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腾冲“佤族清戏”
2017-02-13段龙山保山市文化馆
段龙山(保山市文化馆)
如何保护腾冲“佤族清戏”
段龙山(保山市文化馆)
云南省腾冲市荷花乡甘蔗寨座落在腾冲马鞍山南麓火山台地上,气候温和、风光秀美,主体民族为佤族,距腾冲县30余公里。至今还保留着我国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的佤族清戏,2008年腾冲佤族清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腾冲“佤族清戏” 传播及戏曲发展规律
有专家将中国戏曲定位为 “传统文化、活态艺术” 八个字。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戏曲反映的是几百、上千年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思想和观念。既是一种传统文化,那就不能将其与流行艺术相提并论。
当代艺术是指中国戏曲从来不是死的,也不是博物馆文化。中国戏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古希腊罗马戏、古印度梵剧、中国戏曲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但古希腊罗马戏、古印度梵剧至今已荡然无存,但中国的戏曲总是活着的,因为他总是在代谢,在不变中有变。
比如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高峰,元末明初时元杂剧就衰落下去了,但他并没有完全消亡。元杂剧到了民间,明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时,昆曲的形成发展吸收了北曲,既元杂剧的元素。所以中国戏曲的名称和表演形式可能在变,但戏曲发展的自我激活内部机制是不变的。当原来的戏曲发展遇到瓶颈时,另一种类型的戏曲也取而代之,并吸收了原来的优点。
佤族清戏的传播规律也是一样的,腾冲是我国通往南亚的要冲,自明洪武开边以来,甘蔗寨就是军旅商贾到缅甸一带的必经之地和歇脚点。明嘉靖以后,朝廷对当地宝石矿藏有过开发,康熙六十一年,清政府在土地和夫役上对甘蔗寨土著居民实行安抚政策。至使当地居民得以休养生息,其经济文化自然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从原始的封闭型转向发展开放型。此间,南来北往的商绅和流散的军士在甘蔗逗留或安家。而此时的甘蔗寨也已具备了接受中原文化的基本条件。雍正、乾隆时期中原文化的不断渗入,其中包括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新的戏曲,称为清戏,别称湖北高腔,也随之传入了。
腾冲“佤族清戏”的历史及特色
1856—1874前后,清戏一度停演。清同治年间,瓦族人中出了一个杰出的头人李如楷,寨内及附近地区都称其为“卡拉王”,他是当地举足轻重的绅士。李如楷本人酷爱清剧,常亲自主持清剧的演出活动,并在剧中担任角色,他在甘蔗寨当政期间清剧得了迅速地发展,与此同时甘蔗寨的教书先生,不但参与抄写剧本和学戏教戏活动,还直接参与清剧的演出,进而形成了清剧演出队伍的骨干。
清戏是用汉语演唱、身着汉族服饰表现汉族故事纯中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剧种,而传入甘蔗寨后,使很快为当地佤族群众接受并保存下,至今视为自己特有的戏曲艺术,其演出剧目和声腔均保持着传入时的模样。但是清戏根植於腾冲民族杂居的地区,因而在声腔上对当地的花灯曲调、民歌、山歌已有一定的吸收。在清戏三个传统剧目:《文龙赶考》、《白鹤传》和《三孝记》中,其内容大都是宣扬忠孝节义和向善悟道。角色行为单一(生、旦、丑);台词、声腔、表演均按汉族戏曲的形式。清戏的演出习俗,也与汉族正月闹花灯演戏形成了一个规律.即每年的春节前进行排练准备,春节期间在本寨和附近的村寨演出,演出以清剧为主,也演花灯和龙灯。甘蔗寨人唱戏,舞台演唱声音小,台内的帮腔演唱声音大的雏形已经形成,其影响已逐步扩大,而清剧高腔的特点也已充分显现出来。
建国初期,清戏在表演和伴奏上吸收、借鉴了部分滇剧的表演和伴奏方法,如原来在唱腔或道白之间只用打击乐,后来便加入胡琴作跟腔伴奏,而服装也在用白布土布缝制后,彩绘的基础上增加了少量的绸衫绣装。
1983、1984年,腾冲文化局、文化馆多次派人深入甘蔗寨调查,经多方查访,始从李如楷的第五代孙,赵立国处获得《三孝记》中的五个折子戏。《文龙辞妻》中的一个折子戏以及《白鹤传》中的十余个折子戏的手抄本,后又从瓦族青年中,挑选了部份演员,在当地瓦族艺人的辅导下,由县花灯剧团的演员和乐队帮助排练了《安安送米》。1984年12月,该剧参加了保山地区第二届民族文艺汇演。这是清剧第一次登上地区级的舞台,演出后当即引起了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自佤族清戏重返舞台后,1985年3月,由文化部艺术研究院省艺术研究所、保山市文化局、腾冲文化局联合组成的清戏调查组,深入甘蔗寨、汪家寨等地瓦族聚居地区对清戏进行了规范的调查和采访。
此次调查除整理校对《三孝记》、《文龙赶考》、《文龙辞妻》等戏本外,更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了沈得山、沈家兴、李家福、李家显、杨茂发等“佤族清戏”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和中青年尹培山、王祖芳、廖美珍、张正仙等清剧戏出队的骨干。
“佤族清戏”目前濒危情况及保护建议
“佤族清戏”现在濒危情况总结起来就是:传承人数量递减,熟练掌握曲目,对打击乐器熟练掌握人少,传承地区氛围不够。
由于目前多元文化的影响,保山市的民族民间戏曲类的传承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民族民间戏曲的表演形式濒临灭绝。特别是“佤族清戏”表演、演奏清戏打击乐人员急速减少,原有生存空间不断缩小,市场萎缩等现状令人担忧,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传承人多数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会演唱、表演“佤族清戏”,更谈不上了解、喜欢。“佤族清戏”的传承面临着传承人匮乏的局面。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导致原有的表演条件、空间等逐渐消失,有些剧目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要想使“佤族清戏”更好的得到有效传承,我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1.对健在研究者、传承人进行采访、记录、整理相关资料。
保山市对“佤族清戏”研究近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曲艺志书、“佤族清戏”理论研讨会、民族民间文化普查、申报“非遗”项目等等,但是还有一些,过去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搜集、整理的,任然需要用当代记录设备将“佤族清戏”系统的记录.
2.加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以政府为主导,宣传、文化、民宗、旅游多部门配合,在所辖区内大力营造“清戏文化”氛围,核心是保护清戏传承人,乡镇可以考虑将传承人情况纳入乡(镇)人才队伍里,多方面的协调传承人传承场地,帮组各级传承人制作的产品,务工补助比其它人高,在乡村里营造各种尊重传承人氛围,请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讲课,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请传承人进行展示,为传承人制做名片,积极配合文化部门做好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发挥个人智慧搞好非遗开发、利用等工作从而达到传承人在本村里有较高的地位,经济提高受到大家的认可、尊重,帮助传承人培养后备人才,同时监督传承人是否传承;市、县两级从政策、经费、指导、宣传上开展。
3.融入当代,传统与现代两只脚走路。
在保留传统曲目时,创新反映佤族文化、腾冲文化、抗战文化主题的剧目搬上舞台,加强思考如何让清戏,让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热爱。通过电视、微信、进校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年轻人对清戏的了解、爱好。培养人才、后继有人,最终达到保护与抢救结合,传承发展的目标。
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佤族清戏的路会更宽,舞台会更大。
[1]《保山戏曲志》
[2]《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