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写忠诚 剑胆铸警魂
——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剑波
2017-02-12王又文通讯员朱晨鹏代龙超
本刊记者/王又文 通讯员/朱晨鹏 代龙超
大爱写忠诚 剑胆铸警魂
——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剑波
本刊记者/王又文 通讯员/朱晨鹏 代龙超
2017年5月19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海南边防总队海口边防支队新海边防派出所所长王剑波被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今年5月4日,他还荣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
入警12年来,王剑波先后被海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海南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海南省抗风救灾先进个人”,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爱民固边工作先进个人”,被总队评为“十大群众工作标兵”“爱民固边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被海口市公安局评为“重大安保工作先进个人”,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剑波。王剑波老家是甘肃合水,但他没有想象中西北汉子那样高大的身躯,反而显得有点瘦小。然而,就是这样一副瘦小的身躯,每每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履行着一名边防警察的职责。
拥政爱民架桥梁
作为共产党员,王剑波始终恪守为民之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当好和谐警政警民关系的桥梁。
2015年12月,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海口新海港码头项目开工,海口边防支队新海边防派出所辖区的新海村面临整体拆迁。一些村民拒绝拆迁,甚至阻碍施工、破坏施工设施。被支队官兵誉为“谈判专家”“化解能手”的王剑波再次临危受命,被支队党委委以重任,调任新海边防派出所所长。
刚到任,他就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起初效果并不理想,走访村民王某时,连续12次吃闭门羹。事情终于在一次不经意间的救助后迎来转机。2016年3月的一个下雨天,王某骑摩托车接女儿放学回家时不慎摔倒,左手骨折,女儿头部肿起一个大包。巡逻的王剑波看到后立即赶过来,将王某父女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王某最终被王剑波的诚意打动,他不但同意拆迁,还配合王剑波一起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王剑波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了解到村民不愿接受拆迁的主要原因是老人的安置问题。原来拆迁计划打算将老人分散安置到市区租赁房,但老人们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加之家乡观念根深蒂固,不愿远离村庄。王剑波立即将村民的真实意愿上报政府并得到采纳,解开了拆迁陷入僵局的症结。其间,他曾9次向党委、政府汇报情况,6次协调组织警、地、民三方座谈协商拆迁、赔偿和安置问题。
真情赢民心,真心化坚冰。经过3个多月艰苦努力,王剑波成功协调政府就地集中安置了村里的老人,帮助政府、村民解决各类问题300多个,促成新海村2000多户、3600多名村民全部顺利迁出,没发生一起冲突。秀英区委政法委书记王晓龙事后深有感慨地说:“只要王剑波在,即使再拆迁10个、20个新海村,我们也有信心做到平安拆迁。”
赴险救援显大爱
作为一名军人,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王剑波总是能挺身而出。
2008年5月12日,时任昌江边防支队干事的王剑波回甘肃老家探亲的第三天,从新闻中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次日清晨,他就毅然踏上开往灾区的列车。几经周折到达受灾严重的江油市。他找到江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动要求当一名抗震救灾志愿者。指挥部安排他担任某物资调度室副主任,负责调配发放从全国各地转往震中的救灾物资。当时余震不断,他冒着生命危险,与200多名志愿者一起,连续20多天奋战在一线,卸载、转运、发放了187节车皮1400多辆卡车的各类救灾物资。他因休假期满返琼时,江油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当地群众、参与抗震救灾的官兵及青年志愿者100多人自发到站台为他送行。
亲历过抗震救灾的王剑波,最能体会身处绝境中的群众期盼救援的心情。2016年8月18日上午7时许,在台风“电母”袭击海南期间,新海边防派出所接到辖区荣山村一村民报警称,其丈夫陈某出海打鱼失联未归。王剑波火速带领所里4名官兵,联合海监、渔政搜救人员,乘坐救援船迎着狂风暴雨出海搜救。经过近3个小时10海里的艰难搜寻,终于在澄迈县与海口市交界处一险滩,发现陈某及失去动力的遇险船只,最终陈某成功获救。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那样去做,我们作为军人更是义不容辞!”谈起参与抢险救灾的事,王剑波总是这样说。入警12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天鹅”“威马逊”“莎莉嘉”强台风等重大抢险任务15次,由于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十大感动昌江人物”“海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打击犯罪扬正气
作为一名边防警察,王剑波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除暴安良,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
“身为一名公安院校毕业的入警大学生,王剑波不但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还有着精通办案的能力,特别是凭着入警12年来的执法办案工作经验,侦破多起重大疑难案件,是支队名副其实的‘办案尖刀’。”海口边防支队政委云倩偌对手下这名爱将赞不绝口。
前年4月,辖区发生一起恶性抢劫杀人案,一时间辖区群众人人自危。为排查线索,王剑波带队辗转海口、儋州、乐东等地,不眠不休分析案情,经常是睡在车上,吃在路边,蹲守在角落树丛。凭借着这股韧劲,他带领的专案组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抓捕那天,他带头冲进房间,事后从被制服的嫌疑人身上搜出一把子弹已经上膛的手枪。恶性案件成功告破,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入警以来,王剑波先后办理案件300起,参与抓获网上批捕在逃犯15人,负案在逃29人,摧毁犯罪团伙两个,为辖区治安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平安防线。
新海边防派出所辖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特别是涉毒案件频发多发。2016年年初,上任不久的王剑波果断出击,重拳整治毒品犯罪活动。一方面,他积极收集有关吸贩毒的情报信息,摸清了辖区吸贩毒人员详细情况,掌握了他们的落脚点和活动规律,先后侦破贩毒案7宗,查处吸毒案25起,抓获吸贩毒人员31人;另一方面,他组织干警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在辖区内张贴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禁毒宣传片等方式,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吸毒的危害,筑牢了群众同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思想防线。此外,他还争取秀英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的支持,共同对困难吸毒人员进行帮扶,重塑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和回归社会的信心。通过一系列举措,辖区毒品犯罪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发案数持续降低。
扶弱济困见真情
作为一名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入警大学生,王剑波将心比心,经常扶弱济困,用一点一滴的暖心行动谱写出人间的真善美。
“要不是你的资助和鼓励,我们早就辍学回家了!”今年春节前夕,放寒假回家的海口琼山区学子朱俊好和弟弟朱健府,到新海边防派出所看望“恩人”王剑波。原来,朱俊好和弟弟先后考入西安科技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但家里生活困难,母亲又常年生病,哥俩决定辍学打工。当时三江边防派出所民警王剑波了解情况后,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最终使二人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王剑波捐资助学的义举最早要从2010年说起。当年9月,王剑波在走访时了解到辖区三江小学只剩下7名学生,教学条件很差。王剑波于是联合朋友为三江小学捐款捐物。在他的感召下,参与筹资助学的热心人士从起初的6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余人,资助对象也从三江镇扩展到海口市、海南省,从小学生扩展到中学生、大学生。7年来,他们累计筹集善款达数百万元,帮助贫困学生200余名,其中大学生近80人。
此外,王剑波还积极组织捐款帮扶贫困户,帮他们渡过生活的难关。近7年来,王剑波每年捐款都超过1万元,至今仍与家人挤在单位的公寓房中。2016年年底,他和妻子看中一套商品房,东拼西借,足足用了3个月才凑够首付款。2014年,王剑波被海南省残疾人联合会聘为“爱心大使”,被海口市委、市政府授予“海口好人”荣誉称号。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发出的伟大号召。作为一名公安边防官兵,王剑波用忠诚诠释了公安民警的为民情怀,更用行动刻画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很多人认识郭继红是从他的笑容开始的。暖心,这是所有来访者见到他的第一感受。
“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不论是谁,只要来到运城市盐湖区援助中心,都会受到这样的礼遇。
郭继红说,凡是到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的人大多有实际困难或一肚子委屈,需要工作人员捧出热情、耐心去温暖和抚慰,这样才能化解弱势群体心头的“坚冰”,更好地去帮助他们。
2002年,运城市盐湖区就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郭继红被任命为主任。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一个信念: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公正的天空。
缺乏能力、经济困难像一只拦路虎一度将贫弱群体阻挡在维权的路上。近年来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援助覆盖面、援助服务效果都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对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时候,群众来中心求援不抱多大希望,他们觉得会‘官官相护’。如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就会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失去民心,失去司法公正的现实意义。因此,从筹备阶段开始,我们就确立了高标准建设法律援助机构、强化服务功能、方便群众求助的目标,全面构建服务网络,积极开展法律扶贫、济弱、助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群众的普遍肯定和信任。”郭继红回顾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十五年来的历程时说。
据介绍,运城市盐湖区法律援助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因工作突出被司法部确定为全国32个固定联系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