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思考

2017-02-12张启新

文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诸子必修课语文课程

张启新

关于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的思考

张启新

《先秦诸子选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修教材,该教材共七个单元、二十六个小节,涉及如、墨、道、法四家的七部经典,具体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教材选取了这些著作中的重要篇章,组织成了一系列专题。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最重要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并且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开设这样的选修课,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高中 先秦诸子 教学 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颇感《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难教,相应地教学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教学面面俱到,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取舍,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在课堂上,常见的教学环节有:断句释词、讲解语法、阐释内涵、对接现实、熟读背诵等,其中以讲高考常考的虚、实词及特殊句式的为多见。从侧重点看,教师把《先秦诸子选读》上成了文言知识的复习课,选修课不是选修课,而带有更多必修课的味道。

二.对作品内涵的阐释随意而机械,联系现实时漫无边际。当疏通句意、讲解语法知识结束时,教师通常会就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指导学生进行探讨,过程中的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一些臆说,有些说法忽视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让人难以相信。谈到孔孟等古圣先贤的思想对现实的意义时,随意挂钩的现象相当普遍。对此,教师缺乏辨析指导,或者以介绍某些专家学者的成说作为指导,做法机械,缺少源于文本、结合现实、古今参酌的深度解读。

三.课堂上教师忙、学生闲,教师吃力、学生漠然的现象经常出现。先秦诸子的作品本来难读,往往一词一句得花上半天时间,而且不见得能彻底弄清楚。教师在课堂上逐一释词析句,为的是让学生能准确理解文意,但一些学生显得毫无兴趣,闲坐之中时时走神。

四.考评高考化、书面化倾向严重,方式单一,轻视选修课程形成性评价。《先秦诸子选读》共七个单元,每单元学完后教师一般会做一次测评,其方式是书面检测,题目采用高考文言文的题型,最后以分数衡量学生表现的优劣;对教学过程中个体的表现教师关注不够,这影响了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

反思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不按规定组织实施选修课的教学,给选修课的教学人为的造成了许多困难。选修课最大的特点是选择性,学生不喜欢《先秦诸子选读》就不能强让他上这门课。但一些学校避重就轻,将选修课当必修课处理,搞一刀切,不给学生“选”的机会,这样做,学校方面自然可以免去创新制度、编写选课手册等诸多麻烦,但那些对《先秦诸子选读》没兴趣的学生上课时可就有了痛苦。

二.教师没有处理好选择性和基础性的关系,惯性运作,把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的补习课和高考应考的辅导课,忽视了选修课的课程目标特点。《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制工作的说明》解释说:“学生选择某一门选修课,并不要求他们达到这一选修课所属系列的全部目标。”“选修课程目标的选择性,不仅意味着可以在不同系列中进行选择,还包含了可以在同一系列的目标中进行选择的可能。”这说明选修课的目标达成具有个体差异。《课标》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它们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评价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衔接,更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教师不加区别的去落实教学目标,必然会在课堂上追求面面俱到,也难免要使自己手忙脚乱了,同时,评价也会倾向于整齐划一而忽视个体差异。

三.教师对经典的文化意义认识不够,导致课堂常识的东西多而文化的东西少;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不够,致使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主权,没有趣味感。《先秦诸子选读》属于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这一系列课程总的目标是“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所以,上《先秦诸子选读》不必拘泥于一词一句的释义,而应“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客观认识传统文化的的意义。”否则,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即便是强化词句的释义,也不必教师去包办,而应像《课标》指明的那样,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资料”,把权力给学生,以免学生“闲”得没了意思。

四.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与选修课的要求有距离,使得选修课难以上出质量。客观的说,系统读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师不多,而深入研究的更少,这样,更多的教师本人对这些经典只是粗知一二,给学生上课自然很吃力,再加上某些学校不给教师选择上某门选修课的权力,使得在先秦诸子上没有专长的教师不得不上这门课,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先秦诸子选读》这样的选修课要上好,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学校要严格按规定操作,给教师和学生选择的权力,让选修课真正地“选修”起来。二是学校和教师个人都要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校应提供多种便利和条件让教师进修专业,教师更要甘于寂寞,好好读读经典,丰富自己的学识。三是教师应全面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真正领会其思想精髓,避免一知半解,防止顾此失彼。

(作者单位: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诸子必修课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鲸宝宝的必修课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先秦诸子谈大小
“驯龙高手 成为自己的路上,分离是必修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凉山羊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