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记》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品格
2017-02-13董波冯振华
董波 冯振华
(1.2.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据《史记正传》,《乐记》为孔子再传弟子公孙尼子的作品,不过现存《乐记》中有一部分是汉儒纂辑的。《乐记》总结并发展了先秦儒家关于乐教的理论,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专著。本文通过对《乐记》的梳理和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乐记》的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品格。
一、“音由心生”:朴素唯物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音乐起源论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也称自发唯物主义,它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乐记》是这样交代音乐的起源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生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1](1250)就是说音乐来源于人的内心活动。而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部环境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的内心接受外来的刺激而受到波动,做出相应的情感和生理上的反应,于是发声。
由刺激的种类、性质、强弱不同,不同的情况下人接受到的讯息不同,故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这就叫“音”。
后来人们用乐器相配合把这些“音”演奏出来,并伴以舞蹈,这才叫“乐”。古人对于“音乐”概念的界定,“音”与“乐”二者是有差异的,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这一个单一的词汇。
“中国古代的‘乐’,往往是指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乐记》中的‘乐’有时也兼指诗、歌、舞三者。但它毕竟是一部音乐论著,所以‘乐’主要还是指音乐的本义。”[2]此为《乐记》中对“音”“乐”起源及概念界定中所体现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茫中求进步的低迷期。其发展进步的每一个时期,都伴随着中华民族境况和民众心理的巨大变化。
二、“天人合一”:遵循自然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音乐价值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3](216)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自然可以影响人的意识,但自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乐记》中这样写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1](1255)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里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里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纩而激越;心里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庄重而正直;心里产生爱恋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和顺而温柔。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才产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乐记》这一段话充分的阐述了中国古代对于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的阐释,人们表现的是喜怒哀乐的音乐,这都不是人自身产生的,是由于人对外界环境变化给予的反应。
音乐表达情感,音符在时间过程中按情感的波动起伏而发展。这是一个线形的发展过程。听到音乐后,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出想象和联想,想象出事物的形貌,则是另一回事。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一个人长得什么样,一朵花的颜色如何,一个物品是什么样子,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它只表达对事物的一种内心感受或内心状态,它通过情感这个中介,把作者与听者、作品和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三、“乐通伦理”:音乐伦理学视域下的君子之道
所谓音乐伦理学就是指从伦理学的视角,运用伦理学基本原理解析了音乐领域内的道德现象。然而《乐记》中早已阐述了中华音乐伦理之精髓,即所谓:“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1](1260)乐,是与伦理相通的。
所以,只知声而不知音的,是无心的飞禽走兽;只知道音而不知乐的,是普通的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通过用心去详细审察和辨识声所表达的内容才得以了解音之含义,心中有音才得以明了乐中的道理,通过乐进而能够体察当时的政治情况,治理天下的方法也就完备了。因此不懂得声的不足以与他谈论音,不懂得音的不足以与他谈论乐,懂得乐就近于明礼了。礼乐的精义都能得之于心,称为有德。
《乐记》认为“声”“音”“乐”三者是不同的,并且三者的关系属于一种递进的关系。一方面,“音”在“声”之上,“乐”在“音”之上;另一方面,“乐”包含了各种“音”,“音”又涵盖了各种“声”。由“声”到“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国富人将“声”“音”“乐”的关系上升和对应到了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层面。中国道德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先秦思想家们所探讨的伦理问题以及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而人之道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
人道的核心是君子之道,成为君子的方法首先在于有德。《乐记》明确的阐述了通晓“乐”之人,为君子,而这个“乐”便是与“礼”的结合,在中国传统音乐观中“礼乐”是不可分割的。人对于“乐”的通晓,能够提升自身德性。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的重视,音乐“化人”的重要性。
四、“声音之道,与政通”:中国传统音乐政治观
“乐”一经产生,便作用于人和社会。它可以“化人”,可以“和民生”,可以易风俗,还可以防“人之好恶无节”。古代教育家之所以重视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来说,音乐可以服务于国家,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为从性质上讲,音乐与政事伦理是想通的:所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在《乐记》中,还把古代音律中的五声对应了五个阶层:“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懘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矣。”[1](1270)宫音是君,商音是臣,角音是民,徵音是事,羽音是物。
这五种声音不发生混乱,就没有弊败不和的音了。宫音混乱就成为散漫的声音,象征着国君骄横;商音混乱就成为偏激不正的声音,象征着官吏堕落,角音混乱就成为忧愁的声音,象征着财物匿乏。
五种声音都发生了混乱,互相排斥,叫做慢,在这种慢的情况下,国家灭亡也就在眼前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乐记》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以及政治作用。中国古代文化中,音乐不仅仅是声音曲调的象征而已,音乐暗含的是治国之礼。“礼节民心,乐和民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乐”是由心生,通过“乐”可以使民心向善,社会安定。古人为了实现礼治,须得重视乐教,礼与乐并重正是先秦儒家所提倡的。
五、讨论与分析
《乐记》是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国音乐教育的思想启蒙,这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人对修养个人、和谐社会、安定家园的向往。通过对《乐记》的分析和探索,我们发现儒家思想中的音乐教育,是将礼与乐相结合,乐教的目的在于树立一个伦理道德层次上的音乐观。通过人心对自然天地万物的感悟,配合上情感、肢体以及契约便形成了音乐,那么这种音乐的形成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音乐符号那么简单,它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礼教却将乐教这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观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知道音乐性而忽视了伦理性,这一文化的意识和断层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
当今音乐教育在探索和改进的道路上,可谓是一路坎坷。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传统音乐受到外来音乐的巨大冲击,我们接受外来音乐艺术熏陶的同时不能丢弃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然而,现在我们的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忽视,特别是初等教育不能把音乐课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当今中国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值得深思,笔者曾在呼市多个中小学进行实地调查,现实的结果显示,学校的教学安排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而且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经常占用音乐老师的课程时间,在临近考试之前音乐课默认停课状态。
其次,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断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音乐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学科,是蕴含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人生哲理。乐教是中国人的思想艺术和伦理规则,现代学校教学应该注重音乐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能把音乐当作是无关紧要的娱乐活动。然而,现代教育对于学科的划分,以及音乐学科不是重要考试的内容,导致了音乐学科的边缘化。音乐其独特的人文内涵被弱化和忽视,音乐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很多人也认为学习学不好的学生才去选择学习相对容易的音乐艺术。这些都是当今音乐教育的缺陷,音乐文化的古老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被轻视。
第三,音乐不是少数学生独享的学科。《乐记》的内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音乐本身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科,音乐是人性化的艺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应该充分体现在音乐教育上。音乐教育要注意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多学生不是不喜欢音乐而是对自己没有自信,这时候音乐教师就应该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够快乐的接受和学习为起点,培养音乐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哪怕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字的人,共同欣赏一段音乐,都能通过音乐的旋律来感悟其中的喜怒哀乐。这样,音乐就为世界文化的交融搭建了共通的桥梁。面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和碰撞,面临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存的时刻,我国倡导“一路一带”新型全球化,习主席提出“一路一带”中各文明之间“共存共荣”。世界各国利益相关,文化各异,这正是世界的多样性。对本文化认知和自信,对他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君子合而不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传统音乐文化的断裂和遗失是一个民族的悲哀。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品格自然也是由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融合而成。将当今中华传统音乐的发展放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特色,树立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观,体现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品格,让中华传统音乐走向世界,将中华传统艺术的美与智慧展现在世界舞台。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蔡仲德.《乐记》音乐思想书评[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2).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