更不是要制造“二次伤害”,而是要借此反思一个问题: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涨的权利诉求、便捷的传播渠道和复杂的舆论环境,学校组织应该如何审时度势,不断审视和调适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行为,灵活变通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无论大小,都尽收眼底,应对自如?这也正是教育治理的题中之义吧。
过去的一个月,要说教育领域什么事情最热,很多人会凭感觉说——“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没错,就这个事,大数据也是这么认为的。看一下此次事件的舆情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