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研究述评
2017-02-14刘越
刘越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研究述评
刘越
在中国木版年画发展史上,天津杨柳青年画开创最早,影响最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历经时代文化的巨大变迁,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兼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由于木版年画属于民间艺术,所以在传统的艺术史研究中,长时间不被艺术研究者重视。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的渗透,扩大了艺术史研究的范围,使得民间艺术的成就和价值逐渐被研究者认识到,对杨柳青年画研究的成果也日渐增多。目前,对杨柳青年画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杨柳青木版年画图像、文献的整理研究
在这一类研究成果中,早期的研究者开风气之先,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在中国民间美术史和版画史的大题目下,着力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作品及相关文献的挖掘,出版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成果。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有秦岭云的《民间画工史料》(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王树村主编的《杨柳青年画资料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阿英主编的《杨柳青红楼梦年画集》(天津美术出版社,1963),王树村的著作《中国画家丛书——高桐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李志强、王树村主编的《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集》(天津杨柳青画社,1992)、王树村的《中国戏曲年画》(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张道梁的《天津年画百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冯骥才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中华书局,2007)。这些成果虽属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介绍性的研究,既具有史料方面的价值,也有研究价值,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和图像的基础。
(二)杨柳青木版年画绘画技法、制作与印刷的研究
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坊兴起于16世纪,到17世纪日益发达,它的兴起与流行与明清彩色木刻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关于杨柳青年画的绘画与印刷技术的研究有蒲松年的《记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及其他》(载《美术研究》1958年第2期),概述了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技术、部分知名民间画师,以及杨柳青年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人霍庆友的著作《中国民间杨柳青年画技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从技法的角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黄旭涛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今天》(载《神州民俗》2003年第200期),简要地介绍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作坊类型,以及作坊内部的人员的组织和传承方式。
(三)杨柳青木版年画与清代戏曲、文学的关系研究
明清时期戏曲文学的发展,给杨柳青年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产生了大量以戏曲为题材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些年画图像记载了明清戏曲的真实场面,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在这方面研究中,比较有意义的、较早的研究有王树村的《杨柳青戏曲年画画诀琐记》(载《美术研究》,1958年第4期),对流传下来的杨柳青戏曲年画绘画口诀进行了整理;郑士恒在王树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杨柳青戏曲年画的构图法则》(载《新美术》2012年第3期)一文,并结合杨柳青年画作品分析,阐明了杨柳青戏曲年画的构图法则。除此之外,讨论戏曲元素的、较好的研究还有董捷的《杨柳青年画中的戏曲元素》(载《民俗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8年)一文。张雯的博士论文《图像与文本之距——清代杨柳青〈红楼梦〉年画对原著的“接受”与“重构”》(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从图像与文字的关系角度,通过对《红楼梦》年画与文人创作《红楼梦》插图之间的比较,讨论了杨柳青年画创作和观者主体对原著的“接受”,分析了杨柳青年画对原著文字情节与内容的改造,解读了杨柳青年画对传统画科的继承和对不同文化形态的转化效应,阐释了图像和文本关系问题;而洪畅的《论杨柳青木版年画对戏曲艺术的传播》(载《戏剧文学》2016年第11期)一文,则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杨柳青戏曲木版年画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媒介展开研究的方向。
(四)杨柳青木版年画艺术风格的研究
杨柳青年画和我国其他地区的年画相比,艺术风格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关于它的艺术风格,成为被研究最多的问题。较早的文章有王树村的《吴友如、钱慧安与年画》(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介绍了近代参与年画绘制的海派画家吴友如、钱慧安对年画创作的影响。最近的研究有陈晨的文章《浅谈钱慧安的人物画风格与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渊源》(载《北京民俗论丛》,2003年),文章认为造成杨柳青年画不同时期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特殊的制作技法之外,主要和杨柳青年画在发展时期受明清时期文人画的影响有关。在晚清杨柳青年画的创作者中,高桐轩也是比较著名的画师,王拓的博士论文《晚清杨柳青画师高桐轩研究》(天津大学,2015年)是目前为止,比较细致的个案研究。该文在王树村研究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考察了版画创作的核心——版画家高桐轩的艺术传承,细致地梳理了清代末期杨柳青画师高桐轩创作的年画图像,并对其画论做了解读。袁宙飞的硕士论文《清代民间木版年画女性人物图像研究》(西南大学,2007年)对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为代表的木版年画女性人物图像的风格及其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
还有一些研究艺术风格比较的介绍性文章,例如李莉的《朱仙镇年画与杨柳青年画的艺术风格之比较》(载《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刘玉梅的《东昌府年画与杨柳青年画之比较》(载《艺术探索》2015年第3期)等,这些文章内容比较普遍,主要是比较其他地区的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差异性。
(五)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社会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艺术史研究的扩展,杨柳青木版年画图像的双重价值也开始被研究者所关注,版画史研究也逐渐从经典的风格史拓展到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等领域,从艺术的形式语言延伸到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层面,有历史学者逐渐注意到了年画对于社会价值和思想传播的作用,也可以运用年画图像来研究社会问题。侯杰、王凤的《从传统到近代: 民间年画与中国女性生活——以杨柳青年画为中心的考察》(载《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6期)一文则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以杨柳青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分析了其中隐含了性别意涵,即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并通过比较传统年画和改良年画中的女性服饰,阐释了从传统女性受到宗教和礼法的束缚到近代女性生活的主体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加拿大的学者James Flath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杨柳青年画的社会叙事》(马红旗译,载《年画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论文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也以杨柳青年画为视角,深度分析了中国的历史和社会。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介绍了杨柳青年画在社会上的传播和影响,比如李燕的《杨柳青年画在新疆的传播及启示》(载《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探讨了杨柳青年画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及影响。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成果为杨柳青年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拓宽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研究范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基本的方向,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致的研究。譬如:杨柳青年画与其他文人艺术形式内在联系的问题,之前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没有被深入地探究和充分地讨论。杨柳青年画在发展过程中,究竟在艺术形式上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年画创作者们对传统艺术图式做了怎样的继承、改变和创造? 参考了哪些其他艺术图式? 这类问题需要仔细地研究,不仅需要图像和图像的相互参照,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
17世纪时,杨柳青年画曾是销售量最大的年画,年印制量千万张以上,广泛地出现在各个阶层中,对各方面都影响巨大,或许我们还可以把它放在社会、经济、思想等更广阔的领域里展开充分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多重视年画的审美价值,年画创作者的动机及个性,注重它在不同社会环境之下的艺术变化或差异性,却往往忽视了它的社会功能,以及不同时期同样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下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意义。目前受西方艺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整体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他学科领域广泛、深入的介入,使民间艺术的研究在方法上也可以结合图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式,客观地借鉴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使杨柳青年画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1)阿英,《中国年画发展史略》,北京: 朝花美术出版社,1954年;
(2)秦岭云,《民间画工史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3)李志强、王树村,《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88年;
(4)王树村,《中国年画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年;
(5)张道梁,《天津年画百年》,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6)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黄克武,《画中有话——近代中国的视觉表述与文化构图》,台北: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9)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