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
2017-02-13孙实平
孙实平
浅析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
孙实平
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大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在我国三级广播电视媒体总量中占有巨大份额。本文对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涵义、系统结构、数字化处理及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的作用和影响作了初步阐述,对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电视节目资料 数字化 收集整理 上载保存 编目著录 质量控制 历史文化遗产 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模式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最重要标志,数字和数字化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他决定我们的生存”。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名未来学家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对数字化的精妙论述。
近年来,以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处理为核心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在我国电视行业呈蓬勃发展之势。2003年,中央电视台斥资5.8亿元建设音像资料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流程,建立起大容量的音像资料数字化加工处理系统,开创了国内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先河。不少省、市级广播电视媒体也相继建设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本文结合音像档案存储利用理论和部分电视媒体的实践,就城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作初步阐述,以期就教于方家,为我国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尽绵薄之力。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机房
一、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涵义
我国现存的电视节目资料大多数是模拟视音频信号,并以传统的保存方式存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录像带上(早期甚至有部分胶片),保管方式原始粗放。查寻或利用这些电视节目资料,需根据资料带库目录或个人记载进行手工方式的查找,查询难度大、效率低,而且每查询使用一次,对所保存的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耗。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是将各种介质、各种制式、各种状态下保存的视音频节目资料,通过计算机按统一的标准转化为数据文件,运用数字技术,对节目素材及相关资料进行编目、著录、标引等内容加工处理,形成内容数据与元数据相关的完整数据库,从而实现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以多种方式对节目资料及相关数据的检索、查询、阅览、传输、复制和利用。
二、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系统基本结构
目前,国内各大专业公司提供的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由信息处理子系统、内容管理子系统和内容存储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同时,上述系统还与各种应用子系统紧密结合,构成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完整的、可扩展的业务处理系统。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系统采用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先进技术,硬件设施包括上下载工作站、编目审核检索工作站、媒资服务器、数据流磁带库、数据存储平台等设备。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管理系统结构图
三、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处理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处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电视节目资料的收集整理、上载保存、编目著录、质量控制等相关环节。
1、电视节目资料的收集整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力、经济实力、节目生产和播出能力有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各地的本土主流媒体,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电视节目资料带(不包括电影、电视剧资料)。这些自制的电视新闻、社教、文艺、财经、生活、大型活动、现场直播等节目带大多集中在各台的资料带库,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尚有不少分散在各部门乃至记者、编辑个人手中。
电视节目资料(音像档案)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这是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原则。《档案法》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尽管一些电视媒体实行了频道制,但电视节目资料是电视媒体的内容资产和核心资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改变相互封锁、各自为政的弊端。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工作也是抢救和保护历史资料的难得契机,应调动全台力量进行收集,承担收集任务的部门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对收集的电视节目资料要按种类、栏目、素材进行整理、分类。根据本台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分类应尊重电视媒体发展的客观历史,按电视栏目的历史沿革较为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电视媒体节目的历史和面貌。
2、电视节目资料的上载保存
城市广播电视台记录并见证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节目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KCA、MⅡ、VHS到九十年代的SVHS、BETACOM再到目前的DVCPRO、P2,不一而足。这些资料带由于型号不同、规格各异,保存、利用存在较大困难。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的迫切任务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采集设备,统一将这些较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上载保存,将上述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视音频信号(绝大多数为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化数据,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节目资料存储的标准和方式。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资料无论是新闻、文艺、社教、财经、生活栏目,还是大型活动、现场直播;无论是国家、省级领导人视察、考察等珍贵镜头,还是普通节目播出资料;无论是完整的节目播出资料,还是记者的拍摄素材,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应最大限度予以保存。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决定资料尤其是较为稀少资料的存废,只要磁带没有霉变、严重破损或不能上载,均应予以上载保存。
实际操作中,节目资料上载人员应对上载资料的视音频信号进行把关和分级。技术部门要保证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电视节目资料的编目著录
这一环节包括内容描述、信息形式特征分类、标引和著录,是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的核心。《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为广播电视行业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提供了科学标准和规范,编目人员必须依据上述标准进行规范操作。
电视节目资料编目共分节目、片段、场景、镜头四个层级。出于系统建设规模及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城市广播电视台可根据实际情况编目到节目、片段(节目单条)或节目、片段、场景这几个层级。编目著录应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对节目资料进行真实记录和描述。编目的基本信息如:正题名、关键词、栏目、责任者(制片人、责任编辑、记者、编辑、主持人)、上载人、编目人、编目审核人必须著录,以便于检索和利用。播出频道、时段、首播日期等应根据节目信息或场记单记载如实著录。编目中,不确定的信息不能随意填写,应“宁缺毋滥”。
珍贵历史资料、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航拍镜头、高质量专题片、宣传片等重要资料可深度编目到场景、镜头层级。上述重要历史资料不同于普通资料,应控制其检索和使用的权限范围,普通用户只有经过授权和严格的审批才能检索和使用,以防止珍贵资料流失。
4、电视节目资料的质量控制
除上载、编目人员对电视节目资料视音频信号采集质量的审看把关外,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还应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相关组织应对承担数字化工作的全体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之较为熟练地掌握电视节目上载、编目等环节的基本技能,保证工作质量。
城市广播电视台无法像实力雄厚的省级以上台投入大笔资金,采用外包形式进行节目资料数字化,只能利用现有从业人员完成此项工作。相对来说,电视从业人员具备电视基本知识,从事上载保存、编目著录等具体操作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但对整个电视行业来说,编目著录工作是一项全新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严格依照科学标准进行操作,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检测,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节目资料进行重新上载或剔除,同时,及时发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中出现的问题,对工作流程和实际操作加以修正和完善。
数字化音像档案图像、信息
四、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作用及影响
电视节目资料是各地本土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社教、文艺、财经、生活、大型活动、现场直播等节目真实记录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重大事件、社会发展、风土人情等内容,是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珍贵记忆。同时,电视节目资料不受亲历者或回忆者的主观影响,具有纸质档案、口述历史无法比拟的原始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媒体节目编辑、制作、播出、存储、卫星收录、下载利用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将电视媒体的内容资源转化为媒体资产,对电视媒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及新媒体建设产生决定性作用。
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保存具有存储空间大、成本低、保存时间长等优势,对音像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必将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结语
我国的城市广播电视台,大多具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近三十年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发展变革最为迅速的时期。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5)》最新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内地共批准设立电视台159座,广播电视台2214座,教育电视台42座。除去中央级、省级台和自制栏目较少的县级台、教育台,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共计333座,占广播电视台总数的15.04% 。作为我国地域特色最为鲜明、文化传统最为多样、数量庞大且影响力巨大的广播电视媒体,城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资料数字化具有历史学、传播学、档案学研究的广泛意义。
(作者系安庆市广播电视台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 温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