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离不开信用做伞架
2017-02-12孤灯下亮
文/孤灯下亮
共享雨伞离不开信用做伞架
文/孤灯下亮
背景:雨季来临,午后的一场滂沱大雨,往往让出行的人措手不及,渴望手边能凭空多出一把雨伞挡风遮雨。这个愿望随着共享雨伞在福州的落地成为现实。记者昨日获悉,一夜之间,福州街头已出现3000把共享雨伞。(6月9日《福州日报》)
共享e伞小试身手,就遇一片叫好声,说明共享经济的确有不可低估的优势。但先前共享单车遇到的万般尴尬,无不在提醒人们,共享e伞要撑得久远,离不开信用体系作保障。
共享经济本质是一种严重依赖信用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相对突出的短板就是信任问题。市场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才会发生共享行为,才能达成交易。没有信任,难以想象一个消费者会放心地乘坐陌生人的车或者住到陌生人的家里。因为信用的缺乏,短租行业没能像交通出行那样大爆发,市场份额捉襟见肘。许多地方共享单车推出之后,出现将车占为己有、乱停乱放、占快车道骑行、未成年人骑车上路的情况,说到底就是信用问题。
要靠信息技术支撑诚信。信任问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比如二代身份证信息验证、社交账号登录、好友关系提示、双方互评体系和确立相应的保险赔付制度,以此来快速增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需要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形成互联网企业的坚实闭环,每个交易都使用实名制,使得每个交易可以被追诉,能够积累所谓的信用值,这个信用体系最后能够反作用于公民行为,进而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
信用体系最大的支撑是政府的征信数据库,如果在分享经济领域实现数据共享,无疑是给分享经济催肥。比如一个房东注册时,需要通过资质安全的评审,再比如预订房子时,只要用一个身份证号码就能从身份证系统里读到信用信息、照片及犯罪记录等。如果这些事都能够做到的话,就会避免一些不安全隐患。
信用数据库的标准化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据介绍,美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在全球领先,就是各征信主体数据普遍实现了标准化。数据的标准化有利于各信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也让信息采集、储存、加工变得方便快捷。要使信用信息实现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自由共享,建立征信标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应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要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共享经济参与者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共享e伞要撑出一片阳光,离不开信用体系站台撑腰。