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边界
——简评艾丽斯·麦克雷尔的《艺术与时尚》
2017-02-13白玉力
白玉力
⊙ 书评
移动的边界
——简评艾丽斯·麦克雷尔的《艺术与时尚》
白玉力
艾丽斯·麦克雷尔博士的这本著作对15~21世纪初西方艺术与时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阐述分析。结合文艺复兴、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等代表性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本书从多个层面讨论了拉斐尔、提香、布歇、惠斯勒、莫奈等众多艺术家与服装时尚有关的创作实践,包括19世纪下半叶现代时装设计师出现之后艺术与时尚之间出现新的融合景象。通过这本著作,读者会了解到艺术与时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关联方式和特征,更重要的是,还会清晰地看到,艺术与时尚之间的关联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水乳交融—无论在历史还是当下,对于艺术和时尚而言,无所谓利益既得者或者受害者,它们双方其实是彼此成就、互为依存的有机关联。
艾丽斯﹒麦克雷尔;艺术;时尚;关联;艺术家;设计师
Abstract:In her book Art and Fashion, Dr Alice Mackrell thoroughly explored the intricate connection of art and fashion in the 15th and early 21st centuries. In lin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art movements since the Renaissance, this book took a detailed look at the fashion-related practices of numerous artists including the likes of Raphael, Titian, Boucher, Monet, as well as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of art and fash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fashion designe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doing so, the issues of how the two fields were closely intertwined and what features they represent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ere handled effectively. By reading this thoughtful and fascinating writing, readers will clearly realize the fact that far beyond loose coupling, art and fashion have been inextricably linked for hundreds of years.Given their organic relationship, it is obviously unfair and arbitrary to simply decide which party is beneficiary or cat’s paw.
Key words:Alice Mackrell; Art; Fashion; Connection; Artist; Designer
当前学界对于艺术与时尚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或者21世纪初这两个时期,而《艺术与时尚》(英文著作,原名“Art and fashion: The impact of art on fashion and fashion on art”)却将目光拉至时尚初现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两者的相互关联进行了追根溯源。作者艾丽斯·麦克雷尔(Alice Mackrell)在序言部分主要论述了15至17世纪安东尼奥·皮萨内洛、拉斐尔、提香等艺术家在新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引领之下对服装的精准表现和深入研究,在之后的五个篇章中,围绕艺术与时尚相互影响的主题对18至21世纪初的代表性艺术运动(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阐述,讨论了相关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活动实践,以此勾勒出六百多年来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表现特征。
一、 始于文艺复兴早期的追跟溯源
时尚起源于14世纪晚期的西方社会。可以说,它从一开始便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艺术开创了一种审视世间万物的新方式:不同于过去从整体性和相同性的角度去看人类,把人的个性差异视为无关紧要的艺术观念,哥特式艺术强调个性和独一无二的特征,对世俗生活有了感受,开始追求与自然和感性现实相吻合的艺术表达。①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艺术家更加有意识地转向当下现实,致力于感官世界的表现。时尚正是出现于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男女着装从此走向紧身合体。
《艺术与时尚》从文艺复兴早期开始论述艺术家们在呈现他们所生活时代的衣着形象时,对古典美的孜孜以求,以及他们对样式、面料、纹样和服装细节细致入微的摹绘与创新。麦克雷尔结合实例,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从拉斐尔、提香、布歇到惠斯勒、莫奈等众多艺术巨匠对时尚的敏锐意识,他们借助服装表现艺术主题和人物性格的手法,在创作中对服装所做的创新性改变以及在服装研究上所投入的精力。从中我们会发现,“艺术家深入观察并精细描绘服装”的行为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说它是西方艺术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外观而形成的一项传统—鲁本斯为了艺术创作“跨界”研究服装,并编纂了以“服装图书”而闻名的画集。②托马斯·庚斯博罗借助时尚图样、时尚人偶将时下的着装风尚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并凭借自身的品味素养和精湛技艺对时尚进行优化、调整,以此表现其理想时尚。③可以说,服装是艺术家用来突出创作主题、表现艺术风格、承载作品寓意的一种重要手法,这一着眼点贯穿了本书的全部内容。从文艺复兴、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到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直至当代,每个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对服装及人物的衣着形象都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这是麦克雷尔就艺术与时尚的关系所揭示的第一个层面,那么第二层面当是艺术家对时尚的反哺—他们除了将时尚“为我所用”,还通过绘画中创作的服装对时尚的演变产生了关键性影响。艺术家对服装的精密描绘和记录一方面把原本地方性的样式介绍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使其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范围流行开来,另一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当时的服装样式。正如凡·戴克为查理一世的新王后,路易十三国王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所画的肖像画把休闲优雅的法式风尚传播到英国,同时,他的肖像画也是我们今天了解查理一世时期宫廷服装的重要资料来源。④不仅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家还是时尚的引跑者,让-安东尼·华托、弗朗索瓦·布歇引领了洛可可风格,雅克·路易·大卫、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等艺术家在开创和推广新古典主义风格服装方面做出了先驱性贡献—仅举几例。
艺术与时尚的关系不止如此,两者的结合可以建立在更为抽象的观念层面。法国哲学家利波维茨基将时尚史分为两个阶段:14世纪下半叶到1850年为第一阶段;1850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在他看来,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现代时尚与之前的时尚有着质的区别,而且,现代时尚不只是代表时髦的服装,更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出现的一个隐喻。⑤时尚与现代性的这种独特关联也成为艺术界关注时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意味着艺术与时尚的关系又获得了另一种维度。
麦克雷尔在第三章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时尚在19世纪有关艺术和文学中现代性的表现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重点讨论了现代诗歌创始人波德莱尔对时尚、现代性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对同时代的艺术家产生的影响。作者在这一部分对克劳德·莫奈、古斯塔夫·卡耶博特、乔治·修拉、 埃德加·德加等人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其中对莫奈创作于1862年的绘画作品《杜伊勒里花园的音乐》的解析尤为详尽,通过解读人物的服装色彩、着装形象、姿态设置分析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对现代生活的迷恋及其如何以穿着入时的男女形象来捕捉和呈现时代的气质风貌。时尚之于艺术的价值在这幅作品的解读中得到了综合性体现。
二、 时装设计师出现之后的新面貌
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经济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以查尔斯·沃斯为代表的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出现,现代时尚体系正式建构起来。与此同时,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和创作方向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此背景之下,时尚与艺术继续保持着长久以来的密切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被视为时尚与艺术的第一次跨界浪潮,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一方面,来自新时期的杂家式艺术主张把艺术与时尚绑定在一起。无论唯美主义、新艺术运动,还是之后的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都力求更为全面地融入时尚,挖掘其潜在价值。服装由此成为这些艺术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如它对超现实主义的重要性—“时尚的隐喻性和涵义是超现实主义视觉语言的核心所在”。⑥
另一方面,随着时装设计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时尚开始以更为主动的姿态介入艺术,这也使得两者的互动性更强,之前艺术家主导时尚的局面更多地转变为艺术家与服装设计师之间的合作。这些特征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得到了充分体现。作者以19世纪后期现代时装的出现为界限,结合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运动对一批在时尚与艺术的交互关系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设计师进行了梳理,其中对波烈、朗文、维奥耐、香奈儿、夏帕瑞丽、伊夫·圣·洛朗等设计大师的讲述尤为细致。在这部分论述中,作者除了谈到诸如夏帕瑞丽和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这类广为人知的合作,也讲述了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比较陌生的历史过往,比如香奈儿与 马克思·恩斯特、马赛尔·维尔泰什等多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合作经历。这些史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考察问题的深入性,另一方面无疑也让读者对设计大师与艺术界的关联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对比来看,在内容设置上,麦克雷尔将重点放在了文艺复兴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18世纪至20世纪初),对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这段时期时尚与艺术的互动走向描述的相对概要—只是简要描述了这段时期两者关系的结合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及界限日益模糊的整体特征和趋势走向。譬如80年代以来,时尚在其文化地位得到提升和认可的同时继续向艺术靠拢;1996年在佛罗伦萨举办的“Il Tempo et la Moda”双年展把有关艺术与时尚互动的讨论推上了最高点。
三、 艺术杂家身份对时尚的影响
通过梳理艺术与时尚之间600多年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联因素和特征也随之呈现出来。在本书所涉及到的系列影响因素中,艺术家长久以来的“杂家”(dilettante) 身份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专职设计师的出现是19世纪进入现代社会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设计更多是作为艺术家诸多创作实践中的一项而存在。⑦作为源自中世纪的匠人传统,艺术家和手艺人是一个整体,“美术和工艺美术、纯粹的艺术品和单纯的家具几乎完全融为一体”。⑧这种情况即使在15世纪之后艺术家摆脱工匠身份,与诗人和学者阶层平起平坐之后也依然延续着—虽然其源动力有所不同。本书便谈到了数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挂毯设计、家具设计、舞台设计、书籍插画、珠宝和服装设计等诸多领域中的创作实践。譬如,序言开篇便谈到16世纪的艺术家在服装及珠宝首饰等设计领域的技能,并分析了当时艺术家与金匠之间的密切关系。“金匠与画家和雕塑家拥有同样尊崇的地位,他们的设计和创作紧密相关。微型画中珠宝的精度和纯度的标准与雕塑中的标准完全相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艺术家都参与珠宝设计。”“在北欧,有些艺术家设计的珠宝和当地精致时髦的服装搭配在一起。来自纽伦堡的阿尔布雷特·丢勒—其父是位金匠,设计珠宝,来自奥格斯堡的小汉斯·荷尔拜因,来到伦敦,成为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他凭两百多件珠宝设计作品而名扬天下。”⑨简言之,从麦克雷尔的研究看,时尚之所以能够在西方艺术发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受自然主义力求精确客观的表现事物的影响之外,艺术家多才多艺的杂家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特点进一步丰富了艺术与时尚的交互维度,而不是仅限于绘画中的服装表现。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主张的差异,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艺术杂家其实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来理解:艺术家在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理想引领之下无意识扮演的“杂家”角色(以15~19世纪为典型);以及明确提出将艺术融入生活的杂家式艺术主张(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代表)。尽管不同阶段的艺术家关注时尚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对时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研究视角与论述风格
在论述艺术与时尚的关系时,麦克雷尔并没有停留在对绘画作品和艺术风格本身的分析上,而是从“人”(艺术家、设计师、画中人物形象及现实中的时尚领袖等)的角度,详尽讲述了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过程中艺术与时尚对彼此的影响和滋养,包括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家本人的相关社会经历。举例来说,作者在分析艺术家托马斯·庚斯博罗对洛可可风格在英国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时,不仅考察了前辈对庚斯博罗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对英式洛可可风格服饰人物形象的精准呈现,还对庚斯博罗的社会谱系和家庭背景进行了追踪,以此探讨艺术家的服装表现力及时尚敏锐意识的来源。“一件小幅的以陈设着古典器物的绿荫公园为背景的人物绘画展现出洛可可风格艺术家弗朗西斯·海曼的影响。他是庚斯博罗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格弗路(注:Hubert Francois Gravelot,法国画家,一位裁缝的儿子,曾师从布歇)的朋友。庚斯博罗除了以华托为榜样,在1740年早期曾跟他学习。劳埃德小姐优雅的闲适和不拘礼节,同时对服装细节及其丰富材质的细心观察,已经显示出庚斯博罗在描绘外观形象和织物方面的超凡技艺。”“庚斯博罗的家庭从事纺织品贸易。其父是一位服装制造商也生产绉布,其姐经营女帽生意。所以他对当代时装很熟悉,这给他日后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在圣马丁兰恩学院)接受训练之后,对时装趋势非常了解,并且‘在观察事物的物质性方面进行了专门训练’”。⑩这种带有社会学色彩的论述分析,让人得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多个角度理解艺术与时尚之间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作者的剖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艺术家之间以及艺术家与作家、诗人等之间的密切交往,更可以从中了解到服装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乃至个人生活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麦克雷尔的论述风格也是值得称道的地方,有着抽丝剥茧般的细致,一如书中提到的那些艺术家对服装细节的耐心重塑。譬如讲述布歇成就了蓬帕杜夫人作为洛可可代言人的偶像代表时,作者写道“布歇为蓬帕杜夫人画了很多肖像画。正是布歇塑造了她独特的优雅,将她推上时尚偶像的宝座。”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作者通过比较这位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两幅作品分析了这一偶像形象的演绎过程。“一个重要的主题—后来成为蓬帕杜夫人的同义词,是波吉瑞夫人肖像画中的缤纷玫瑰:一尊古铜花瓶中插满玫瑰,她的袖子和头发上也装饰着玫瑰,公园长椅的凳子和前景的地面上也都散落着玫瑰。布歇于1759年创作的蓬帕杜夫人肖像画中,背景是以盛产玫瑰而闻名的贝尔维城堡的一个花园,画中蓬帕杜夫人身穿灰玫塔夫绸礼服,配一朵玫瑰胸花,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布歇将她的法式礼服与周围环境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花卉、植物,还是花园里的设施和雕塑,一切都结合得那么和谐,完美地将洛可可风格展现出来。”⑪
此外还要提到的是,作者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这本著作虽不足200页,但却纳入了大量的文献史料以及绘画、素描、服装样式图和照片等图片资料,为作者严谨细致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保障。除去翔实的考据和丰富的内容,麦克雷尔在论述中间还不时穿插以与艺术家有关的逸闻趣事,譬如在讨论19世纪末期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时,特别谈到了波德莱尔和莫奈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衣着形象近于苛刻般的要求。这种论述方式使本书在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分析时尚与艺术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同时,也避免了抽象甚至晦涩的理论考辩,提升了趣味性和可读性。此外,作者从服装或着装形象的角度对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名作进行解读的方式,一方面以令人信服的分析揭示了时尚之于艺术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欣赏和解读艺术的维度。
结语
谈及艺术和时尚的关联,很多人倾向于将两者划为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准确地说,是时尚在“压榨”艺术,以便为其积累文化资本,获取商业利益。在这种观点之下,时尚无疑扮演了“阴谋家”的角色。然而,通过这本著作,人们会清晰地看到,艺术与时尚之间的关联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水乳交融。在数百年的发展演变中,二者犹如并蒂莲一般,在历史长河中一起演进、更迭;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对于二者而言,无所谓利益既得者或者受害者,它们双方其实是彼此成就、互相滋养;作为一种互为依存的有机关联,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将改变另一方的历史走向。这种分析视角对于时尚长久以来遭遇的偏见无疑是一种有力“洗白”。
尽管《艺术与时尚》出版于2005年,在这十几年中不时也有其他以此为主题的著述,但是少有同类研究问世,加之作者精辟透彻的分析及其开阔的学术视角,这两方面因素使得这本书放在今天来读丝毫不觉过时,依然让人能够在经历独特的阅读体验之余还能获得一次知识大丰收。
注释:
① 阿诺尔德·豪泽尔著、黄燎宇译:《艺术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35页。
② Mackrell, A. (2005).Art and fashion: The impact of art on fashion and fashion on art.Malaysia: Batsford, p.14.
③ 同上,第28页。
④ 同上,第15页。
⑤ Lipovetsky, G.(1994).The empire of fashion:dressing modern democracy (C. Porter,Tra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55.
⑥ Mackrell, A.(2005). Art and fashion: The impact of art on fashion and fashion on art.Malaysia: Batsford,p.136.
⑦ 白玉力、李红梅:《整合的未来:设计与杂家主义》,《装饰》,2015年,第2期,第103页。
⑧ 阿诺尔德·豪泽尔著、黄燎宇译:《艺术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74页。
⑨ Mackrell, A.(2005). Art and fashion: The impact of art on fashion and fashion on art.Malaysia: Batsford,p.11.
⑩ 同上,第28页。
⑪ 同上,第26页。
本文为2016年度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计划项目“服装品牌的艺术化营销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项目编号:Sk10201612);2017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项目“真实营销:服装品牌的艺术化现象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项目编号:SM201711417008)阶段性成果。
Moving boundaries——Review of Art and fashion: The impact of art on fashion and fashion on art
Bai Yuli
J04
A
1674-7518(2017)03-0121-04
白玉力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讲师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