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

2017-02-14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导师高中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根据《纲要》的精神,高中学校开始探索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特别是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高考科目彻底打破了大文大理的旧模式,给了学生充分选择高考科目的空间。2017年开始的高中新课程即将实行选课走班制,这使得“生涯规划”教育成为高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必然由过去的务虚走向务实。

一、生涯规划的定义、必要性、意义

1.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必要性

21世纪是快速变迁与革新进步的信息时代,也是个体职业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涯发展和规划开始在个体一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和初步定向阶段,是个体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能否为他们提供适当而有效的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的机会,不仅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我国目前大学生教育和就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3.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二是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现阶段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

2014年秋季开始,浙江省、上海市率先进行新高考试点,也开始大规模地对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探索。生涯规划课程属于校本课程,浙江、上海各高中学校针对校情,开设了富有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也形成了不同的模式。但从形式和内容看,又基本具有以下六方面的特点:

1.学校设立专门的生涯规划机构,配备专职的生涯规划教师。

如“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负责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指导与实施。这是“生涯规划”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

2.制定生涯规划制度,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生涯规划没有国家课程标准,完全是校本课程,目前各学校基本都是根据各自的校情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总体是围绕学业、职业、人生三个维度展开,各有特色。如:杭师大附中的“生涯规划12334体系”模式;杭州高级中学的“学业规划、专业规划、生涯规划”三位一体模式;上海奉贤中学的“八个一”模式等。

3.开设生涯规划课程。

生涯规划课程一般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组成。必修课程一般由专职教师上课,有具体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选修课程多元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课程,没有具体的课程目标,主要表现为体验性和活动性课程。

4.建立成长导师制。

(1)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即“一生一导”。学校都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和传统的班主任相比,成长导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充分,学生对导师的信任度也更高。这样一来,针对学生的思政工作会更有成效。建立成长导师制,让所有学科教师都参与到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成为传统班主任的辅助和帮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发展的“跑道”。

(2)提升成长导师的水平。通过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让学校专职的生涯规划教师进行系列讲座以及开展“成长导师”沙龙活动等方式,给成长导师充电、加油,拓宽他们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

5.跳出学科,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

在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注重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跳出学科,走出课堂,去参加各种职业实践活动,了解职业和社会需求。如“大学专业访谈”“企事业单位参访”“跟随父母工作一天”“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

6.家校合作,增强家长对生涯规划支持的有效性。

家长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必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其与学校合作,直接参与。同时还要增强家长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家长自身首先要能够接受新观念,转变思想,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要不断去学习。

三、对我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1.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生涯规划教育,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支持。

2.认真研究符合本校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3.必须开发有效的生涯规划课程,包括常规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选修课程。

4.必须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参与,包括所有学科的教师、家长、学者、学长等。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导师高中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V eraW an g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导师榜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爱情导师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