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要点分析

2017-02-13贺占亮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田径体育教学

贺占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就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田径 教学要点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和教学手段的单一,田径教学的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因此,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重新定位田径教学,让教学最终的成效得以实现成为了每个教育人士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环境方面的影响

对于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而言,环境因素是教学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中主要是以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因素和校园环境因素为主。就社会环境而言,现如今的交通工具品类繁多,各种便捷的出行方式让人们的惰性日益增加[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日益低下,特别是对于田径这一类比较枯燥的运动项目更显得“十分冷漠”。

就家庭环境而言,现今的都市生活压力大,学生的家长大都十分忙碌,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学生自然会受父母的影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就校园环境而言,现在不少的高校早已经取消了早操的安排。长此以往,学生只要上午没有早课,就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整个大学校园很少有学生有早起跑步的习惯。只有一些学生进行球类运动,而进行田径运动的学生少之又少。

(二)学生自身的因素

现如今高校的大学生都是在骄纵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从小在家中都是小公主和小皇帝,没有受过任何的苦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势必会有一些怕苦怕累的坏习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抱着功利的思想进行体育学习。其往往认为田径运动用处不大且具有较强的难度,因此根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田径内容的学习。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首先,教学能力有限。部分高校的田径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领会田径运动的魅力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会使用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2]。单调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根本没有丁点的吸引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千篇一律“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差距越来越大,兴趣越来越弱。

其次,教学目的设置不具有科学性。部分高校教师片面的将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过于标准化,要求学生都统一达到一个标准,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在进行田径学习的过程中始終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最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欠妥。在大学阶段,体育田径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仍然与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大同小异。对于需求更高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早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于田径学习的需求了。同时,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讲解示范在练习的方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则鲜有涉及。

二、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的要点分析

(一)重视理论教学,强化田径教学的地位

受到多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的体育教师普遍比较忽视体育的理论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高校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的掌握显得十分的匮乏,对于田径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显得十分不足。为了扭转这一现状,高校必须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科学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并正确看待田径教学以及田径教学的学生素质提升的关系。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科学锻炼”的思想。通过过硬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将真正从心里爱上田径学习,并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之下坚持田径运动,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田径教学

在高校体育众多的教学内容之中,田径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项目之一。要想高校的田径教学效果良好,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排头兵“思想观念”必须跟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项运动项目向健身的方面进行延伸和发展。在教学中一改传统的将田径作为一项竞技项目来进行教学的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大学生对于田径运动兴趣不大,有的甚至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田径教学改革就是将田径的竞技运动软式化,让学生逐步树立终身运动的观念,学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分级教学和评价模式

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灵活多变教学和评价体系。在具体的教学中,第一年的基础课的时候就应该强化对于田径教学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级制教学。例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田径基础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就可以将其编入田径达标班中,教学的内容可以体现一定的难度[3];而对于田径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就可以将其编入田径提高班中,对其的基础能力和田径运动能力进行强化提升。此外,对于田径教学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动态化的原则。在动态化的评价机制中不断提升学生田径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实施,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的弊端变得日益明显。为了扭转这一窘境,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多管齐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王珏瑞,吴芸.试论高校体育田径教学特点与教学要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01:66-67.

[2] 吕岩.对体育田径教学特点与教学要点的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38.

[3] 刘晓梅.田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才智.2015.28:11-13.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田径体育教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现场作文让学生不再畏难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