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体育课程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7-02-13黄春燕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

黄春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我国近年来体育课程的基本问题,专业设置等相关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文献综述,总结了研究的概况和现状,比较分析出我国现存的问题,为我国现行体育课程的更好设置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设置

在我国教育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却相对落后,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和“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本文对近年来中文类体育期刊上关于国内体育课程的基本问题、设置等比较进行综述,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并对我国的体育课程进行反思。为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提供参考。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是指在学校一定的教育阶段内,特定的体育课程促进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技术技能和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课程的现状、改革和课程设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关键词“体育课程”收集和查阅了相关论文,期刊,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体育课程”、“课程思想”、“体育课程改革”以及研究任务等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科学地吸纳了体育课程理论的思维观和方法论。

2.文献分布。通过查阅,关于体育课程相关的理论及研究年份较早且更多的停留在高等院校上,而在近几年的在中小学校相对较少。

二、体育课程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体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受国家教育计划体制的影响,实施的是指令性计划,如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教育部统一下发[1]。我国体制的灵活性较小,不宜培养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国内研究现状

面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当前,在200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两个通知的的精神。思想的转变必然会带来一系列制度的变化,虽然在体育方面有了一定的文件指令和实施的方法,但是这些变化还不足以支撑质的变化。

2.体育课程改革

根据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看,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或薄弱,既不适应体育课程理论自身发展需要,也不适应课程实践发展需要,因此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的建构迫在眉睫。

(二)我国体育课程的问题

1.指导思想

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用能力、操作能力、体育爱好、兴趣、个性的发展;建立民主、自由、活跃的体育环境,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思想在课程进步上取得一定的进展。

2.目前我国课程体系所出现的弊端

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存在的弊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易掌握;课内课外脱节;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在中小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有高校出現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育的系统,在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上比较缺乏。更多的是每学期学习一项技能或者每学期学习几项技能,之后可能就不会再接触这些技能,等到升学后,之前的技能可能就都不会了,而且技能与技能之间会出现很大的断层。

3.国内外体育课程设置特征的比较

现行的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为70.8∶29.2,学科与术科比为60.8∶39.2,限选与任选的学时比例为57.5∶42.5,促使课程设置渐渐走向“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教育课程模式。国外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较强,高度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强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完善了理论实践的机制,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经过不断借鉴和吸取经验现行较之前也有明显的进步之举。国外从中小学开始抓起,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和完整,而中国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三、结论

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的不仅仅是优化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校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使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解决,首先要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打破框架,抛弃过去陈旧和在课程方面不起作用的思想,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国外先进的思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课程设置上,中国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从底层抓起,完善理论实践机制。课程体系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问题可以从课程体系模式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项教学和训练,既挖掘了教师的潜力,又使学生能够较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专项知识和技能,优化了师资配置。

参考文献:

[1] 金英雄,姜允哲.中日韩大学体育专业课程的比较研究[J].体育学刊.1998(3).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初中体育学困生转化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