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因素探析
2017-02-13申红坤
申红坤
摘 要: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是指人们加工本种族面孔和他种族面孔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梳理既有的文献我们发现,被试的种族、实验任务的要求、实验材料的处理、被试的反应指标、暂时的被试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异族效应的稳定性。
关键词: 面孔 异族效应 实验
最早开始对面孔识别异族效应进行探讨发生在1914年,Feingold凭借生活经验对异族效应进行描述,他认为美国人再认亚洲人容易出错,这是对异族效应的最直接表述。但对面孔识别异族效应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却发生在1969年[1],Malpass等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系统研究了异族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再认异族面孔时会发生更多的错误再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面孔识别(face recognition)是对面孔进行的识别和再认,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s),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被试加工本种族面孔和他种族面孔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1969年Malpass等人第一次系统探讨异族效应至今,关于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1.不同种族的被试对异族效应的影响
面孔识别中异族效应被实验验证后,很多研究者对该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前期很多都集中在验证异族效应的存在,因此被试的选取都是黑人和白人。但有些研究的结果和Malpass等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比如Anthony的研究发现,白人被试会出现异族效应,而黑人被试再认两种面孔的能力都较好,水平相差无几[2]。异族效应的研究发展到今天,被试的选取几乎涵盖了所有人,包括黄种人、白种人和黑人,甚至扩展到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比如亚洲人中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被试、中国人中的维吾尔族和汉族被试等,纵览这些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异族效应的生命力。
我们有一定的理由相信这种再认差异是分组导致的,而并不是种族差异导致的。近年来,人们通过收养研究发现异族效应会发生一定的发转,被收养的被试识别本民族面孔材料的成绩要差一些,这也说明被试的接触经验、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异族效应的稳定性。
2.不同实验任务对异族效应的影响
前期关于异族效应的研究大都使用“学习-再认”范式,即分为两个阶段:学习和再认阶段,学习阶段学习若干面孔图片,再认阶段让被试判断随后呈现的面孔材料是否学习过,通过比较识别的正确与否判断异族效应的存在。随后根据实验任务的不同,研究者发现了异族效应的不同表现形式,根据种族判别任务(判断面孔识别材料是本族还是他族),探讨了本族偏向,即被试判断本民族面孔材料的正确率要高,反应要快。也有研究者采用匹配任务,甚至刚刚出生6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将声音完美的匹配给本族面孔和异族面孔[4]。这些不同的实验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证实了异族效应的存在,但Natalie M.Elms等人发现无论是整体局部加工还是组合加工,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被试都没有检测到异族效应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验的任务可能会影响异族效应的表现形式。
3.实验材料对异族效应的影响
在最初研究异族效应时,主要使用不同种族的面孔照片作为刺激材料,随着计算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始利用不同的实验材料研究异族效应。如最开始关于异族效应的研究注重于整个面孔材料,后期的很多研究尝试探讨不同面孔材料对异族效应的影响,如使整个面孔模糊化,观察不同面孔材料的识别情况,结果发现模糊程度对本民族面孔材料的影响较小;利用Morph技术创造不同种族的混合面孔,结果发现被试在判断时更偏向于本族面孔等。从实验的具体要求来说,这些研究都不同于最初的异族效应研究,但都是对异族效应的一种有益补充。
4.被试特征对异族效应的影响
年龄因素会影响异族效应,Sangrigoli等人发现3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可以表现出异族效应,但D.J.Kelly等人发现在整个婴儿阶段被试的异族效应是不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3月龄婴儿都表现出了异族效应,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被试到3岁之后就可以出现异族效应,这从异族效应的发生角度探讨了异族效应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眼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不足3岁的婴幼儿在识别不同种族面孔时,确实有不同的眼动模式。
5.实验指标对异族效应的影响
最初关于异族效应的测量指标一般都采用正确率,但人们发现仅仅用正确率,忽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为此根据信号检测论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引入了区分准确度d和判断标准β等指标。这些研究指标的引入,更加深了人们对异族效应的理解,后期研究者认为,在判断异族面孔时,击中和正确拒绝对于反映偏差没有什么较大的影响,漏报和虚报在异族效应中的作用渐渐凸显,站在这个角度,Donaldson提出了认知敏感性A研究指标,用这个指标也验证了异族效应的存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后期在做关于异族效应的实验时,引入了反应时这个指标,具体到应用不同指标时,研究者要挑选有利于自己研究实施的指标。目前,随着眼动技术和脑科学技术的发展,异族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人们发现相对于异族面孔,本族面孔具有不同的眼动模式、更敏感的脑区和不同的放电模式。
除此之外,人们发现学习和再认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异族效应越不稳定,但在一次学习之后,异族效应会持续一定的时间,Slone等人在研究中对被试进行了两次测验,分别为即时再认与延迟2天之后的再认。结果表明,两次测试都发现了异族效应,且识别本族与异族面孔的成绩差在两次测试中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了异族效应具有一定跨时间的稳定性。也有一些计算机模拟、现场研究和司法领域的研究证明了异族效应的稳定性,但在做关于异族效应的研究时,实验者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额外因素。
参考文献:
[1]Malpass R S,Kravitz J.Recognition for faces of own- and other-race fa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9,13:330-334.
[2]Anthony,T.,Copper,C.&Mullen,B.Cross-racial facial identification:A social cognitive integration[J].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2,18:29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