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7-02-13谢蔚
谢蔚
摘 要: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应当重视课前准备和课堂互动,并且将信息手段和分层要求引入教学,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拓展延伸,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从而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发挥积极辅助作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有效性 分析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有效性是评价教学效率的主要标准。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实际抓住几个方面重点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前提
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工作是确保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设计好教学流程的同时安排学生主动开展学习。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仅深入研究历史教材,整理筛选出对教学有价值的补充资料,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从先进模式中获得灵感、吸取精华,运用到自身历史教学设计活动之中,还是确保整个历史教学高效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准备工作。其次,高效开展预习很重要。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坚持自主预习,并且变成一种自觉学习习惯,熟悉历史教材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要点。如《洋务运动》课前预习可以围绕这一场运动的背景与起源、发展与结局,以及洋务运动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这样的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参与有效性。
二、课内良好互动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平台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互动是最主要的阵地,教学目标任务主要在课堂互动中完成,因此教师要重视互动设计与组织,借助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特别通过小组学习、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让课堂互动变得更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我重视发挥互动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合作讨论分析一国两制提出的原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意义,分析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发挥怎样的作用,分析港澳回归与一国两制的重要性、对祖国未来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这样的思考题既囊括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而且对学生又是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相互探讨研究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摆脱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实现学习目标的境地。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在班级组织汇报活动,一位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完善补充,从而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理解效果得到增强。最后,针对学生理解不够全面的个别难点,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答案,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辅助措施。只有抓好课堂互动,才能使学生思维真正活跃起来,有效兼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培养。
三、信息手段运用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
信息手段指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辅助教学设备,在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与普及。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分析研究信息手段运用的原则、时机、频率,既要充分运用,又要科学运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首先,在信息手段运用上要坚持自主创新原则。除了教材配备教学课件之外,教师要尽可能自主设计教学课件,从网络中下载视频,搜集文字图表,运用软件制作出和教学方案高度一致的多媒体课件,让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工作联系度更紧密。其次,在信息手段运用时机上要掌握。可以在开头教学导入时创设情境,也可以在课堂分析中补充信息,还可以在思想教育环节升华情感。另外,在使用频率上要加以控制,保证不喧宾夺主。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将多媒体演示时机选择在课堂分析环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在经济军事实力上的巨大悬殊,向学生播放甲午海战影视作品中的壮烈场景,让学生内心的澎湃情感呼之欲出,进一步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较好的效果。在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下,整个教学情境非常浓厚,教学互动过程非常热烈。
四、分层分类要求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支撑
在历史教学中,分层分类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的差距及学习基础的不同,导致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状况。教师要充分兼顾这样的差距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在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历史规律分析研究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不同的提问,优秀生研究较为深奥的问题,学困生研究较为浅显的问题,大家在课堂上都有参与平台空间,既活跃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又使每一位学生找到归属感,避免部分学困生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落实分层分类要求还应当体现在记忆方面,历史教学中要求学困生只记忆基本知识点,通过降低学习要求的方式缓解学困生对历史学习的畏惧情感,特别注意避免学习要求过高、学习任务过重,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丧失兴趣。
五、课外专题研究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延续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完全将目光局限于课堂,教师要善于立足课堂放眼课外,特别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課内外一体化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广大教师在组织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坚持将课外专题活动作为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将课堂上未完成的任务在课外充分研究,将受制于课堂时间地点因素制约的研究内容延伸到课外自主实践,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同时加深对历史学习内容的理解。如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顾自己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分析研究,从自己家庭生活等小角度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显著变化,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从手摇电话到程控电话再到4G手机,透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变化,更直观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课外专题研究活动对历史教学内容而言是强有力的补充,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一次有效的锻炼,让学生学以致用,思维能力与分析水平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启发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整合资源、拓展空间,让学生具有更良好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晏伟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张迎.文博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