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
——芮城县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纪实

2017-02-14马朝朋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分园城乡一体化办园

文 马朝朋

芮城县位于山西最南端,全县现有公办与民办幼儿园60所,幼儿教师1070人,在园幼儿12027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8.5%。

近年来,芮城县坚持把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行政引导、规范、协调和推动职能,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变革,摸索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整体提升了全县学前教育质量和城乡均衡水平。

一、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形成

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是历史积淀的结果。2011年,“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当时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全社会议论的热点。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更为不堪:投入不力,学位供给缺口严重,班容量最高超过50多人;硬件不足,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城乡间差距表现尤为突出;体制不顺,行政管理力不从心,各类幼儿园矛盾隐患难以消除;质量不保,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已是形势所逼、迫在眉睫。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芮城县把解决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来深入研究,加以破解。一方面,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学前教育的发展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一是规划上优先考虑。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年度政府“重点项目”,连续三年作为向人大承诺的民生工程。二是投入上优先保障。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连续五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7所;同时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3所。三是师资上优先配置。连续三年公开招录新入编幼儿教师共72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幼儿园。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从破除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抓起。一是理顺办园体制,明确办园属性。结合全县办园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重新界定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性质。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47所,民办幼儿园1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所。二是厘清隶属关系,明确管理职责。加大规范办园力度,清理了一批无证经营的私立幼儿园。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70多万元收购了5个乡镇的5所由个人承包的村集体办园资产,使公、私难分的无证园变为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发展方向。为了摆脱农村集体办园投入无主体、师资薄弱、办学条件滞后的窘境,四所县直园先后接管了6个乡镇的9所农村规模较小的村集体办园(最大80余名幼儿,最小不到10名幼儿),使小规模村集体办园变为由县直园统一管理的公办幼儿园。

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进,把以往的行政管理壁垒彻底打破,办园体制、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此,学前教育走上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推进

2012年,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名园办分园的管理模式,由城区县直优质园对农村园实行人、财、物及保育教育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一)城乡法人一体。县直总园与农村分园的法人为县直园园长,县直园向农村分园派出执行园长,统一执行县直总园的办园理念和管理办法。五年来,县直园从中层以上干部及业务能力较强的省、市、县级优秀教师中,精心选派20人到农村分园担任园长,确保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二)资金投入一体。一是财务管理一体化。农村分园所收费用纳入县直总园大账,集中上交县国库支付局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过程中,农村分园根据先期预算,报请县直总园审批,实报实销。二是资源投入一体化。以西陌中心幼儿园为例,党政北园总园投入近95万元为该园改造办园设施、硬化活动场地等。四所总园累计先后投入了636余万元为农村分园修缮房屋,购置桌椅、玩教具等,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分园的办园条件。

(三)师资调配一体。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采用支教教师和农村本土教师“师徒结对”的方式、农村本土教师到县直园“跟岗学习”的方式,让农村本土教师专业素养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五年来,县直园教师到农村分园支教累计达141人次,彻底改变了农村教师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同时,农村园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与县直总园同等标准,有效地稳定了农村分园教师队伍。

(四)保教管理一体。在教学管理上,城乡一日活动安排基本保持一致,纠正了以往农村园以上课为主作息时间不科学的安排;周食谱基本与县直园一样,注重饮食科学搭配、营养平衡,确保分园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发展评价方式与县直园大致相同,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考卷测评的错误方式。在教学研究上,农村园教师每周定期到县直园,同总园教师集中开展教研活动,及时解决保教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并与总园教师共同制定周活动计划。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截至目前,4所县直园共一体化管理8个乡镇的15所农村分园。

三、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随着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更加规范,“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得到遏制,“一体化”管理模式成效初见,全县学前教育整体办园条件、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是农村办园实力明显增强。通过县直总园的扶持,彻底扭转了农村园“入不敷出”的不良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办园投入无主体、师资匮乏、运转艰难等问题,农村幼儿呈现回流现象,由最初的863人增加到1326人。二是整体师资水平大幅提高。在幼儿教师城乡轮岗交流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农村分园师资队伍建设。结合“十百千”教师培训计划,与北京空军蓝天幼儿园、山西省康乐幼儿园等建立名师培养联盟,先后选派农村业务骨干100余人次赴名校跟岗研修、提升素养。三是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以游戏为突破口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采用县直园示范引领、农村园分层推进的方式,完全实现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以全县五大教研责任区为依托的县、乡、村全覆盖教研网络的建立,全面确保了各类教研活动蓬勃开展。先进的办园理念、科学的保教管理渗透到每一所农村幼儿园,彻底纠正了全县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基本实现了让农村幼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进,促进了全县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了教育均衡迈入到新的阶段。芮城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山西省幼儿教育先进县、山西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指南》实验区,山西师范大学把芮城确定为学前教育实习基地。2016年10月,在山西省优质幼儿园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就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作了经验交流。今年5月,芮城党政北园代表中西部国家实验区,在中国第五届幼儿园园长大会上就游戏课程开展进行典型发言;今年7月,在“公平的起点——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交流会上,又进行了游戏课程开展经验交流……

实践发展无止境,创新发展无止境,全面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芮城将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求证问题,用改革的手段解决问题,全面推进县域内学前教育不断向好发展。

猜你喜欢

分园城乡一体化办园
第一名的秘诀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在城乡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总园与分园的管理协调探究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乡镇中心园带分园“四统一”管理模式的探究
萌宝新年送祝福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