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的神话思维表现

2017-02-12刘徐莹

文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世神神话童话

刘徐莹

童话的神话思维表现

刘徐莹

作为人类原初文化开端的神话与满足儿童最初梦幻的童话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正是这一本质属性使童话在一定意义上成了神话的一种重写。童话的神话思维表现在三方面:其一,取材于创世神话、英雄神话、自然神话的故事;其二,具有神话性格的童话人物;其三,具备广泛的文化功能,德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童话与神话的同构方式让我们回到自身和宇宙秩序统一的时间点,重新找寻看世界的方式。

童话 神话 原始文化

神话是文学土壤上照射的第一道曙光,是原始人民在斑斓梦幻中遗留下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进行不自觉非理性艺术创造的初始阶段。神话满足儿童对未知宇宙的好奇想象;契合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开启了儿童对神秘世界的永恒创造。童话与神话的同构方式让我们回到自身和宇宙秩序统一的时间点,重新找寻看世界的方式。我们应该持有纯粹诗意的神话信念,相信科学与理性不是万能的,保持童话般的信仰才是生命的真谛。

一.童话故事的神话来源

神话给儿童文学提供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经过历代后人加工而成的新童话在脱下其现代性思维的外衣后,本质上仍然是诗性的神话。童话故事的神话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和自然神话。

创世神话是原始人对人类起源的探索与追寻,无论是西方的宙斯、太阳神、战神,还是中国的伏羲、女娲和炎帝黄帝,都是人类求知欲下的想象性艺术创造。可以回答对宇宙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儿童的疑问,解答关于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永恒疑惑。据此而衍生出的童话故事跟创世神话旨在解释同样的人类起源和宇宙生成论,在表现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美好世界的追寻。歌颂原初人民勇敢勤劳美好品格的同时,使儿童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良性认识。

英雄神话是人们生命获得拯救的期望,英雄的征程往往象征了一个人的成长。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还是中国古典神话中的后羿、大禹,他们都体现着上古人民的智慧与才能,代表着古今中外人们对光明与幸福的追寻。所有的英雄人物的历程都充满同一性:英雄的受难——迎接挑战——帮助者与引导者的出现——取得胜利——英雄回归。此神话含义同样表现在儿童文学中,无论是《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还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都在这样一种英雄式的冒险中带领儿童一起成长,塑造他们善良勇敢的美好个性。

自然神话是指把自然界人格化、神灵化,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到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小到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在生命意义上成为独立的个体。自然神话学派认为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突出地表现出哲理性、沉思性和想象力等特点,常常借助“象征性的拟人化狂想故事”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1]当代文学中,所有童话式的写法都来源于自然神话,如“人类与动物对话”、“动物报答恩人”、“植物随情绪的转换改变颜色”……都反映出儿童生理与心理的独特生命体验,赋予自然纯粹的美好想象,充满对世界万物的善意。

二.童话人物的神话性格

神话可以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童话却是人类精神的起点与归宿。两者塑造人物的相同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外部说,童话人物多取材于神话,具有神话的品格;反观内部,都充满幻想的趣味,诗意的气质。泰勒认为神话承载着人们的道德教育或讽刺。这也正是童话人物最重要的表现意义:儿童在丑小鸭身上学会坚持与拼搏,成长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独特所在;美人鱼的追求美好与奉献精神培养儿童善良童真的天性;哪吒正义勇敢、不屈不挠,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代代儿童的成长过程。

童话用造物主的新奇神力吸引儿童,实质上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调动好奇、发挥想象、保持天性、守护纯真,与会说话的动物做朋友,跟有生命的植物游戏,这是孩子们应该收获的神话榜样。并且,在未来的成长中,这些童年记忆中的童话人物将充当一个守护神的角色,让其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神奇能量。

三.童话思维的神话功能

人类的文化历史始于神话,神话中所演绎的英雄事迹、图腾崇拜等原始事件,或日月星辰、河山草木、风花雪月等自然景观,都源于一种复杂而原始的力量。据此转换出的童话也便随之具有了神话价值:文化功能,德育功能,社会功能。

民族文化是神话的永恒主题,从神话中汲取养分的童话也就必然有着传播文化功能的责任。其可以培养儿童的民族文化品性;树立正确坚定的民族精神;陶冶丰富的生命情感,使之具备完善的综合文化特征。

我国神话中传达的善恶精神与万物有灵向儿童树立了一面审美教育的旗帜,童话汲取《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培养儿童坚毅顽强的品质;取材于《嫦娥本月》、《哪吒闹海》等神话,使浪漫主义精神潜移默化;传承《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弘扬英雄主义的勇敢、正义。在儿童树立三观、建立正确道德思想的关键生命阶段,这些取材于远古神话文明的童话,确实对儿童的德育品格有着突出的贡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盲目追寻、迷失自我,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信仰。汲取神话思维的童话正是扮演了一种心灵魔法师的角色,不止是幼儿,成人也需要这份童真的信念。在神话提供的范例与模式下,如何找回自我、回归原初是人们摆脱迷茫、释放压力的第一要务。也正是这种遗传下来的心灵依托,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1]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作者介绍:刘徐莹,吉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创世神神话童话
爱情神话
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
大洋洲原住民创世神话研究路径的嬗变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比较文化视阈下的中西创世神话探析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