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都是大师的时代什么人才能称大师
——美术界“大师”现象评析

2017-02-13陈是吾

中国画画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美术界文豪诺贝尔

文/陈是吾

前因后果

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各界好像都患上了“大师综合焦虑症”。近来,因为“高原”“高峰”的说法而愈演愈烈。

书画界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更为强烈。大概是因为书画已经是全面彻底地商业化了,“大师”是到了最值钱的时候。

凭良心说,当代的书画,从整体上看,是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水平都高。但是,从最顶层看,却没有一个画家能与以往的“大师”比肩,更何谈超越。

放眼世界,这也是一个没有“大师”的世界。但是,世界人民好像也并没有太多的焦虑。

看看最近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奖里唯一接近艺术的奖项),今年是石黑一雄,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学评论家眼里他并不是“大师”(在文学界称之为“文豪”),只是一个“好作者”而已。他们说:“在六七十年代,诺贝尔委员会积极找寻文豪……当下最需要找寻文豪,诺贝尔委员会却只把视角聚焦到好作家身上。”所以,上一次是鲍勃·迪伦——一个歌手;再上次是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一个记者。这也仅仅是一小撮人吐吐槽而已。大家更关心的是与自己的生活直接相关的——除文学奖之外的,其它奖项。

但是,就是公认的“文豪”——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也是没有人看的。君不见,前几年有媒体做了年轻人“最读不下去的书”的调查,结果,排在第一的就是《红楼梦》。

人民群众和业界专家想的好像正相反,他们不要看“大师”,他们不需要“大师”,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焦虑”。我前面说的社会“各界”,指的是“业界”。

正是因为没有“大师”,所以,这成了一个空档。所以,企图以此牟利的人就乘虚而入。所以,就“大师”遍地。

怎么看这一现象。

李公明认为:“由艺术界的官本位引发的艺术圈权力崇拜症和由市场的天价现象引发的艺术资本崇拜症是‘大师’乱象背后的制度性腐败现象,是当代中国美术界最突出的两块毒瘤。这‘乱根’不除,在利益驱动之下的‘大师’乱象难消。”

赵健雄认为:大师是时代造就的,而“大师与时代的关系,浮现与失落往往都身不由己。”

曹增节认为:“大师的称号今天已经不再是‘他者’的赏封,它是一个艺术家的自主权力。”

猜你喜欢

美术界文豪诺贝尔
党的光辉亚克西
闫国庆作品选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没上过大学也能当文豪吗?
阿克苏诺贝尔
朱文豪陶艺作品
2019年诺贝尔颁奖
论胡也佛的绘画市场
刘老师是一本万能书

中国画画刊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