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两件事
——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培焕
2017-02-13单晓杰王建朝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单晓杰 王建朝(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一个人,两件事
——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培焕
单晓杰 王建朝(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有的人,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但却成就卓著,流芳百世;有的人,一生做很多事,但却平淡无奇,无足轻重;还有的人,一生只做两件事,一身兼两种身份,但每件事都做得踏踏实实,风生水起,让世人和社会受益。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行为,对社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记录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培焕女士即为后者的典范。据吴培焕口述,她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专业侗歌演员,一是侗歌教唱教师。然而,就笔者看来,她是一身兼两职,两职融于其一身,且社会功效双管齐下,珠联璧合。一则音乐传播,一则音乐传承。两件事、两种领域、两种身份、两种功效,并辔齐驱,如影随形,编织成吴培焕复杂而又精彩的艺术人生。一个人,分身两栖,将两件事均做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惠泽社会当下和未来。故此,我们就应该不惜笔墨地用心记录她,记录她的艺术人生、记录她的艺术行为,记录她的社会效应。因为这构成了吴培焕的整体人生,也为世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吴培焕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吴培焕生平及其所承载的乐种(侗族大歌)界定
1.吴培焕生平简介
吴培焕(原名吴德英),女,侗族,1962年12月生于贵州省黎平县口江村。据其口述,她的母亲吴培能是一名当地家喻户晓的侗歌老歌师,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她从小就在艺术才华方面崭露头脚,在当地小有名气。读小学的时候,她就凭借明亮圆润的嗓音以及在演唱侗歌方面的才华而受到家乡父老乡亲的关注和爱戴。期间,她一门心思地爱上了侗歌演唱,并时常跟随歌师学习,在演唱技巧和曲目积累方面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因此而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并不断被学校和当地政府抽调去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或民间文艺演出。1978年,吴培焕凭借其美好的嗓音和良好声誉,15岁的她被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招收为专业的歌唱演员。从此,其社会身份发生了跃迁,从农村舞台转变为城市化的专业舞台,从业余的原生态的乡村侗歌演唱者转变为专业团体的歌唱演员。进入黔东南州歌舞团以后,吴培焕更加地勤奋努力,且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系统训练,并由于长时期的在各种场合的演出经历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她在演唱技巧和歌唱能力方面均有了质的飞跃,并很快地成长为州歌舞团的演员骨干。据其介绍,在此期间,她和其他演员不但完成政府交付的一年演出120场的必须任务,而且代表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国家参加了不同级别的演出和比赛,并荣获了各种类别的奖项。譬如,1980年,她随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优秀奖;1982年,她跟随州歌舞团组建的侗歌队去广西省南宁市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文艺座谈会会演”,其精湛的演唱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良好评价;1986年,她随州歌舞团侗歌合唱队代表中国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演出,她们一行9人演唱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轰动了整个巴黎,赢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改变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看法”。然而,在其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对艺术执着痴爱的吴培焕被检查得了白血病,这对一位热爱艺术事业的专业演员来说是何等的残酷和无情。据其口述,当得知自己得了这种被医学界认定为几乎绝症的病情后,她真的感到整个世界就要塌陷了。幸好,在政府和亲人的帮助和关爱下,也在她不放弃的歌唱追求下,她的绝症却奇迹般的好了。从此,她真正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也真正认识到了培养侗歌传承人的重要。可以说,这次“大难不死”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从一名专业团体的专业演员转向了学校教育,当一名音乐教师,从事侗歌传承工作。据其口述,从2003年开始,她就受振华中学、凯里学院、雅特艺术学校等教育单位的邀请从事侗歌教唱的工作。从此,吴培焕就有了另一种社会身份———音乐教师,从事侗族民间歌曲的传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侗歌表演的人才,为侗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我们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从事学校侗歌教育之后,其演员的身份也没有改变,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一有重要艺术活动,也均少不了她的身影,而且是充当“台柱子”的角色。譬如,“2009年,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委任和指派她与我州侗族大歌演员,赴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幕式暖场演出的任务,将侗族大歌唱响世博会”。 可以说,此一时期的吴培焕已经具备了两种社会身份——专业演员和音乐教师,而且两种身份同时进行,并行不悖,且在各自的领域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侗族大歌之界定
据了解,虽然吴培焕是侗歌(侗族民间歌曲的统称)传承人,但是促使她成名的是侗族大歌,且社会影响最大——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五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且,吴培焕因演唱侗族大歌出名,而于2012年9月被命名为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
就其定义而言,侗族大歌的侗语称谓是“嘎老”或“嘎玛”,侗语中“嘎”即“歌”,“老”即“大”,“大歌”一名是侗话名称的直译。侗族大歌的最大特点是多声部合唱,一般具有上下两个声部,并因此而被主流媒体关注,成为中国音乐学界驳斥西方音乐学者类似“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言论的最好证据。就其分类来看,从演唱方面来分,可将大歌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和童声大歌3类;从演唱内容来分,可将大歌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4类,有的也按照流传区域进行分类。就其表演形式来看,侗族大歌歌队最少4人,多则数十人,无论人数多少,一般都要由1~3人轮流而不是同时唱高声部,其余的队员唱低声部。往往在结尾部分,唱高声部的两人再分为两声部,形成3个声部,故实际上是“一人独高之”。总之,各种不同类型的大歌均有其独具特色的特点,且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和实用功能。
作为典型的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贵州省从江、黎平二县的六洞、九洞、十洞、四脚牛、千二、千三、千五、二千九等地及周边村寨,是大歌传唱的中心区域,而广西三江的溶河沿岸和贵州榕江的苗兰、宰荡等地,则是大歌流行的边缘地区,且各个地方的侗族大歌也体现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
一个人,两件事——音乐传播(专业演员)和音乐传承(音乐教师)
1.音乐传播——专业演员身份的社会行为
我们说,音乐传播是音乐从业者的音乐行为或社会行为,音乐文化只有在音乐从业者的表演行为和传播行为的场域下才能够让他人知晓和了解。缺乏了音乐从业者的表演行为以及连带的传播行为,音乐只能在一个很狭小的局内的族群范围内流传,就不能对更加广泛的社会造成影响,更不能将本族群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一个人、一个族群乃至一个国家均为不足取的做法。但就音乐传播行为的过程来看,音乐从业者及其音乐行为无疑是其不可或缺的中心环节,因为只有音乐从业者及其音乐的舞台表演行为才能够将其所承载的音乐传播给他人,对他人造成影响,对社会产生效应。
由上述内容已知,自从1978年15岁的吴培焕被黔东南州歌舞团招收为专业演员以来,她诸多的舞台表演行为均为贵州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侗族音乐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侗族大歌为主的侗族民间音乐因地处偏远的封闭条件,基本上都是在本地区的侗寨民众中传承,很少能够受到外界人士的知晓。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侗族民间音乐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一道被列入文化“四旧”的范畴,以此其传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恢复传统文化的政策,很多少数民族音乐的展演也开始提上国家文艺政策的日程,各地不同级别的艺术团、歌舞团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并承担了一系列的宣传和传播少数民族音乐的表演任务,以各种级别的活动展演、比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呈现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我国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各少数民族音乐展演的过程中,各省区都有代表性的乐种和乐人以“名片”化的效应为整个区域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譬如,新疆的维吾尔木卡姆、广西的《刘三姐》、西北的花儿、内蒙古的蒙古长调等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乐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均为其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扩散和传播起到了“品牌”化的效应。贵州省区则选择了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种——侗族大歌为其代表,其影响范围不但辐射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吴培焕作为演唱侗族大歌的专业团体的专业演员,因其侗歌演唱技艺的精湛和天籁般优美的嗓音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侗族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并屡次代表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国家参加了各类不同级别的文艺会演和比赛,并获得各种不同级别的荣誉。譬如,1980年,她随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得优秀奖;1982年,她跟随州歌舞团组建的侗歌队去广西省南宁市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文艺座谈会会演”,因精湛的演唱而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良好评价;1986年,她和歌舞团侗歌合唱队一行9人代表中国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轰动了整个巴黎,赢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和评价;1987年8月,她参加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侗族篇》;1988年,她跟随歌舞团侗歌队赴意大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国际艺术节会演,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等赢得了国际艺术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3月,她跟随州歌舞团演员赴上海参加世博会开幕式暖场演出的任务,将侗族大歌唱响了世博会。可以说,吴培焕参加的各类演出活动为我国以侗族大歌为主的侗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作为专业演员的吴培焕,她在国家级、世界级的光鲜的舞台上进行侗族大歌演唱的时候,无论她是否意识到其音乐行为的背后意义,也无论她是否留恋舞台上令人艳羡的荣耀,但其音乐表演行为确实在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观众带来娱乐审美的同时,也将以侗族大歌为主的侗族音乐文化传递给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世界上的中国竟然有如此美妙的声音。从此,侗族大歌也就插上了翅膀,飞向了世界的多角落,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即为世界认同侗族大歌乃至侗族文化的最具说服力的明证。从此种意义上说,吴培焕代表国家在向世界传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在充当着国际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因此,吴培焕的音乐传播行为的意义影响深远。
2.音乐传承——音乐教师身份的社会行为
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人是音乐的承载主体,一旦承载音乐的主体消亡,音乐也将消失,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即为如此,这彰显出音乐传承和培养音乐传承人的问题,有关音乐传承人的重要性。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曾说道:“保护民间传人是全部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优秀传人代表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所身怀的‘绝技’正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在,传统就在;传人不在了,就意味着传统也就消失了。”据此可以说,音乐传承以及培养音乐传承人是衡量一个乐种能否存续的重要标准。
音乐传承是人之社会行为的一种,无论是传者和承者,音乐传承都必须由活体的人来进行,缺失了人的存在,音乐传承将不可能完成。对于当今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而言,其状况并不乐观,因为在现当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很多局内人的音乐审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对本我文化丧失自信,产生抛弃的想法。因此,音乐传承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吴培焕就是一位具有文化自觉的乐人,她从21世纪以来就认识到了本我文化的重要性,在从事舞台表演的同时,自觉地加入音乐传承的队伍行列。音乐传承有民间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媒体传承、教育传承等多种渠道,吴培焕则选择了进入具有固定传承场所、规范化的传承管理和制度以及稳定的传承人来源的学校教育进行侗族侗歌(包括侗族大歌、琵琶歌等) 传承,而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据其口述,她从2003年以来就被凯里市的振华中学、凯里学院、旅游学校、雅特艺术学校等教育单位聘请为音乐教员进行侗歌的教唱工作,具备了中学、大学之双重身份的音乐教师的资格。就其传承方法来说,与专业艺术院校专业音乐教师照本宣科、按谱教唱的教学方法不同,吴培焕采用了传统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承方法进行教学,在与学生面对面的口头教唱中,让学生们真正地掌握侗歌的音乐精髓,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吴培焕是幸福的,一提到她的学生,她总是神采飞扬地讲个没完没了,因为学生们都非常的喜爱她。据她口述,她的学生散布在贵州省的各个地区,只要一来到凯里,都会给她打电话,来看她。很多时候,学生们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临时打电话向她请教侗歌教唱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她都会耐心地给学生们解答。毫不夸张地说,十几年来,经她培养的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都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也有学生在教学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为侗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吴培焕从事的侗歌学校传承工作,为以侗族大歌为主的侗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的成为专业演员,有的成为音乐教师,还有的成为机关团体人员等等,从而为我国以侗族大歌为主的侗族传统音乐的存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 语
一个人,两件事,两件事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一个人,两件事,两件事构成了吴培焕完美的、绚丽的艺术人生。两件事,一个人,两件事成为构建吴培焕双重社会身份的砝码,两种砝码在天平的两端维持平衡,使她的整个人生更加的完美和有意义。作为双重身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传承人,吴培焕不但为我国侗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也为侗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国内外的扩散和传播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据笔者所知,已经年过半百的吴培焕尽管每天都是忙碌的,但她是幸福和满足的,因为她不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侗歌人才,而且她的女儿刘彩霞也继承了她的衣钵,成为黔东南州歌舞团的专业侗歌演员,也经常代表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国家参加国内外的各类演出和比赛,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侗族传统音乐文化。试想,她不是在重复其母亲吴培焕的艺术道路吗?希望这条路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本文受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贵州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16YJC760010) 和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贵州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16zd0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