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襄之仁”新论

2017-02-13唐明亮

领导文萃 2017年2期
关键词:宋襄公沁阳小国

唐明亮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在泓(今河南省柘城县)爆发了一场战争,宋国战败。这场战争不过是春秋时代百国混战中一场极其普通的战争而已,但它却因为有宋襄公这个人的参战而名垂史册。

论起宋襄公这个人,并没有齐桓、晋文的雄才,也没有秦穆、楚庄那样的基业,他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实在是因为他在战争之后所发表的言论。他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即:君子不打受伤的人,不伤害年龄大的人,古代的战争,不占据险要(攻击别人)。我虽然是亡国(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商朝灭于周)的后人,不攻打没有摆好阵列的军队。这段言论,就是贻笑千古的“宋襄之仁”。

一提到“宋襄之仁”,举世皆以为痴呆。但今日读来,我却有多处疑问:

第一,宋襄公并不是没有打过仗的书呆子。在此之前,宋襄公多次出征,公元前642年,他带领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齐国;公元前641年,他以武力控制了邾、鄫、曹、滕等几个小国,又围攻了曹国,一度成就了宋国小霸的功业。如果说宋襄公一直是以这种痴呆的方法来打仗,他在之前的这些战争中怎么能够取胜呢?又怎么能够战胜强大的齐国呢?由此看来,宋襄公即便算不得伟大的军事家,也至少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作为一个将军,怎么能制定“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这样荒唐的作战方针呢,恐怕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至于此。

第二,宋襄公的作战策略在之前也被人使用过,那就是鲁国的曹刿。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爆发了长勺之战。这场战争与宋襄公指挥的泓之战至少有两点相似之处:

1.两场战争都是以小敌大,鲁对齐,宋对楚。

2.小国的指挥策略都不同寻常。按照一般的情形,战场上都是击鼓三次,但曹刿只击鼓一次,按照一般的情形,都是在对方队列不整的情形下袭击对方,但宋襄公却要等对方队列整齐之后再战。

虽然战场形势相似,但两个小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鲁战胜了齐,宋却败于楚。于是在后人的心中,都相信曹刿“一鼓作气”是正确的作战方案,而宋襄公“不鼓不成列”则是愚蠢可笑的。其实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有许多因素,哪里是“一鼓”还是“不鼓”这么简单呢?例如,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倒蒋,冯玉祥派一支部队去“沁阳”支援阎锡山,结果电报员错将“沁阳”打成了“泌阳”,于是原本驻防沁阳的部队一下子跑到了几百里外的泌阳去了,结果两军一败涂地,冯玉祥气得把拍电报的枪毙了。可见,任何一个细节问题都能决定战争的成败,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把握的。

曹刿胜利了,他解释胜利的原因自然简单,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无论怎样讲,大家都会屏住呼吸认真听讲,而且他解释得越简单越显得他高明。但对于失败了的宋襄公,应该怎样处理身后的局势呢?这却是颇为难办的问题。能处理好这样的问题,才能算得上大智慧,如果细细咀嚼“宋襄之仁”的这段辩白,我们是不难发现宋襄公的大智慧的。

首先,“不重伤,不禽二毛”这段话是在战争失败之后才发表的,而不是在战争之前。也就是说,士兵们在作战之前,并没有收到这样的作战命令,他们在战争中也并没有这么做。该打的还是打了,该杀的也都杀了,楚国的那些受伤士兵、二毛肯定不会享受到“宋襄之仁”的。宋襄公不仅毫无仁义,而且还相当残忍。他抓住了鄫国的国君,又强迫邾国的国君把鄫国的国君作为祭祀,杀了祭神,这种用人作牺牲的野蛮行为,只有僻在西陲的秦国才有,而且饱受非议。因此,连他的弟弟子鱼都看不下去这种残忍的行为。另外,作为一个小国的国君,宋襄公野心很大,一心想和楚国争霸,连年征战,驱民赴死,视民如草芥,毫无爱民之心。宋襄公的失败,完全在于他过度迷信武力,最终黩武而亡。但因为他抛出了对“仁义”的奇谈怪论,立刻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力,从此都认为他是仁义之君。

其次,战争之后国内局势动荡,民心不稳,大家肯定要讨论这场战争,并且对这场战争充满了悲观失望。因此,如何安抚人民的情绪,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大家忘记这场战争。宋襄公抛出一个仁义的问题,于是大家都开始和他讨论什么是仁义,不知不觉就忘记去讨论这场战争了。宋襄公成功地转移了话题,从而成功地转移了人民的注意力。

再次,他逃避了战争的责任。很明显,作为战场的指挥者,对于这场战争的失败,宋襄公是逃避不了责任的。“国人皆咎公”,此时,无论他怎么解释自己的战略构思,指挥策略,都会有人出来指摘他的错误。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嘛。我想宋襄公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员,他一定知道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但也更加清楚如果照着专业的军事知识给众人解释,大家一定以为他是找借口推卸责任。于是他干脆装糊涂,说着幼稚可笑的话,装疯卖傻。那“宋襄之仁”的荒谬可笑,连五岁儿童都看得出来,作为一国之君,一方霸主的宋襄公岂能不知?但经他这么一说,本来要批评他的人,忽然就会放下批评,转而嘲笑他了。甚至对他的失败表示理解了,“你看,这人多傻,难怪他会打败仗呢!”人们一想到他的败仗,就想到他是个傻子,谁还和傻子计较呢!于是他成功地逃脱了失败的罪责。

如此看来,宋襄公真的是有大智慧,他能够在失败的时候冷静下来,气定神闲地处理一切。人常言,难得糊涂,宋襄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宋襄公的糊涂不仅欺骗了当时的人,而且还欺骗了历史学家,甚至欺骗了几千年的读者。

(摘自《文史天地》)

猜你喜欢

宋襄公沁阳小国
宋襄公:极具争议的『贵族标本』
小国名企斯太尔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沁阳位于沁河南岸为何不叫“沁阴”研学始末
沁阳黑陶发展三建议——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强大动力
中国陶文化高峰论坛暨沁阳黑陶传承发展研讨会在河南沁阳召开
袖珍小国,博物胜地——探访梵蒂冈博物馆
仁义之师:理想主义者的霸主梦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宋襄公的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