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分析
2017-02-14丁海锋
◎丁海锋
北京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分析
◎丁海锋
“十二五”时期,北京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随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服务性消费增长势头迅猛,占据居民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居民收入;消费升级;结构优化
“十二五”期间,北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平稳增长,就业稳定,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1.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十二五”期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逐年走低,呈现增速放缓态势,实际增速保持平稳态势。从城镇居民收入分项增速看,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作为收入的主体,年均增长10.7%,对收入拉动作用最强;由于“十二五”期间北京连续提高离退休金、养老金标准,带动转移净收入年均增长12.9%,增速居首;受房屋租金不断上涨以及股市震荡上行影响,财产净收入年均增长7.6%,但增幅比“十一五”低14.8个百分点;受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因素影响,经营净收入年均增长7.7%,增幅比“十一五”期间大幅回落23.4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2%。实际年均增速低于全国(7.7%),高于上海(6.9%);在京津冀地区排名第二,略低于河北(7.3%),与天津持平(见图1)。
图1 “十二五”时期北京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2.收入结构微调,总体优化
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由2011年的60.4%提高到2015年的61.6%,提高1.2个百分点,保持基本稳定态势,居主体地位。转移净收入占比由2011年的19.2%上升至2015年的19.8%,增加0.6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北京老龄化进程加快,截至201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比“十一五”末期增加441.8万人。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连续上调离退休金、低保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养老金/离退休金由2013年的10926元增长至2015年的13297元,年均增长10.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经营净收入占比分别由2011年的17.7%、2.7%下降至2015年的16.1%和2.5%。
3.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上升
2011年以来,随着“提低、扩中、限高”收入政策的逐步落实,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铁路、社区和服务等多个行业侧重提高一线、基层人员薪资。“十二五”时期,北京城镇居民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9%,高于全市城镇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20%高收入户2个百分点,高低收入比由“十一五”末期的4.86∶1下降到2015年的4.43∶1。2015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万元的城镇居民家庭占比较2013年①降低12.3个百分点,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当前北京城镇居民收入呈底座较大、重心偏低的分布形态(见图2),仍处于形成国际公认的较为合理的“橄榄型”分布进程中。2015年60.2%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水平。
图2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图
4.就业市场稳定,工资性收入成为收入主要来源
近年来,北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16.7万人。最低工资标准从2011年的人均1160元/月上调至2015年的1720元/月、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维持在10.5%-12%,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居民就业和收入稳定增长。“十二五”时期,北京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0.7%,高于同期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时期,受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推动,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642元,比2011年增加10188元,年均增长8.8%。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除食品烟酒、衣着和居住外,其他五类支出年均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1.饮食、居住消费支出占比下降,消费结构优化
城镇居民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15年食品、居住等生存型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比2011年下降1.4个和2.3个百分点,交通、教育文化娱乐及医疗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年均增速高于10%,恩格尔系数比2011年降低1.4个百分点,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服务性消费支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3-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7%,分别比人均消费支出、商品性消费支出高2.1个和4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8007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9.1%,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在外饮食、文化娱乐服务、教育等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较大且增长较快,成为拉动服务性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2.家用汽车购买支出增加,购车档次提升
受北京机动车“摇号”限购政策且配置指标总量逐年降低的影响,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47辆,比2013年增加20.5%,增速放缓,但北京淘汰老旧机动车辆置换购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推动了城镇居民购车档次迅速提升,汽车经销商提供“零利息”“零首付”等车贷方式也鼓励消费者选择中高档汽车。2015年城镇居民购车均价15.1万元/辆,比2013年增加1.9万元/辆,2013-2015年,人均购买汽车支出年均增长32.8%。
3.居民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升级和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移动手机等信息化硬件产品的需求,三大运营商通信网络资费大幅让利政策的出台推动居民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通信支出1276元,比2013年增长34.9%。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电脑107部,比2013年增长12.6%;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20部,比2013年增长7.3%;城镇居民使用移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62.7%,比2013年大幅提高19.6个百分点。
4.居民网购消费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网络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更加便捷,网购人群不断增加,居民网购的习惯逐渐养成,互联网消费规模持续扩张。2015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846元,是2013年的1.98倍。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增收压力加大
“十二五”时期,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比“十一五”时期回落3.9个百分点,“十三五”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下调至6.5%,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增收压力加大。2015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22968.6亿元,不考虑可比价格情况下,经济增速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需要增加近230亿元生产总值,同样,全国排名第二的城镇居民收入随着基数的不断增长,持续较快递增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及北京经济转型、产业疏解力度加大,由于劳动技能、年龄等原因导致部分劳动力群体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同时由于小微企业一直以来的产值增长速度低于工资增长速度,因此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
2.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不高,低收入户增收难度大
北京城镇居民内部之间、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60.2%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线,导致中等收入居民占比不高;低收入户家庭成员一般文化程度低,老弱病残多,就业较为困难,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救济,对收入增长缺乏主动性,增收难度大。
3.供需不对等,消费拉动经济的引擎作用待加强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逐步升级,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品质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消费领域供给不足、供给质量不高,抑制了消费能力的释放,导致大量需求转向境外。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数据,2015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达2150亿美元。
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与消费的建议
1.建立工资持续增长机制,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十二五”时期,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60%,工资性收入的变化成为影响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建立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在职人员工资水平。同时,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开展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对吸纳较多就业人口的中、小、微企业及借助“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大批涌现的新兴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工商、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性政策,提高企业生存能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确保收入持续增长。
2.继续缩小高低收入户间收入差距
持续加强“提低、扩中、限高”政策的落实,限制垄断性行业工资水平,提高收入较低行业的工资水平,缩小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通过税收政策等方式继续调节收入差距;采取转移支付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收入居民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水平。
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尽快落实、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上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高品质、高标准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微观上优化服务体验,维护消费者权益,有效解决居民消费“供需错配”问题,吸引居民境外消费回流,使消费迸发活力,成为经济的拉动引擎。
■注释
①本报告所用数据为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新口径数据,由于国家统计局未反馈2011年、2012年细分指标的新口径数据,为保证数据口径和范围的一致性,报告中的相关细分指标仅使用2013-2015年新口径数据,下同。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C812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1.022 ■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