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文化之根被沙尘扬起
——蒙古国人文生态断想

2017-02-13刘建农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1期
关键词:蒙古语蒙古国姓氏

刘建农

当文化之根被沙尘扬起
——蒙古国人文生态断想

刘建农

2010年,我有幸进行了一次由内蒙古到蒙古国的旅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个南方人对草原旷野之美的感叹,但此刻,不是我的话题所在。我想谈些对蒙古语与蒙古文以及蒙古国国人生活状态的一点见闻,而蒙古国中语言文字的现状以及婚姻、家庭等问题,更令我不吐不快。

“庸、懒、散”岂止三字了得

从边境进入蒙古国,两国边境反差强烈:中方这端,边防军高大威猛、装备先进、英姿飒爽;蒙方那端是一道无人把守着的生了锈的铁门,鸣笛、呼喊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一个衣冠不整的士兵,问明来由,向十米外的小二楼,喊了一通话,得到答复后才开门通关。在这里还是“通讯靠喊”的时代,这就是我对蒙古国的初步印象。

进入边检区,一个俄蒙混血的女军官与随行翻译交谈后,在我们面包车门看了一眼就放行了。

车行几十米,映入眼帘的是蒙古国与中国边贸的一个大货场。因当天是蒙古国国庆日,货场空无一人,可让我不解的是:一个吊车正在运输几包货物,悬在半空。我问随行翻译:“怎么货物悬在半空人就下班了?”翻译说:“蒙古这边是这样的,打铃后马上停车下班。如果工人把货物放到地上,就算加班,加班是要加钱的,没人加钱,就立马走人,货物放到地上是三天后再上班的事。”我一时语塞。

继续前行,车子在空旷而破旧的城区穿行,我们看到的是“庸、懒、散”。在国内难得一见的木头电线杆在这里随处可见,长年雨水冲刷使木头的底部腐烂了,就用中国提供的铁路上的水泥“枕木”捆一下,或再找根木头支着。

我国上世纪60年代大庆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一的“干打垒”精神,还在蒙古国发扬光大,土坯房在城区唱着主角,二层的小洋楼是街道中心地段的象征。

经过10公里车程,我们来到了蒙古国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界处的一座城镇——扎门乌德市,扎门乌德意为“道路之门”,邻近中国边境的二连浩特,是中蒙铁路自中国进入蒙古国后的第一站。蒙古国南端口岸扎门乌德的行政建制为县级,隶属东戈壁省,行政区划面积为460平方公里,有国家机关、驻市单位、联检单位、企事业单位共80多个。

从历史上来看,是先有扎门乌德,后有二连浩特,扎门乌德是随蒙古独立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铁路建设的时候,顺便建设了一个二连浩特作为口岸。在扎门乌德甚至整个蒙古国国人眼中,美丽、现代和繁华的二连浩特仿佛就是上世纪60、70年代,内地人眼中的香港。

扎门乌德市区内,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聚在商店门口五大三粗、目光呆滞的成年人和三三两两赤裸裸、四处疯跑的孩子。翻译解释说,“成年人是乞丐,小孩是孤儿。”并嘱咐我们,“进商店不要给乞丐钱,给烟就行,每人不少于两支,出商店他们还会要的。给钱他们会不停地要,不让你走的。”我们依照翻译吩咐做,果然有效,换来了傻傻的笑脸。

“他们为什么不工作?”翻译摇摇头,没回答。

随行有人玩笑地说:“这里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了这里正好‘忆苦思甜’。”我想到的是:“勤劳”真不是虚头巴脑的无用名词,缺了它就是荒漠……

姓氏问题引发“大麻烦”

蒙古国怎么会有那么多孤儿呢?随行翻译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解释说:“蒙古国对婚姻要求不严格,非婚生子现象较为普遍。一对男女同居后,女的怀孕,男的就跑了,妇女生了小孩后,养到5、6岁,就又跟另一个男人走了,小孩就被遗弃了。由于蒙古国的蒙古人没有姓氏,加上男女交往较为混乱,所以,近亲生子的现象时有发生。内蒙古的蒙族人除了有蒙族名字以外,现在一般都有一个汉姓,比如我姓黄。”

这段话让我感到震惊。蒙古国的蒙古人没有姓氏吗?还真是这样,资料显示:

“古代蒙古人和现代蒙古人一样,一般人名中不带姓氏,只用人名,人名采用‘人名+绰号(称号)’形式。据《蒙古秘史》等13世纪文献记载,当时的蒙古人有着在人名之前或之后加用某种绰号性质的称呼的习惯。这种增加的部分,虽然不是本人的名字,但与名字结合在一起,具有某种区别和强调的语义,蒙古人的绰号(称号)如同汉族姓氏人名中的号。”或许正因为没有姓氏作为家族的传承,才使得曾经强大无比的蒙古民族,因近亲繁殖而走向衰落。当年古罗马帝国就是因为王族近亲繁殖而灭亡的。

回想起来,那些伸手向我们乞讨的人,目光呆滞,虽四肢发达,但智力好像遇到了大麻烦。

我们知道,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20世纪以来,中国蒙古族逐渐取汉译姓氏,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

以汉族姓为姓,主要指按蒙语意译成汉姓。如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译成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还有以谐音取姓,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汉姓。

姓氏是种文化,却并非“风花雪夜”简单的文化,它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未来,文化的力量在此处得到充分展示。

文字撕裂了一个民族

7月11日是蒙古国国庆日,扎门乌德广场只有两家商店营业。我想买几本蒙古书,可是随行的内蒙古蒙族翻译看不懂书名,只好用蒙古语向店员小姐询问后再告诉我。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中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与一个蒙古国人语言可以交流,但由于双方的蒙古文字的写法完全不同、差别太大,双方竟然还需要一名文字翻译,才能表达的准确。由于随行的蒙古族翻译对我想买的书书名及内容始终无法说清楚,使我购买欲望全无。出国一趟,却没买一本书,多少有点遗憾。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友好邻国的语言文字。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四种文字:

1、利用汉字标音;2、改良自察合台文字的传统蒙古文字;3、元朝忽必烈时代,由当时的吐蕃国师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4、蒙古国独立后采用的新斯拉夫字母文字。

传统蒙古文字使用蒙古语字母书写,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叙利亚字母,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中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个字母,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蒙古语字母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扎门乌德火车站是俄式建筑,上面只有“新蒙文”和汉字

1945年起,蒙古国独立后,为了突显自己的独立形象,从俄罗斯(“前苏联”)引进了斯拉夫文字母(也称西里尔字母)书写,称为新蒙文,但单词发音与传统蒙文基本相同。所以同一个单词,用两种蒙文说出的发音是相同的,只不过书写用的字母不同而已。现蒙古国采用西里尔字母来拼写文字,它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西里尔字母源于脱胎自希腊字母的格拉哥里字母,普遍认为是由基督教传教士圣西里尔(827年-869年)在公元9世纪为了在斯拉夫民族传播东正教方便所创立的,被斯拉夫民族广泛采用,因此有时也称为斯拉夫字母。早期的西里尔字母又称作古斯拉夫语字母(现代的斯拉夫字母经过修改)。该文字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蒙古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有着不利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传统文字的呼声很高,政府也采取了政策措施,但困难和矛盾较多,至今未能恢复使用。

相比蒙古国的“突显形象”的方式,内蒙古的语言文字都保存的较为完好。

内蒙古的蒙古族小孩可上蒙汉双语学校,不过随着升学的压力和名校的竞争,家庭条件好的和学习成绩优秀的蒙古族小孩,也都纷纷进入汉语学校。蒙语和从上到下写的蒙古文,渐渐会成为学术和研究专用品吗?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使用的是传统的“老蒙古文”,保留了蒙古民族本来的文化特色。相比之下,蒙古国(外蒙古)人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已被严重的“西化”。

各种复杂的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今日的蒙古国(外蒙古)与中国的内蒙古在很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内蒙在汉化——虽然政府极力保护民族文化,内蒙各地随处可见蒙古文字,但能认识蒙古文字的人愈来愈少(包括蒙古族);外蒙在西化——四处都是字母,蒙古文字已不见踪迹。

一个民族的文化诞生和延续是何等艰难。蒙古文化的建立,在成吉思汗时代,得力于契丹人耶律奇才,可曾经建立了辉煌大辽的契丹民族,已经无处可寻,只剩下传说。

蒙古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传承与继承是当代人的责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蒙古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不能忘。

走笔文尾,脑海中闪现一段文字:当文化之根被无情的沙尘扬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该如何面对?

(作者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辑)

责任编辑 温木子

猜你喜欢

蒙古语蒙古国姓氏
2022年上半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5%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土默特地方蒙古语地名再探
察哈尔右翼后旗蒙古语土语音系探究
浅析蒙古语当中的有关“沙嘎”的谜语
首届蒙古语RAP专场演唱会——“无线内蒙古MONGOL RAP之夜”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姓氏拆解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